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3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48篇
综合类   698篇
农作物   119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298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2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国光’苹果及其红色芽变为试材, 测定了果实发育期间的花青苷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并研究了套袋对芽变花青苷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在果实发育期间, 芽变果皮的花青苷含量明显高于‘国光’, 尤其是成熟期芽变果皮花青苷含量为132170 U·g-1FW, 而‘国光’仅为49140 U·g-1FW; ②在果实发育期间, 两个品种间PAL 和UFGT的酶活性无明显差异, 但芽变的CHI和DFR酶活性明显高于‘国光’, 表明芽变花青苷合成能力的提高与CHI和DFR酶活性高有关; ③套袋抑制芽变果皮花青苷的合成, 但解袋后花青苷的含量极显著升高, 解袋后4种酶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CHI和UFGT活性均迅速升高, 明显高于对照, 这与解袋后花青苷迅速合成相吻合。综上结果, 芽变与原有品种在着色机理上的关键指标是果皮花青苷含量和CHI酶活性。  相似文献   
42.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害虫抗药性综合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害虫抗药性检测方法,以3种重要害虫家蝇Musca domestica、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8个抗性/敏感种群的转录组数据为对象,使用已开发的乙酰胆碱酯酶抗性突变检测程序ACE检测不同种群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抗药性突变,并使用Bowtie 2软件和R程序包DESeq2检测其解毒酶基因的表达量变化,分析这3种害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分子基础。结果显示,在家蝇2个抗性种群KS8S3和ALHF中检测到ace2基因上发生了G227A抗药性突变,突变频率分别为0.318和1.000;在白纹伊蚊抗性种群Tem-GR中检测到CCEae3a基因的表达量较敏感种群Par-GR上调了7.175倍;在小菜蛾抗性种群ZZ中检测到ace1基因上发生A201S和G227A抗药性突变,突变频率分别为0.656和0.692。根据上述突变频率和解毒酶基因表达量变化评估的3种害虫种群抗药性情况与其之前的报道基本相符,表明基于转录组数据同时对靶标抗性机制和代谢抗性机制进行检测的害虫抗药性综合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反映害虫种群的抗药性状况。  相似文献   
43.
紫外线系统净化文蛤中大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蛤经人工方法使其体内积累埃希氏大肠杆菌达到5个对数值后,放入小型紫外线循环净化系统中,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各种环境因子对文蛤自身净化能力的影响。经36 h净化处理后,贝肉中埃希氏大肠杆菌减小约3个对数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文蛤净化效果的因子依次为水交换率、贝水比和温度;最佳的净化条件为:换水率3次/h、贝水比为1∶4、温度15℃。文蛤的净化生产证明,这些净化条件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4.
新色型突变棕色貉毛色遗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首次发现新色型突变棕色貉,近3年内累计扩繁89只。依据孟德尔遗传定律,对不同选配组合后代毛色分离数据的统计分析和x^2适合性检验证明,其突变棕色毛色基因为显性,基因型为杂合体。建议其基因符号用“G”表示,基因型为“Gg”。  相似文献   
45.
辣椒叶片R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经过紫外线诱导处理的辣椒叶片为材料,分别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尿素提取法和酚 SDS提取法提取其总RNA,比较各RNA产率、纯度及电泳图谱等,结果表明,尿素法提取的RNA28S和18S条带较为清晰,还可得到23S和16S带,较少有降解;而另2种方法所获得的RNA纯度较低,降解严重,琼脂糖电泳图谱通常只出现1条带.  相似文献   
46.
The role of exogenously applied phytohormone methyl jasmonate (MeJA) in counteracting the ultraviolet B (UV‐B) stress in barley seedlings was investigated. Barley seedlings (Hordeum vulgare L., cv. Alfa) 4 days old were supplied with 5 × 10?5 m MeJA through the roots for 3 days and then exposed for 2 days for 5 h per day to UV‐B (312 nm,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UV‐B radiation 28.8 kJ m?2day?1). The rate of 14CO2 fixation, PSI and PSII activities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decreased, but flavonoids, H2O2, malondialdehyde, proline and UV‐B induced compounds increased after UV‐B treatment. The rate of photosynthetic oxygen evolution was more strongly inhibited by UV‐B‐irradiation than PSI and PSII efficiency. MeJA itself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free proline, which acts as a stress protector due to its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Increased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peroxidase (POX)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and in the roots and the POX isoforms induction revealed the MeJA involvement in plant tolerance to oxidative stress caused by UV‐B irradiation. It was shown that pre‐treatment with MeJA counteracted UV‐B stress. Therefore, it was suggested that MeJA could acts as a mediator in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to UV‐B irradiation by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system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capability of plant cells.  相似文献   
47.
为明确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Bo-uv的作用及其与趋光性的关系,利用常规PCR方法克隆获得Bo-uv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分析了其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运用qPCR技术检测了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及不同光强度下Bo-uv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Bo-uv基因cDNA全长2 757 bp,开放阅读框1 542 bp,编码514个氨基酸。韭菜迟眼蕈蚊紫外敏感视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2种昆虫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21.93%~43.00%,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Bo-uv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蛹末期、成虫期表达,在成虫头部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0~10 000 lx光强范围内雌、雄成虫体内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相比,1 000 lx光强度下其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10 000 lx时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表明光强度能够有效地调控Bo-uv基因的表达,该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感知外界光刺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90 - 1”是从乍娜的芽变中选出的葡萄新品种。多年的研究试验表明 :该品种除保持母本的优质、丰产、适合保护地栽培等优良性状外 ,最突出的特点是极早熟 ,果实 6月下旬成熟 ,果实发育期 35d。果实不易感病 ,不宜用膨大剂处理。  相似文献   
49.
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精准检测FecB突变的荧光qPCR技术,为滩羊多羔性能研究、群体改良及肉用多羔滩羊新品系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基于荧光qPCR技术基本原理,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开发基于荧光qPCR检测绵羊FecB突变的方法;对85只已知FecB基因型的健康、适繁雌性滩羊血液基因组DNA样品分别采用PCR-Sanger测序法、TaqMan探针法和荧光qPCR法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3种方法的准确率;采用开发的荧光qPCR方法对939只健康、适繁滩羊进行FecB基因分型,统计不同FecB基因型经产母羊的产羔率。结果表明,使用TaqMan探针法、PCR-Sanger测序法和开发的荧光qPCR法对已知FecB基因型样品检测的比较中,荧光qPCR法对各基因型鉴定的准确度均达100%,高于前两者。939只滩羊FecB基因分型结果显示,6只滩羊为FecB突变纯合型(BB)、57只为杂合型(B+)、876只为野生型(++),BB型、B+型和++型滩羊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4%、6.07%和93.29%,其中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等位基因频率为0.96;监测母羊群体的产羔数发现,FecB突变纯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66.67%,突变杂合型滩羊产羔率为153.12%,野生型滩羊产羔率为105.78%,纯合突变型和杂合突变型母羊群体的产羔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群体(P<0.01)。综上所述,与TaqMan探针法及PCR-Sanger测序法相比,本研究建立的绵羊FecB突变荧光qPCR分型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廉价高效的优点,在绵羊的分子选育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同时本研究证实了滩羊FecB突变可显著提高母羊产羔率,为多羔滩羊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0.
观赏植物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冬雪  王丹  张志伟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37-141,181
综合分析了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方式的优点,对这种复合育种方式在观赏植物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组培与辐射结合育种体系的基本技术路线,指出不同植物、不同材料的辐射效果的差异,并列出一些供育种者参考辐射剂量。最后分析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