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678篇
基础科学   139篇
  485篇
综合类   2958篇
农作物   2123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371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306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360篇
  2015年   314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58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Powdery scab of potato, once established in a field,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because of the longevity of the resting spores (cystosori) of the causal organism, 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sp. subterranea. Host resistance is likely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in a long-term control strategy for preventing build-up of field inoculum and spread of the disease. Resistance screening of potato cultivars is mostly done in laborious field trials where disease development is likely to be unpredictable. A bioassay with potato tissue cultured plantlets and cystosori as inoculum is described and was tested for its potential to screen potato cultivars at an early stage for their relative susceptibility to powdery scab by comparing the lab results with field data. With cystosori inoculum of Swiss origin, the laboratory test showed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tato cultivars in the severity of zoosporangial root infection which correlated better with ranked tuber infection data, compared to root galling. There are appare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ve trends in susceptibility between roots and tubers of five selected cultivars when using naturally infested soil instead of prepared cystosori as inoculum in the lab bioassay. Furthermore, differences in the severity of zoosporangial root infection of two selected cultivars were found when cystosori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here used as inoculum. A possible host genotype × pathogen interaction is discussed. The bioassay has the potential to screen and select for resistant material at an early breeding stage thus making field trials not unnecessary but more economical. It will allow the use of a standard set of pathogen collections and facilitate testing for inoculum virulence in infested soils.  相似文献   
22.
23.
张茈文 《茶叶》2020,(1):57-60
本文从生态视角探析畲族茶文化。首先,追溯畲族茶文化的渊源;其次,分析畲族茶文化的生存形态,详细论述畲民日常生活中的茶俗茶礼,分析茶歌茶舞中的生态表达,以凤凰茶艺为例展示独特的文化内涵;最后,为畲族茶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可参考性策略。  相似文献   
24.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与吸香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综合地认识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本质、完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吸香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本文结合安化黑毛茶初制加工现状及发展黑茶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指出黑茶渥堆机的设计重点及难点,以期达到渥堆过程的量化控制,实现机械化生产,使黑茶生产的环境条件及加工流程符合现代化茶叶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维生素C(VC)相比,其抗氧化能力比VC的能力弱;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IC50为0.507μg/mL。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典型乌龙茶产区氮素平衡状况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基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开展的355户农户调研数据和207个土壤数据,采用Boundary line方法,分析了典型乌龙茶产区的氮肥施用特征、氮素平衡状况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509.4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和尿素,全年氮盈余量479.1 kg·hm-2;武夷山市茶园平均氮肥投入量218.1 kg·hm-2,主要来源于复合肥,全年氮盈余量189.8 kg·hm-2;氮素投入与氮养分盈余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氮素盈余量的增加,土壤全氮含量也随之增加,并且安溪茶园的土壤全氮含量比武夷山茶园更高;基于Boundary line方法,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的氮肥优化用量分别为411.3 kg·hm-2和157.7 kg·hm-2;通过优化氮肥投入和管理水平可分别实现安溪县和武夷山市茶园温室气体减排62.0%和68.0%。在安溪县和武夷山市乌龙茶产区中,氮肥施用严重过量,导致氮素盈余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应通过优化氮肥用量达到减少氮素过量盈余和降低茶园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为了创新花药培养方法,并用于筛选出再生频率较高的辣椒品种,通过改进花蕾灭菌和花药接种方式,以及向NTH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建立了1种辣椒花药开放式培养的方法,具体内容为:对剥去3/4花萼的花蕾灭菌时更易杀死花蕾表面细菌和内生菌;徒手挤压花药降低了对花药的伤害,且花蕾接种速度为镊子夹取处理的2.18倍;添加25 mg/L的氨苄青霉素和25 mg/L的两性霉素B可使花药染菌率降低至1.42%;简化了培养环节,可用于大规模胚状体诱导和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同时,比较了23个辣椒品种的花药培养效果,筛选到了3个再生频率高的辣椒品种,分别为博辣红牛、H15和辣八螺丝王。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3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5种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样品中5种农药残留分析方法,以期为茶叶绿色生产提供技术理论支撑。样品经水浸泡后,用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液(V:V=5:1)振荡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经弗罗里硅土和活性炭层析柱净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茶叶中5种农药(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和吡虫啉)残留量。结果表明:在0.1~10.0 mg/L范围内,5种农药的色谱峰面积与其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在0.1、0.5、1 mg/L的添加水平下,5种农药在空白茶叶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均在85%~9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55%~2.5%之间。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分析实验要求,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