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为了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的绿色高效新型药剂和适宜的增效剂,以达到减量增效防病的目的,本研究选用10种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同时评价5种增效剂对杀菌剂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效果最好,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5.75%、63. 80%。在推荐剂量下Silwet 636、Silwet 806、Y-20079、杰效利等4种增效剂对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当减少30%药剂使用量或减少30%药液量时添加这4种增效剂的处理防效均优于单一药剂处理,其中Silwet 636表现最佳。推荐施用20%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和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田间防治葡萄白粉病。在减30%药剂量或药液量条件下,在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中添加Silwet 636、Silwet 806、Y-20079、杰效利等增效剂也可达到同等或更优防效。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增效剂对防治小菜蛾的杀虫剂的增效作用, 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分别采用浸叶法和茎叶喷雾法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 3种供试杀虫剂中, 虫螨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毒力较强, 其LC50分别为6.303 mg/L和10.479 mg/L; 3种杀虫剂分别与不同增效剂混配后均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增效比介于1.6~5.1, 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橙皮精油?虫螨腈+激健和乙基多杀菌素+有机硅的组合增效作用明显?田间试验表明, 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 通过添加激健可使10%虫螨腈SC使用量减少20%, 添加有机硅可使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使用量减少50%?因此, 激健?有机硅可作为防治蔬菜小菜蛾杀虫剂的理想增效剂产品, 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肥料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肥料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玉米生产节本增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每1kg土中N、P、K肥施用量分别为:0.368、0.235和0.350g,设常规施肥处理(T1),另设5个增施处理(T2-T6),按在常规施肥处理基础上分别增施2mL不同肥料增效剂(F1-F5),收获期测定玉米籽粒、苞叶、秸秆、根系等全N、P、K养分含量及玉米的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率。【结果】与常规施肥T1处理相比,增施增效剂处理玉米鲜苞重增加12.0~17.50g/盆,增重4.3%~6.2%,玉米籽粒重增加3.9%~6.9%;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幅为4.97%~6.65%。玉米植株各器官(秸秆、籽粒、苞叶+穗轴和根)氮养分吸收量均显示施用增效剂处理优于对照,增幅为:秸秆20.60%~37.00%;籽粒7.20%~13.15%;苞叶+穗轴12.43%~30.94%;根3.13%~37.75%。施用肥料增效剂处理与单施用化肥处理相比,氮肥利用率提高5.0%~7.2%。【结论】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4.
为探明“叶之缘”光合作用增效剂在杂交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分别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教学实习基地以陵两优211为材料,在衡阳县西渡镇以陵两优268为材料,开展了“叶之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早稻分蘖末期喷施光合作用增效剂,可增加早稻功能叶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光合作用增效剂处理下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两试点均显著高于对照,实际产量农大点比对照增产8.54%,衡阳点比对照增产10.67%。  相似文献   
55.
采用田间应用试验方法,研究利用3种生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或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尿素氮转化的协同作用、结合氮肥增效剂多肽(PA)或丙烯酸树脂包膜制成的缓/控释尿素肥料在北方粳稻土壤中养分释放与转化特点,明确肥料在北方稻田土壤中的缓/控释性能。结果表明:所用肥料在水田土壤中尿素态氮都能保持到水稻灌浆期,尿素有效性至少可达82d,2种生化抑制剂结合包膜肥料可达146d,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生长期的氮素供给,脲酶抑制剂NBPT及包膜层具有显著的缓/控释作用效果;而多肽活性物质在稻田土壤中无明显抑制尿素转化作用。在水稻生长前、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很高,完全能满足水稻对铵态氮的吸收,硝化抑制剂DCD或DMP和水田淹水土壤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使土壤中铵态氮大量存在、硝态氮较少,总体上DMP作用效果优于DCD;所有肥料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影响差异不大,PA没有起到保持土壤中大量的氮素养分和减少氮素损失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6.
大豆施用肥料增效剂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利用沸石、腐殖酸钠等为主要无机、有机原料配方所研制的肥料增效剂的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所研制的肥料增效剂能极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在施用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300kg/hm2商品量3种条件下,采用25%、50%与75%等量比例肥料增效剂与75%、50%和25%等量比例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结合各处理的大豆产量,以75%等量比例增效剂与25%等量比例各肥料结合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纯施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增产20.3%、5.7%和1.2%,表现出良好的节肥与增加肥效功能。  相似文献   
57.
58.
为使氮、磷、钾施肥利用率提高,进行了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加施肥料增效剂能提高稻谷产量3.69%;植株的每蔸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生物产量增加;对氮、磷、钾吸收量增加。  相似文献   
59.
10%和2%的复方灭鼠剂88-1两种液剂剂型(即特杀鼠2号和3号、后略)及增效剂单剂现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①增效剂单狡灭鼠,在农田和农房效果均低于12.005,不能单独灭鼠;②在农房,对照组敌鼠钠盐校正灭效为88.97%,而特杀鼠2号和3号校正灭鼠效果分别为91.0%和100%,在农田、敌鼠钠盐校正灭效为68.35%,而特杀鼠3号和2号校正灭效均100%,X^2测定,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0.
减氮配施氮肥增效剂对土壤速效氮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量施氮一直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配施氮肥增效剂可作为减氮条件下玉米实现高产和稳产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2016—2017年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合兴乡新建村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与氮肥增效剂配施对土壤速效氮含量和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减氮增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增效剂能够增强土壤速效氮供应能力,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改善产量构成,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减氮不减产。常规氮和减氮20%配施增效剂增产幅度分别为5.53%~13.97%和10.24%~17.05%,减氮配施增效剂的增产效果更好。减氮20%条件下A_2B_4脲酶活性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较A_2B_2、A_2B_32年平均分别降低了19.00%,15.65%和-2.97%,57.24%,土壤铵态氮含量和产量2年平均提高11.48%,248.50%和3.71%,6.18%。综上,减氮20%条件下硝化抑制剂(DCD)和脲酶抑制剂(HQ)复配土壤速效氮的供应能力最强,可实现玉米减氮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