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59篇
  48篇
综合类   49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为了分析复杂管道系统支管上游阀门关闭所诱发的水力过渡过程现象,采用进气量由空气阀安装处逐步向下游推进的方法,建立改进的空气阀计算模型,并以某输水系统为例,分别采用2种空气阀模型开展相应的水锤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空气阀计算模型时,受支管上游高程较大的影响,支管产生了“虚假”流量,导致仿真结果与工程实际偏离较大;而采用改进的空气阀计算模型时,支管流量逐步减小为0,汇流点主线上游流量逐步增大,下游流量逐步减小,过渡过程中主线各调压井水位有所下降,但并未出现漏空现象;各调压井水位及汇流点稳定压力与恒定流计算(主线流量为121.5 m3/s,支线流量为0)结果最大偏差仅0.16 m.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改进空气阀计算模型的适用性,并为复杂输水系统的放空及充水过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2.
农业高校智库在长期服务“三农”的进程中,不但给政府决策和农技推广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成果,同时也建立了一套即能发挥本身优势,又能协同、融合的智库管理体系。本文从功能定位、发展路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23.
针对当前仔猪喂奶自动化水平程度较低,劳动强度较大、饲喂效率低下这一问题,设计一种仔猪喂奶系统,开发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仔猪喂奶过程中加水、控温、搅拌和饲喂等操作的自动化控制,并应用CFD数值模拟探究管径、管道材质、入口温度和管道流速对奶水输送管道压力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影响,依据仿真结果确定了输送管路的基础参数值,即管道材质为PPR材质、管径为6分管(外径25 mm,壁厚2.8 mm)和管道流速为0.8 m/s。性能试验表明:仔猪配奶罐温度控制精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91%,温度变化幅度保持在±1℃;仔猪配奶罐温度控制稳定性试验的温度样本标准差为0.226 3℃,变异系数为0.499%;仔猪饲喂点的温度分布范围在36~45℃;仔猪喂奶器压力分布范围在28.36~53.20 kPa。研究结果表明,该仔猪喂奶系统可以正常实现供水、搅拌、加热、循环和排水等功能,各饲喂点的管道压力及温度分布均满足仔猪饲喂要求。  相似文献   
824.
基于“厕所+三格化粪池+庭院消纳+菜园经济”模式,根据化粪池尾水在菜园不同距离土壤中的富集量,采集不施尾水处理(CK)、前段0~1.5 m(S1)、中段1.5~3.0 m(S2)和后段3.0~4.5 m(S3)菜园表层土壤样品,对土壤化学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定,探究农村三格化粪池尾水原位土壤消纳对蔬菜种植土壤环境的影响。相比于不施尾水处理,三格化粪池尾水经原位土壤消纳后,土壤pH值降低0.83~0.91,有机质含量提高29.6%~39.5%,全磷含量提高125.0%~171.4%;蔗糖酶(S-SC)活性提高157.0%~170.0%,过氧化氢酶(S-CAT)活性降低12.7%~19.0%,脲酶(S-UE)活性降低36.0%~43.4%(P<0.05)。土壤环境中真菌和细菌群落多样性(Shannon)及群落丰富度(Ace)显著提高(P<0.05);尾水原位土壤消纳提高了红球菌属(Rhodococc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溶杆菌属(Lysobacter)及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也提高了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枝孢菌(Cladosporium)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研究表明:三格化粪池尾水原位土壤消纳方式可提高庭院菜园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实现尾水资源化利用;然而也存在致病性微生物环境风险,因此需加强前端尾水的监测和无害化处理,为厕所污水处理技术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撑,推广该模式对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5.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易于形成积水的中国南方地区,通过农田排水措施可以及时排除多余地表积水,快速降低地下水位,以达到排涝降渍、协同调控的目的.文中基于室内砂槽试验,揭示暗管排水、明沟排水、不同反滤体高度的反滤体排水及改进暗管排水等措施的地下排水规律及效果.结果表明:将暗管周围土体置换为高渗透性土体介质的改进暗管排水可明显提高排水流量,当土体置换高度达2 cm时(对应于田间条件40 cm),其排水流量均高于相同埋深条件下的其他排水措施,达暗管排水的1.59~1.66倍;改进暗排在地表积水消失时仍保持较大的排水流量,可达相同埋深暗管流量的2倍以上,在积水层消失后,能迅速降低农田土壤水的渍害胁迫,将地下水位降低至暗管埋设高度;各种排水措施,在地表积水即将消失时,出现了流量与水头变化幅度较大的现象.相对于各种地下排水措施,改进暗管排水在除涝降渍中存在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可为涝渍灾害易发地区高效除涝降渍减灾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6.
针对现有党参人工挖掘方式挖掘效率低、挖掘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人体仿真学,设计一种四杆机构党参挖掘装置。通过Proe建立三维简化模型,采用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和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土壤—党参—挖掘装置简化模型。通过ADAMS_EDEM进行仿真挖掘试验,得出阻力较小时转速和入土角范围。采用SAS软件对转速和入土角度进行最优平衡随机设计的试验,并进行土槽挖掘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较佳的入土角范围75°~80°。最佳的转速范围为:60r/min~90r/min。通过土槽挖掘试验结果表明:当入土角度为通过最后分析得出最佳组合为70r/min×75°时,挖掘机构党参挖松率最高为97.94%。损伤率为4.52%,次之的组合为60r/min×75°。党参的挖松率为96.62%,损伤率为5.7%。  相似文献   
827.
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松脂水相挥发物,并采用气质联用对其化学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级沉淀池(1#)水相中挥发物最高为3.18%,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7.328%;第二级沉淀池(2#)共鉴定出41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6.476%;第三级沉淀池(3#)共鉴定出36个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5.989%。1#、2#、3#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均为α-松油醇、乙酸松油酯、β-松油醇、1-松油醇、乙酸异胡薄荷酯、龙脑、4-松油醇、长叶烯8种物质。松脂加工水相挥发物主要以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828.
针对我国农村“厕所革命”面临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突出问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难题,提出农村三格化粪池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的小规模再生肥资源化利用的便捷化还田施用技术和小型化装备,以适应和逐步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还田消纳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29.
进径比对矩形圆弧角养殖池水动力特性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单管入流模式下,进径比(参数C/B,C为射流孔位置到养殖池壁的水平距离,B为养殖池短边边长)对单通道矩形圆弧角养殖池系统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实验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构建单通道矩形圆弧角养殖池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应用平均流速、阻力系数和速度分布均匀系数等流体动力学特征量分析养殖池内(尤其是池底)的流场形态,并修正能量有效利用系数以评估养殖池系统的能量有效利用率。结果显示,将进径比参数C/B从0.00增大到0.05可有效改善养殖池内流场特性,进径比参数C/B设置在0.02~0.04之间有利于单通道矩形圆弧角养殖池系统获得最佳的流场条件。研究表明,进径比参数的较小优化可显著提高养殖池内平均流速与能量有效利用率,利于形成均匀稳定的流场。  相似文献   
830.
在风浪大的潮间带低潮区岩礁滩,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筒形沉箱,内置小型鲍礁,进行九孔鲍的养殖。每个沉箱放长2cm左右的幼鲍800 ̄1000个,随着生长将其稀疏至500个,喂以江篱、海带。经6 ̄8个的养殖壳长达5cm以上,成活率为70%左右,每个沉箱产商品鲍10 ̄12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