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11篇
基础科学   94篇
  125篇
综合类   121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各厅局通过ATM,F/R,VPDN,Ethernet等方式接入电子政务网,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基于MPLS的L2VPN技术,构建基于MPLS/BGP的L2VPN,分析改进的Kompella方式的实现过程和原理,实现Kompella和Martini方式的互联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普通城门洞形断面临界水深的近似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普通城门洞形断面临界水深的简捷计算方法。【方法】针对目前普通城门洞形过水断面临界水深计算过程繁琐、误差较大,且依赖图表、不便应用的现状,应用数学变换及逐步优化拟合原理,提出普通城门洞断面临界水深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实例对公式进行验证。【结果】得到了城门洞形断面临界水深的近似计算式,实例计算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工程实用范围内(临界水深与拱顶半径之比为1.13~1.85),所建立的公式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33%。【结论】所建立的公式物理概念清晰明确、形式简捷,为工程设计及水工设计手册的编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温室大棚粉尘法施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尘法施药技术在我国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已得到推广应用。为了从理论是进一步说明粉尘法施药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了施药前后棚膜透光率和作物光合速率的变化,采用荧光指示剂法测定了粉尘法施药和常规大容量喷雾技术对操作者的污染程度,测定了药剂在黄瓜地表的沉积分布。结果表明,粉尘法施药前后棚膜透光率没有变化;作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变化很小;处理667m^2棚室,粉尘法施药后药剂在操作者身体上的沉积量是0.21μg  相似文献   
104.
华南型单栋塑料温室风荷载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对华南型单栋塑料温室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研究,测量了在16种不同风向角下温室风荷载体型系数大小和分布规律,详细讨论了屋檐、天窗等外伸部位对温室风荷载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华南型温室中的屋檐和天窗使其风荷载分布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有较大区别,屋檐、屋脊、两端和天窗均为风荷载集中的部位。抗风设计应主要考虑与温室侧墙垂直的风荷载,在温室端部应设置支撑或提高屋檐和屋脊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105.
应用Peck法、Logan-Poulous法、随机介质理论等方法对由地铁隧道工程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进行预测,并对上述方法的实质加以研究。用STS沉降预测系统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通过实测曲线和预测曲线的比对分析,验证上述方法的预测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渣为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通过一次及二次隧道发酵的工艺控制,检测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pH及电导率等理化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出菇结果评价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在隧道一次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可达74℃以上,整个发酵...  相似文献   
108.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带,风动力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植被是该区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决定因子。本文根据风洞试验的结果,探讨了和田河流域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地荒漠化的正过程。指出该区的土地荒漠化是在南疆气候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等原因造成的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又有特定的内涵:以天然绿洲的土地退化为本质;人类活动加速了这一过程。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与其物理学驱动机制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将其划分为荒漠河岸林衰退期、灌丛沙堆稳定发展期、灌丛沙堆活化-荒漠化发展期。  相似文献   
109.
贵州碾茶茶园覆网方式主要有直接覆盖、隧道式覆盖和大棚覆盖3种,其中直接覆盖成本最低,用工最少,操作简单,但容易使蓬面芽叶受损或被灼伤,芽叶产量相对偏低且品质有所下降;大棚覆盖成本最高,用工最多,操作复杂,但蓬面芽叶较完整,受损小,产量较高,芽叶品质有所提高;隧道式覆盖一次性投入比大棚覆盖少,但实际操作时用工较多,芽叶品...  相似文献   
110.
连栋塑料大棚棚内环境易受寒潮侵扰,为调节棚内热湿环境,将表冷器-风机集放系统应用于连栋塑料大棚中,在白天适宜条件下运行系统,将棚内空气盈余的热量收集并储存在蓄热水箱中,夜间气温较低时,再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用以加温。对表冷器-风机集放热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试验,通过集热量、放热量和性能系数等评价集放热性能,并且将水气温差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系统运行阶段分别进行热流量分析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寒潮下系统可以保证棚内气温比棚外高5.2~7.8 ℃。集热量达到了390.6~693 MJ,放热量为361.2~609 MJ,系统性能系数达到了4.4~7.2,节能效果较为显著。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水气温差每增长1 ℃,集热流量增加0.82 kW,放热流量增加0.58 kW,单位时间内换热量较大;此外系统在集热阶段析湿系数约为1.70,表冷器-风机进出口空气含湿量差最高可达1.3×10-3 kg/kg,说明在集热阶段系统具有冷凝除湿的效果;同时在冷凝除湿过程中系统效率随着水气温差的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到82.8%,能量利用率较高。该研究对保证连栋塑料大棚安全越冬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