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广东省开展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所不同,是在国 家和广东省森林经营规划指导下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新技术体系。文章以广东省茂名市国有荷塘 林场为例,通过分析国家和省的森林经营规划、林场森林资源、林场性质,为林场制定了相应的 12 种森 林经营类型和 12 种森林经营作业法等关键内容。这些重要内容成为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体内容, 为方案编制服务,可满足林场 8 年经理期内的各种经营要求,实现森林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2.
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土壤质量酶指标研究的新思路,把有关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林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人工林的培育模式、森林抚育措施以及林地施肥管理等各种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过程,都显著改变着土壤酶活性。酶是反映森林土壤质量高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森林经营措施的实施效果。今后在森林土壤酶的研究中,应重视水解酶的种类、酶指标的敏感性以及酶变化机理的探索。  相似文献   
53.
2003年7月~2005年12月在云南省孟连县开展了桃花心木与西南桦的混交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植后的2.5年内,桃花心木幼树的相对树高年生长率和相对胸径年生长率分别为552.22%和185.30%,树高生长还略高于云南的乡土树种西南桦(456.29%).在幼林前期,两树种已经初步形成西南桦居上层、桃花心木居二层的复层结构.对两树种混交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并在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应继续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北京十三陵风景区林火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宇  景洁 《河北林果研究》2001,16(4):347-351
根据风景区森林可燃物状况、以及火源条件、林火发生的季节性和林火发生的分布情况,利用层次法(AHP)划分景区的火险等级。以此做为林火管理的依据,制订出合理的林火管理对策和相应的营林措施,提高风景区的林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5.
毛白杨用材林造林技术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岳忠  王彦  吴晓星  马玲 《林业科学》2006,42(6):134-140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优良的用材树种,适于建筑材、家具材等多种用途.针对以往生产中栽培技术不尽合理,用材林的产量和效益偏低问题,笔者对毛白杨的几项主要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试验,以期为营造毛白杨用材林提供先进合理、经济适用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6.
通过在涪江卵石河滩、“四旁”和紫色石骨子荒坡营造铁杆芭茅,连续5年观测其生长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铁杆芭茅具有较高的产薪量,第5茬的产柴量,紫色石骨子荒坡13154kg/ha,卵石河滩16039kg/ha。裸露石骨子地以人工爆破整地和1m行距,用3根种条一起埋入土中,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种苗与营造林机械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分析了各种机械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58.
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沙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西藏半干旱河谷地区的造林存活率,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为西藏半干旱河谷地带植被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西藏半干旱河谷地进行造林试验,采用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托盘、用保水剂等不同造林技术措施,研究不同措施下沙棘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沙棘的造林成活率,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在不同措施下都有所提高,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相对都有所下降。说明在半干旱河谷地采用新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为改善粗放经营管理,而引进工程管理机制,把科学技术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按工程管理程序来管理营林,实行集约经营。造林成活率、造林面积保存率、适地适树率等造林指标,均比一般造林的高,树木生长量与一般造林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并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一般造林相比较,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56.36元/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