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9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Toll样受体(TLRs)是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一员,在天然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禽类中至今已发现10种TLRs。研究表明在机体感染病原体时,将激活TLRs并引起一系列抗病毒相关因子的上调,参与宿主抗感染免疫反应。论文主要介绍禽类TLRs的基本特征及抗病毒信号转导通路,同时对TLRs的抗微生物作用进行分析,为TLRs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究复方中药对奶牛回乳效果及回乳期奶牛血清泌乳相关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妊娠后期、即将干乳、产奶量为(15.42±0.71)kg的的健康奶牛80头。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头,采用逐渐干奶法回乳,回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A组为对照组,不饲喂复方中药,B、C、D组均从回乳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8:00分别饲喂复方中药400、500、600 g,回乳完成后停止饲喂复方中药。分别采集回乳期奶牛第0、1、3、5、7、9和11天尾静脉血,并记录奶牛单日产奶量,ELISA法检测回乳期奶牛血清IGF-1、STAT5和TGF-β1含量。【结果】回乳期各组奶牛产奶量均随时间推移降低,A、B、C、D组回乳时间分别为11、7、5、5 d。在奶牛回乳期,各组奶牛血清IGF-1和STAT5含量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并在回乳期后回升,而各组奶牛血清TGF-β1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并在回乳期后下降;回乳期奶牛产奶量与IGF-1和STAT5含量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GF-β1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IGF-1与STAT5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TGF-β1与IGF-1、STAT5含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复方中药能明显促进回乳期奶牛回乳,饲喂500 g/日即可达到最佳回乳效果。在奶牛回乳期,IGF-1和STAT5是奶牛回乳的负调控因子,而TGF-β1是奶牛回乳的正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84.
茉莉酸类物质在植物伤反应中的信号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伤反应是1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茉莉酸类物质是植物伤反应中重要的信号分子.文章介绍了茉莉酸类在伤反应中的信号功能、信号转导模式以及胞间、胞内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同时介绍了茉莉酸与乙烯、水杨酸、脱落酸、活性氧、一氧化氮的关系及其在伤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5.
86.
采用PCR、RT-PCR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以甘蓝基因组DNA、花蕾RNA和叶片RNA为模板,分别对甘蓝KAPP gDNA和KAPP cDNA进行扩增,分别获得3247bp的KAPP gDNA片段、1699bp的KAPP cDNA片段、1578bp的花蕾KAPP2 cDNA片段和1581bp的叶片KAPP2cDNA片段。对克隆的甘蓝KAPP gDNA和cDNA(结合报道的KAPPcDNA)进行比对表明,甘蓝KAPP基因包含11个内含子,均符合"GU-AG"剪接规则,并且克隆得到的KAPP cDNA序列与报道的KAPP cDNA序列有6处单个碱基的差异,但两者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然而花蕾KAPP2 cDNA、叶片KAPP2 cDNA片段与报道的KAPP cDNA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5.2%和85.0%。这两个序列分别在590bp和593bp处较早出现一个无义突变引起的终止密码子。Blast分析表明,两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KAPP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其次为甘蓝KAPP氨基酸序列。以已报道的8种植物KAPP的CDS及本实验所克隆的两个KAPP2序列构建分子进化树,获得序列与甘蓝KAPP序列聚为一支。结合比较作图及分子进化树,推测KAPP基因在甘蓝基因组上有两个拷贝,而笔者克隆到的KAPP2 cDNA序列是其中一个拷贝,是KAPP进化过程中突变失活的拟基因。  相似文献   
87.
味觉受体第一家族(T1Rs)是一类能感知甜味和鲜味的受体家族,它包括T1R1,T1R2,T1R3三个成员。T1R2+T1R3以异二聚体形式共表达参与甜味识别,而T1R1+T1R3也以异二聚体形式共表达参与鲜味识别。良好的味觉能促进牛的食欲,促进生长发育,但目前关于牛的T1Rs受体家族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必要对这个受体家族做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甜味和鲜味两个方面对这一受体家族的分子结构及信号转导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8.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和迁移是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病理特征,而VSMC表型转化在VSMC增殖和迁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VSMC表型转化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因素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系统素最初是指在番茄叶片中发现的与植物防卫反应相关的1种含18个氨基酸的多肽信号,现已成为植物伤害生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概述了植物系统素的结构特点、前体及其在伤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系统素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磷脂酶D(PLD)不仅是植物中一类主要的磷脂水解酶,而且是一类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类。PLD的磷脂降解功能和信号转导功能均影响植物的抗冻性。本研究以PLDβ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植株为材料,进行低温驯化和冻害胁迫处理,并分析其作用途径。结果表明,PLDβ基因介导低温信号转导作用,参与渗透调节途径中脯氨酸的调控和抗氧化系统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调控,并且与低温信号激素ABA不在同一条信号转导途径。本研究为探索通过调控PLD的活性提高植物抗冻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为深入揭示植物的抗冻机理以及磷脂信号转导机制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