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63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3篇
  21篇
综合类   280篇
农作物   5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王萍  王罡  季静 《大豆科学》2005,24(4):314-316
以8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在MS(附加高浓度2,4-D)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八个菜用大豆品种的未成熟子叶均可诱导产生愈伤组织与体细胞胚胎发生,出愈率为14.71%~100%.体细胞胚胎发生率变化在0~36.76%之间,绿子叶菜用大豆没有形成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可正常萌发产生小植株,移栽成活结实.菜用大豆的出愈率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率与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抗松针褐斑病菌在湿地松子代组培苗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与其抗病性的关系,以抗病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1年生组培苗针叶为材料,测定PAL、PPO、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后,湿地松PAL和PPO活性与抗病性成一定正相关关系,SOD活性与植株抗病性在48 168 h内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以GV3101::pMP90RK为工程菌株,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研究了双丙氨磷在橡胶树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体系中对转基因愈伤组织的筛选效果,并利用该体系将橡胶树转录因子HbWRKY5转入橡胶树无性系热研8-79中。实验结果表明,3mg/L双丙氨磷可作为橡胶树转基因体系中抗性愈伤组织筛选的最佳浓度。本研究中共获得了3个抗性愈伤组织系,抗性愈伤经过体细胞胚发生共获得234个体细胞胚,经植株再生培养后共获得22株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的PCR鉴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再生植株均为转基因植株。因此,bar基因结合双丙氨磷的筛选体系可以作为橡胶树转化体系中的有效筛选体系。  相似文献   
54.
本试验采用单层无孔膜、双层带孔膜、塑料盖三种不同封口材料,调查不同处理形成的试管薯个数以及大小。结果表明,‘Favorita’和‘Atlantic’都是采用单层无孔膜时结薯个数最多,而‘克新1号’则是采用双层带孔膜时结薯个数最多。3个品种在采用塑料盖封口时的结薯个数最少,但大薯率最高。  相似文献   
55.
苗木嫁接机器人切削机构模拟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为研究满足苗木嫁接机要求的切削机构,设计了半旋转切削机构并优化其结构参数.选取桃、李、柑橘、葡萄和板栗五种嫁接幼苗作为试验对象,在模拟切削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切削模拟试验.试验结果检验该半旋转切削机构的可行性及分析得出了影响切削阻力试验指标和切削成功率试验指标的主、次试验因素.研究表明影响苗木切削的因素:苗木平均直径、转速、滑切角分别与切削阻力和切削成功率的相关性.综合得出,该半旋转切削机构是可行的;苗木直径、转速和滑切角分别较大地影响切削阻力和切削成功率,苗木直径是主要影响因素,实行工厂化育苗来有效保证苗木直径大小和均匀性;转速调节范围50~60 r/min,滑切角调整略人于30°.  相似文献   
56.
红实美草莓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实美草莓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大小、基质、环境条件对试管苗瓶外生根的影响,并与瓶内生根相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3~27℃、湿度85%、光照为半遮光条件下7d后,3.0~4.0cm大小的试管苗在草炭∶煤渣(1∶1)基质中瓶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移栽成活率98.6%,平均生根数7.8条/株;与瓶内生根相比,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能缩短快繁时间28d。  相似文献   
57.
用12个无性系研究了70%甲基托布津在四倍体水稻试管速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具有很强的类细胞分裂素效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200 mg/L)对四倍体水稻体细胞试管苗快速分化不定芽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增殖倍数。托布津的类细胞分裂素效应大小与培养基中附加的KT浓度密切相关,而与NAA浓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8.
提高粳稻体细胞培养绿苗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果证明:(1)通过异地、异季种植和温度预处理等可以使那些难以分化的粳稻材料有效地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2)在 N_6培养基中,降低生长素的浓度,添加水解乳蛋白和水解核酸也可提高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但其效果远不及前者。  相似文献   
59.
林敏灵 《茶叶通讯》2006,33(2):31-32
采用RH植物液肥800倍进行苗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对茎粗、株高等性状有显著作用,茶苗生长较为健壮。  相似文献   
60.
为了摸清番茄试管苗与实生苗幼苗素质与产量的差异,明确番茄试管苗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性,开展了番茄试管苗与实生苗的幼苗生长及其前期产量构成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试管苗幼苗与实生苗幼苗的幼苗生长及前期产量构成差异显著,试管苗幼苗生长发育较快,株高适中,根系更发达,外观健壮,干物质积累更快,根冠比、G值、壮苗指数、根系活力等幼苗素质指标均更好;试管苗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呈现明显的叶>茎>根,而实生苗幼苗呈现叶、茎>根;番茄试管苗幼苗根的干物质积累量占干物质总积累量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实生苗;试管苗番茄的始花节位降低,开花提前,坐果数与坐果率提高,前期产量和理论产量均提高。由此可见,番茄试管苗在番茄实际生产中具有较大前景。由于番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较低,其炼苗、移栽育苗技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