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9篇
  免费   876篇
  国内免费   2095篇
林业   1163篇
农学   2124篇
基础科学   967篇
  2482篇
综合类   6132篇
农作物   1026篇
水产渔业   1427篇
畜牧兽医   1137篇
园艺   684篇
植物保护   1178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547篇
  2017年   764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1099篇
  2012年   1179篇
  2011年   1261篇
  2010年   897篇
  2009年   898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812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42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了新疆桃的绿枝扦插方法,用IBA及NAA处理扦条后。在一定温度、湿度、光照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生根良好。  相似文献   
992.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品种小麦(弱春性品种淮麦30、半春性品种郑麦9023和半冬性品种烟农19),研究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对旗叶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7~9d (T1)高温24 ℃/34℃(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光系统Ⅱ(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Ci和Fo显著高于淮麦30,胞间CO2浓度(Ci)显著高于烟农19;淮麦30的Ci、qp和qn显著高于郑麦9023.花后15d高温26 ℃/36℃(夜/昼)处理后,烟农19的Pn、Gs、Ci、Fv/Fm、qP、qn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和郑麦9023;郑麦9023的Pn、Gs、G、Fv/Fm、qP和ETR显著高于淮麦30;淮麦30的R显著高于郑麦9023和烟农19.花后7d和花后15d高温胁迫下,半冬性品种烟农19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和较强的自我保护机制,春性品种郑麦9023最低.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乌鲁木齐地区46年(1941—1986年)气温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未来33年气温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用1981—86年资料进行验证,得到理想的结果,可为水稻、棉花、瓜类产量预测及制定农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历史气象资料分析,揭示安徽省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对一季稻生长的影响,为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农作物发育期观测资料及产量结构资料为基本数据源,分析安徽省近50年来夏季高温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针对典型年夏季高温发生特点,结合一季稻所处发育期的温度适宜指标和高温危害指标,简要分析安徽夏季高温热害对一季稻水稻生长发育的危害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安徽省高温热害持续的时间与出现频次都是沿江高于江淮之间,江淮之间高于沿淮。安徽夏季高温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热害,可导致空壳率、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结论]安徽省江淮地区高温热害的主要发生时段与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基本吻合,可通过推迟栽插期来避免一季稻遭受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幼苗叶片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硫灯和氙灯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真叶之间以及野生型(WT)和光敏素双突变体(phyB1phyB2)幼苗真叶之间花青苷含量的差异,以叶绿素荧光为指标,研究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荧光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温弱光(2oC, 100 µmol photons•m-2•s-1)对番茄幼苗叶片PS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PSI活性影响不大。低温弱光处理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幼苗及硫灯下的WT和突变体番茄幼苗3 h后,硫灯下富含花青苷的番茄 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76.3%,氙灯下的降低到63.3%;能合成花青苷的WT的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64.3%左右,而不能合成花青苷的phyB1phyB2降低到处理前的53.7%;下降程度显著高于WT。在番茄幼苗叶片不能合成花青苷后,分别生长在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植株叶片在经过低温弱光处理3 h后,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样,硫灯下WT和phyB1phyB2植株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花青苷对低温弱光逆境处理的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极可能与花青素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通过低温井水体覆盖增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中采用的几种覆盖材料及覆盖方法对水体增温都有显著影响。采用白色悬膜覆盖水体增温效果比白色贴膜覆盖好,白色贴膜覆盖比蓝膜和黑膜贴膜覆盖好,黑膜贴膜覆盖比蓝膜贴膜和无覆盖好,而悬膜覆盖时蓝膜比黑膜和无覆盖好,无覆盖比黑膜悬膜覆盖好。  相似文献   
997.
1986年9月至1987年1月,对凉薯采用挂藏、篓藏和膜藏方法进行了室内常温贮藏试验,通过对贮藏凉薯的呼吸强度,和淀粉、总糖、还原糖、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以及失重率、发病率等的检测表明,膜藏能获得比挂藏和篓藏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998.
单板层积材热效应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单板层积材具有强度性能变异系数小、抗蠕变和阻燃性能好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单板层积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分层开裂等.该文针对其缺点,做了关于单板层积材热效应表征的理论分析和推导.设定单板层积材主要由铺层和界面组成,根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及胶层和单板的弹性力学性质,采用材料力学分析方法推导出铺层纵向、横向热膨胀系数,单板和胶层热应力,及界面纵向、横向热膨胀系数.为单板层积材的实际生产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粉状防老剂4010NA 对 NR胶料的防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粉状防老剂4010NA与普通防老剂4010NA对NR胶料的硫化特性、自由状态下的热氧老化防护性能及耐水抽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状防老剂4010NA对NR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与普通防老剂4010NA相近;对NR胶料热氧老化的防护性能的影响:在拉伸强度方面,粉状防老剂4010NA与普通防老剂4010NA相似;当用量较低和老化时间较短时。在撕裂强度方面,粉状防老剂4010NA稍差于普通防老剂4010NA,但用量较高及老化时间较长时,效果则相反;在扯断伸长率方面,粉状防老剂4010NA好于普通4010NA。同时,粉状防老剂4010NA的耐水抽出性较普通防老剂4010NA的好。在NR胶料中粉状防老剂4010NA用量以1~3份为宜。  相似文献   
1000.
苹果汁热导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热探针法测试装置进行了果汁热导率试验。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每次只需试样 5 0mL ,且测试时间 <2 0s ,试样温升 <2℃ ,减小了自然对流造成的测试误差 ,测试过程中可反映试样的真实状态。测定了2 0种不同质量分数苹果汁的热导率 ,苹果汁的质量分数采用WAY(2WAJ)型阿贝折射仪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苹果汁质量分数与热导率呈高度负相关 (r >90 % ) ,并得到了 2 7℃环境温度下不同质量分数区域苹果汁热导率的经验公式。对几种不同质量分数区域苹果汁热导率的测试结果表明 ,实际测定结果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