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87篇
基础科学   81篇
  128篇
综合类   829篇
农作物   208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460篇
园艺   108篇
植物保护   12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合理的光照有利于控制鸡的性成熟 鸡对光周期非常敏感。在逐渐延长的光照条件下饲养的鸡(12月份孵化的)较为早熟,开产日龄较早,但第一个产蛋年小形蛋的比例较大;反之,在逐渐缩短的光照条件下培育的鸡(8月份孵化的)较为晚熟,开产日淤较迟,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会提高成年后的产蛋率,增加蛋重。  相似文献   
22.
2019年2月1日,日本与欧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日欧协定)正式生效,双方承诺取消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关税。日本对农业高度保护,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谈判中一贯对农产品慎重开放。经梳理,在日欧协定中,日本针对不同农产品采取了灵活的开放方式,对敏感农产品采用了维持关税、部分降税、保留既有贸易制度、增设国别配额、设置特保措施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手段,使得国内敏感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进口冲击。相较之下,中国已建成自贸区中农业开放水平总体较高,对敏感农产品的保护措施比较简单。借鉴日本经验,未来中国在开展自贸区农业谈判过程中,宜基于不同产品的产业特征和敏感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开放手段,大胆创新对敏感农产品的保护措施,积极推动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小农生计和乡村振兴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3.
探明夏玉米氮素营养生化指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片氮含量和叶片氮积累量)与叶片SPAD值垂直分布特征及两者间定量回归关系,确立基于叶绿素仪的夏玉米氮营养无损诊断敏感叶位和叶片部位,以实现氮营养时空变化的快捷和精准监测。利用2018-2019年连续2季不同氮营养水平下夏玉米关键生育期主茎各叶位(顶1叶~顶12叶,TL1~TL12)和叶片部位(每张叶片从叶片基部开始根据叶片长度每20%分为1个测试区间) SPAD值及氮营养指标数据,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 PLS)回归模型的夏玉米不同位点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关系,确定可稳定指示夏玉米氮营养空间异质性变化的敏感叶位及叶片部位。结果表明,不同叶位间夏玉米叶片SPAD值和氮营养指标于植株间分布均呈典型的"钟型"特征,至TL5或TL6时达至峰值。同一叶位不同部位间SPAD值由20%至100%位点时则逐步升高,且80%~100%位点间无显著差异(P>0.05)。PLS分析结果显示,夏玉米不同叶位SPAD值与氮营养指标间模型精度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和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范围分别为0.693~0.821和1.425~2.744。不同测试位点R2和RPD值范围则分别为0.660~0.847和1.607~2.451,满足模型精确诊断需求。此后,基于PLS模型中各叶位和叶片部位无量纲评价指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projection,VIP),确定顶4叶(TL4)完展叶60%~80%区间为夏玉米氮营养诊断的敏感区域,VIP值均高于临界值1.40,预测效果较为理想。研究可为实现氮营养的高效、快捷诊断和精准施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由于近年来猪场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以及对猪丹毒防控的不重视,猪丹毒在某些猪场重新出现。陕西省某养猪场发生一起疑似圆环病毒病的病例,使用干扰素和替米考星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在出现"打火印"猪丹毒临床症状后,猪场改用磺胺嘧啶和头孢噻呋钠治疗,疗效不明显。笔者接诊后,根据发病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此病例为猪丹毒,通过药敏试验改用青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后,猪只停止死亡,猪群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5.
补光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苗期生长缓慢是生产中的主要问题,补光可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周期,提高育苗效率.研究不同光源(阳光灯、镝灯、碘钨灯)、不同光照时间对兰云杉和红皮云杉1年生苗苗高、地径、侧枝数、根系、生物量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可以抑制苗木休眠,促进其持续生长,对2种云杉的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光源、不同光...  相似文献   
26.
构建高羊茅光周期调控基因FaCONSTANS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FaCONSTA NS-hGFP,基因枪转化法转入洋葱表皮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融合基因的瞬时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光周期调控基因FaCONSTANS在长日照与短日照条件下昼夜24 h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FaCONST...  相似文献   
27.
鸽属鸟纲,鸽形目,鸠鸽科,鸽属。肉鸽是人们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品种,其特点是体型大、营养丰富,是较好的滋补营养品。肉鸽肉质细嫩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其个体较小,对外界环境敏感,容易发生死亡,影响成活率。实践证明,要提高肉鸽养殖效益,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8.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大豆垦农18(KN18)叶片衰老相关基因(GmWRKY53b、GmCIB1、GmPAO1、GmSAG12)及蓝光受体隐花色素基因(GmCRY2a)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mWRKY53b、GmCRY2a在长光照(LD)条件下比在短光照(SD)条件下的表达量高;GmCIB1在长光照条件下比在短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低;长光照条件下GmSAG12的基因的表达量先高于短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光照16 h时GmSAG12在长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低于短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而GmPAO1基因在不同光周期处理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9.
光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照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日龄北京油鸡162只,随机分为三个处理(1、2、3),每处理54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1~3日龄均采用23L∶1D的光周期,4日龄起三个处理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8L∶16D、12L∶12D、16L∶8D,自雏鸡2周龄开始试验,6~7周龄观察记录各处理目标鸡的采食行为,并记录2~7周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频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2、3比处理1呈增加趋势;采食行为的最大、最小与平均持续时间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处理1和处理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食在所有观测行为中所占时间比例均表现为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3个处理分别为18.41%、21.5%和24.74%。5周龄后采食量均为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7周龄日增重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而料肉比则在第6~7周龄时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3(P<0.05),其它各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北京油鸡雏鸡(7周龄前)在16L∶8D光周期下比12L∶12D、8L∶16D的采食时间长,利于雏鸡的采食量和体重的增加,但8L∶16D时的饲料利用效率比16L∶8D高。  相似文献   
30.
对仔猪直肠内容物分离的粪肠球菌进行体外耐受性研究。以粪肠球菌体外存活率为考察指标,通过耐酸性、耐胆盐、耐高温试验来研究菌株的体外培养特性。耐酸性试验采用pH为2.0、3.0和7.0培养基培养菌株3h,其存活率分别为2.18%、121.01%和134.02%;胆盐浓度在0.1%~0.3%培养菌株,生长良好且存活率均在70%以上;耐高温实验是在50℃和60℃处理30min后存活率菌小于50%,菌株对高温敏感。结果表明,仔猪肠源粪肠球菌有较好的耐酸性及耐胆盐能力,但对高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