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9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林业   981篇
农学   909篇
基础科学   1063篇
  2072篇
综合类   4586篇
农作物   550篇
水产渔业   338篇
畜牧兽医   781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579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359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70篇
  2019年   458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644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518篇
  2013年   689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试验以新鲜沙棘果及奶酪为主要原料,探讨了沙棘再制奶酪的加工工艺。首先经护色、打浆、精磨、过滤、调酸、均质等工序,制备澄清均一的沙棘果汁。以样品感官品质和Vc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佳配方及工艺为:35.00%天然奶酪、18.56%沙棘果汁(料水质量比1∶1)、1.54%复合乳化盐(m柠檬酸钠∶m多聚磷酸钠∶m焦磷酸钠∶m六偏磷酸钠=4∶2∶2∶1)、12.00%黄油、6.00%脱脂乳粉、6.00%白砂糖、0.50%复合稳定剂(m卡拉胶∶m黄原胶=4∶1),其余20.40%为纯净水,乳化温度为84 ℃,乳化时间为11.4 min,搅拌速度为3 000 r/min。经此工艺制成的成品,感官评分为57.5分(满分60分),Vc含量达16.61 mg/100 g。成品组织结构细腻光滑、色泽橘黄、口感润滑、营养丰富,具有沙棘果的风味,符合《GB25192—2010 再制奶酪》要求。  相似文献   
102.
杂交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和优化杂交构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本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以构树叶多酚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超声温度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借助响应面法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构树叶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并进行3次平行验证;以维生素C为对照,通过测定构树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构树叶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构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B) > 液料比(A) > 超声温度(D) > 超声时间(C),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两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但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在液料比为70:1、乙醇浓度为60%、超声时间为50 min、超声温度50 ℃的条件下,构树叶多酚的得率最大,为13.62 mg/g,与响应面法的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构树叶多酚可以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并且在高浓度情况下可以达到与维生素C相当的水平。综上,试验建立的构树叶多酚提取工艺准确、可行,同时证明构树叶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结果可为构树叶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构树叶的药用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目前肉制品的健康情况备受人们关注,而猪肉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制品之一,猪只的安全饲养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在饲养猪只中,可发生多种传染病,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非洲猪瘟,该传染病不仅具有高热性的特点,还具有高度接触性的特点,再加上目前对于该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疫苗,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做好该种疾病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该文主要论述非洲猪瘟进行论述,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为减少猪只发病几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对灰铸铁的研究现状和生产中的一些新技术做了评述。重点介绍了高强度薄壁灰铸铁的生产现状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先进的制造手段在灰铸铁生产中应用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5.
The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Ovis aries DRA gene sequence deposited in GenBank and the multiple cloning site of the plasmid pYD1,which was a vector used for protein surface display o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The gene encoding DRA was amplified by PCR using the genomic RNA of Ovis aries.The 762 bp fragment was cloned and released in GenBank and registration number was KR422362.The PCR product was inserted into the yeast surface display plasmid vector pYD1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It was indicated that DRA gene w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Dot mutation was made at both ends of exon 2 in DRA gene for making restriction enzyme cutting site and design the exon 2 specific primers according to mutated Ovis aries DRA gene sequence.Sequenced exon 2 amplifi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DNA pooling of sheep large sample template was analyzed the polymorphic loci.The polymorphic exon 2 246 bp fragment was obtained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and connected to surface display restructuring mutation carriers pYD1-DRA by the same double enzyme digestion,and then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yeast surface display libraries.We transformed it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EBY100 cell.Yeast monoclone was identified by PCR amplification and sequencing,and we confirmed that DRA gene had been integrated into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enome.After galactose induced,it was detected that DRA gene library had been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on the yeast cell surface under the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by immunofluorescence method.  相似文献   
106.
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工艺条件。杜仲叶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0mL/L,液料比10∶1(mL/g),提取温度97℃,提取4次,每次30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杜仲叶提取物浸膏得率和绿原酸转移率综合评分均值为99.0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响应面法(RSM)优化的杜仲叶提取物制备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对28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田间抗病性、植株类型、单果质量、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红艳发病最重,发病率为73.67%,其次是红箭、红日和金艳,发病率分别为23.33%、21.67%和20.33%,其他品种发病率都在20%以下;28个品种的果实颜色、大小、口感等差异明显,除黑宝石映泰及黄金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10%以下外,其他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达5.20%以上。综合分析,筛选出绿天使、粉仙、红娘9号、绿圆、格丽贝、红椭圆等11个抗青枯病且经济性状优良的樱桃番茄品种,为优质抗青枯病樱桃番茄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