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林业   207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80篇
综合类   493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 a地面0 cm温度及年气温、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近50 a地面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地面温度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地貌以及海拔高度等影响,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低海拔平原区大于高海拔山区。各地年、年代地面温度呈很显著上升趋势,年地面温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9 a的准周期变化;月地面温度变化比较一致;各地各季节地面温度也呈上升趋势,春、夏季上升率大于秋、冬季;各地年极端最高和最低地面温度也均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大于极端最高地面温度的上升率,因此冬季增温对年地面温度升高贡献大于夏季。河西走廊东部地面温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其次是降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弱,蒸发的影响最弱。地面温度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呈负相关,与蒸发无相关性。影响各地地面温度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2.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单拖作业和流刺网作业的发展,灯光围网作业持续萎缩,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渔船大型化,渔场向深水推进,灯源配置及集鱼并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渔获物中蓝圆鲹占绝对优势,鲐鱼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金色小沙丁鱼年间波动明显,颌圆鲹则快速减少,竹鱼近年来产量快速增长。文章还提出改进和提高灯光围网作业捕捞技术和自身竞争力,合理引导部分疏目快拖作业参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海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3.
长江径流对河口及邻近海区渔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近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试就长江径流变化对邻近海区理化环境的影响、对河口及邻近海区的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以及渔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长江径流的变化关系到邻近海区温、盐度和冲淡水的分布,并且存在着较强的相关;不少经济鱼类的渔场正位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高区,而近海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与长江径流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径流量的变化不仅改变渔场位置,而且影响海区渔获量的变化。文中着重讨论了长江口、舟山和鱼山渔场的带鱼、鲐鲹鱼的分布,渔场形成,渔获量的大小与径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74.
黄海玉筋鱼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4年来,对黄海玉筋鱼渔场变动进行了全年跟踪调查。产卵期对沿海小型流动渔具及定置张网渔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繁殖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海35N°以北近海,存在着范围很广的玉筋鱼产卵场,主要产卵场有3处,各自相互隔离。本文主要以北部产卵场为重点,开展该鱼繁殖习性的研究。北部产卵场玉筋鱼产卵盛期为11月,Ⅳ~V期卵巢内相同卵径的频率分布十分集中,为明显的单峰型,属一次性产卵类型。1龄玉筋鱼95%以上性成熟,作为小型鱼种,个体绝对生殖力很高,纯重在1.8~13.8g、体长在90~200mm,个体绝对生殖力一般在0.60~4.20×104粒,个体生殖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玉筋鱼群体组成简单,生殖群体最高仅为3龄,以1~2龄为主,年度发生量有波动,但不大。过度利用剩余群体以及对幼鱼的破坏,已导致了北部及西部产卵场的发生量连年锐减,实现可持续利用这一资源也是该项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75.
日光温室墙体与地面吸放热量测定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4,他引:9  
为研究日光温室土质后墙与地面对室内的放热情况,测定了晴、阴天气条件下土质后墙和地面的表面温度及热通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墙体与地面各自的放热量与室内太阳辐射密切相关,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 1.90 MJ/m2,地面放热量为1.36 MJ/m2,而阴天夜间单位面积墙体放热量为0.76 MJ/m2,地面放热量为1.34 MJ/m2。对于单位面积墙体和地面而言晴天墙体放热量大于地面,阴天地面放热量大于墙体,无论晴天与阴天地面全天放热总量总是大于墙体释放总量,且地面对周期热量变化的缓冲大于墙体。  相似文献   
76.
冬小麦遥感估产回归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统计业务和遥感估产结合起来,以北京市统计局提供的实割实测产量数据作为野外样方,利用抽样村和地块两种尺度的实测数据,用抽样村整体回归、地块整体回归和地块分层回归3种方法进行遥感估产,将所得结果与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单产从不同级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抽样村和地块两种尺度的实测数据进行回归估产都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市级单产;在区县级别上利用地块尺度的实测数据进行估产得到的区县级单产精度高于抽样村尺度;在村级上利用地块实测数据进行单产预测能够较抽样村尺度更好的反映实际单产,模型更加稳定。因此,利用地块尺度的实测产量数据建立整体回归和分层回归模型都是可行,有效的,可以得到小区域尺度高精度的单产结果。  相似文献   
77.
张美萍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60-261,267
介绍了地被植物套种的相关概念及其作用,总结了地被植物套种的模式,以期提升园林地被植物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根据1997年6月~7月北太平洋(16°E~170°E)海域柔鱼探捕调查的资料,对渔场形成的海洋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160°E~170°E海域的大型柔鱼渔场主要由亲潮策3和第4分支与黑潮的第4和第5分支交汇形成,特别是在深层(100米水层)的暖水域前端形成。其表层水温一般为11~13°,100米水层水温约为9~10℃。其中167°E~170°E海域的渔场较为稳定,可供北太平洋鱿钓船的前期生产。中心渔场形成时常有浮游生物层。浮游生物层越厚实,渔获量越高,但有关浮游生物层的形成原因需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79.
针对稻谷干燥机作业成本过高和干燥后的物料品质差的问题,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稻谷干燥机,设计了一套板翅式换热器加热空气,计算得出芯体结构与技术参数,以降低单位作业量成本,提高干燥后的物料品质。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环境温度16℃、空气相对湿度53.2%时,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含水率降低速率无明显区别,稻谷干燥性能可达到同等效果;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0.040 7元,而燃油稻谷干燥机干燥稻谷的单位作业量成本为0.190 5元,单位作业量成本明显降低;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稻谷干燥不均度干燥前后降低幅度0.4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72%;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破损率增加值0.16%,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0.31%,地源热泵稻谷干燥机的爆腰率增加值2.0%,小于燃油稻谷干燥机的3.0%,干燥后的物料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0.
我国桉树经营的技术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来已久,这首先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也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不科学有关,和桉树本身的特性无关;虽然国内报纸、杂志、会议等多种形式对有关桉树经营问题的解释和分析,但对桉树的批评、误解、流言仍然较多,桉树的发展还处在风口浪尖。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桉树在现实中所起的作用,尝试给桉树定位,以理清桉树的概念,解释桉树目前经营措施的来源;同时,通过分析桉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林地清理和整地方面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协助人们正确认识桉树和桉树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