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探讨了聚-γ-谷氨酸(poly-γ-glutamic acid,PGA)对广西地方优良品种龙滩珍珠李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龙滩珍珠李单果重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处理(CK);2015年100和200 mg·L~(-1)PGA处理后,Vc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6.8%和24.6%,其中200 mg·L~(-1)PGA处理极显著高于CK,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Vc含量分别比CK和100 mg·L~(-1)处理提高了5.4%和16.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2015年100和200 mg·L~(-1)PGA处理后,还原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18.2%和36.1%,其中200 mg·L~(-1)PGA处理极显著高于CK,2016年还原糖含量分别比CK提高了49.3%和8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2015、2016年200 mg·L~(-1)PGA处理后,果实蛋白质含量均高于CK和100 mg·L~(-1)处理。2015、2016年PGA对龙滩珍珠李外观及内在品质影响的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43.
44.
为探讨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对大豆-萝卜间作体系氮磷淋失的影响,设置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共7个处理,对氮磷淋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管理措施中,“化肥减量40%+植物篱稀释+200倍罗壳素”处理对TN、NO3-淋失控制效果最佳,削减率分别为56.18%、57.34%;“化肥减量40%”处理对NH4+、TP淋失控制效果最佳,削减率分别为48.67%、47.85%。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有利于控制大豆-萝卜间作体系的氮磷淋失风险,可为保障地下水安全、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5.
阿维菌素对棉铃虫毒力及增效剂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浸债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卵孵化抑制作用,0.1,1,10,I10μg·mL-1阿维菌素对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州,51%,63%,71%。采用饲料混药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对不同龄期棉铃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96h对初孵、1龄、3龄、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0分别为0.005,0.021,0.64,1.13μg·mL-1,对照药剂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灭多威对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22,39,72μg·mL-1;同时还观察到1龄幼虫经处理96h后幼虫体长抑制率与药剂浓度成正相关,当药剂含量为0.00625,0.0125,0.025,0.05μg·mL-1时,体长抑制率分别为9.5%,57.1%,71.4%,90.5%;处理14d后,对照幼虫为6龄,处理组0.05μg·mL-1的为2~3龄,0.00625μg·mL-1的为3~5龄;低含量阿维菌素饲喂5龄幼虫8d后化蛹率、死蛹或畸形蛹率、蛹重对照组分别为68%,13%,0.48g·头-1,处理组分别为3%,56%,0.26g·头-1;采用点滴法和饲料混药法测定的PBO和TPP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BO有一定的增效作用。文中还讨论了PBO增效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46.
增效剂NIA16388对家蝇的毒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蝇为材料,研究了增效剂NIA16388(简称NIA)对其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NIA对家蝇具有相当高的毒性,这是NIA对多个靶标位点综合作用的结果。NIA可抑制羧酸酯酶的活性,I50值为(2.41±0.75)×10-6mol/L(α-NA),(6.49±2.04)×10-8mol/L(β-NA);NIA为4.20×10-4mol/L时,对多功能氧化酶的抑制率高达(98.35±2.40)%。AChE对NIA十分敏感,I50值为(2.29±0.79)×10-7mol/L。NIA对神经突触体ATPas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Synergism of an oil of Azadirachta indica, a powdered extract of Allium sativum bulbs and an oleoresin of Zingiber officinale rhizomes by piperonyl butoxide and MGK-264 was studied against the snails Lymnaea acuminata and Indoplanorbis exustus.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these plant-derived molluscicides, respectively azadirachtin, allicin and [6]gingerol, were also combined with these synergists. Both piperonyl butoxide and MGK-264 enhanced the toxicity of all of the test compounds. The response of snails to the synergised mixtures was both time- and dose-dependent. © 199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48.
为探究褐藻胶-富里酸改性石膏(AFG)对玉米(Zea mays L.)根系形态和植株生长的调控作用,评估AFG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于2022年设置6个AFG施用量:0(T0)、20(T20)、40(T40)、60(T60)、80(T80)、100 kg·hm-2(T100),分析施用AFG对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FG处理较不施用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施用AFG对根系形态性状具有明显调控作用,与T0相比,根总长度、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体积和根干质量的提高幅度分别为7.6%~18.2%、14.0%~31.2%、5.1%~11.0%、11.6%~17.9%、20.9%~45.7%和7.8%~18.7%。与其他处理相比,T40处理的根系形态性状最优,进一步提高AFG施用量则调控效果有降低趋势。施用AFG处理的玉米单株籽粒产量较不施用处理增加2.6%~8.9%,并以T40处理的单株籽粒产量最高。根尖数、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总长度、根冠比、根干质量和根平均直径与单株籽粒产量呈显著相关,对单株籽粒产量影响最强的根系性状为根干质量...  相似文献   
49.
为了解增效剂对不同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和参与石榴蓟马抗药性形成的解毒酶,采用三种杀虫剂与增效剂混配对石榴蓟马(西花蓟马、黄胸蓟马)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增效醚(PBO)对三种杀虫剂(毒死蜱、啶虫脒和吡虫啉)都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毒死蜱 PBO的增效比最强,对黄胸蓟马三龄若虫、成虫的增效比分别为5.188、5.869;对西花蓟马三龄若虫、成虫的增效比分别为4.727、5.152。表明多功能氧化酶(MFO)参与了石榴蓟马体内抗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索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其在马铃薯生产中的科学使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希森6号为供试品种,以7种增效剂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及产量等进行观测,并于收获期测定马铃薯产量。【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增施汇能聚谷氨酸、薯管家丰源1号、好田美酵素+蟹大力、康而健+利姆可以使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7.29%~15.61%,以汇能聚谷氨酸处理产量最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汇能聚谷氨酸能够提高马铃薯茎粗和单株薯重,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薯管家丰源1号可提高单株薯重及产量,提高马铃薯商品率,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