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3篇
  免费   1400篇
  国内免费   1748篇
林业   1758篇
农学   1972篇
基础科学   964篇
  2565篇
综合类   8063篇
农作物   1307篇
水产渔业   1228篇
畜牧兽医   3570篇
园艺   1423篇
植物保护   1441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806篇
  2020年   830篇
  2019年   980篇
  2018年   614篇
  2017年   937篇
  2016年   1100篇
  2015年   988篇
  2014年   1080篇
  2013年   1195篇
  2012年   1601篇
  2011年   1726篇
  2010年   1314篇
  2009年   1274篇
  2008年   1151篇
  2007年   1268篇
  2006年   1116篇
  2005年   857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4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硝酸钙和IAA对温州蜜柑果实钙含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期、花后1周、3周、采前2周对龟井蜜柑进行Ca(NO3)2、IAA和IAA+Ca(NO3)2喷布处理,同时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各处理果实钙含量及其采后果实的主要品质,并与采后浸钙处理和完熟采收果实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处理的果皮钙含量在花后51d和112d均有所提高,但此期整个果实钙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采收时各处理整个果实和果肉钙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采收时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均显著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单果重、果皮色差值和相对电导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3)采后30d时IAA+Ca(NO3)2喷布和采后浸钙处理果实的维生素C及完熟采收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62.
大蒜新品种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帅正彬  郭江洪  杨斌 《中国蔬菜》2005,(10):111-112
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是从温江蒜的自然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新品种.成蒜早2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0 d(天),平均单薹质量12.7 g,单头质量10.7 g,多数蒜头由6~9瓣组成,蒜瓣紧密抱握蒜薹轴,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40和350 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比温江蒜弱;成蒜早3号从播种到蒜薹始收需153~186 d(天),平均单薹质量和单头质量分别为14.5和12.0 g,多数蒜头由5~8瓣组成.一般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为320和410kg·(667 m2)-1,抽薹比温江蒜早,抗寒力与温江蒜相当.  相似文献   
63.
中晚熟杂交一代辣椒镇研3号是以江苏本地羊角椒自交系Y9007为母本,由甘肃酒泉引进的甜椒自交系T9218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镇研3号为中熟辣椒品种,果形为牛角形,纵径15cm,肩横径5.0cm、肉厚0.40cm,单果平均重42g。果面光滑,青熟果绿色、味微辣,风味佳,适宜在长江流域或南方保护地栽培种植,667m2产量约为4200~5000kg。  相似文献   
64.
日光温室黄瓜济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母本88001来源于津杂2号,父本88010来源于津研2号与新泰密刺的杂交后代。其一代杂种济杂3号,瓜条顺直,长30~35 cm,单瓜质量约180 g,瓜把短,瓜皮深绿,密瘤白刺,品质优,商品性好,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抗性强。每667m~2产量7000~14000 kg,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和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65.
一株新的化能无机营养菌——聚积碳酸镁的细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疆吐鲁番盆地分离了一株新的化能无机营养菌Tp892 4,其主要特征是聚积碳酸镁 ,只在镁盐和碳酸钠的培养基中迅速生长繁殖。细胞球形 ,成串而有规则地排列在碳酸镁的晶体中。菌落白色、坚硬、中间隆起向外散射形成雪花状。细菌能在 10~ 75℃的温度范围和 8~ 14的 pH范围内生长。致死温度 10 0℃ 5 0′ ,平均代时 0 .5hr。这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和“伯杰系统细菌手册”中描述的化能无机营养菌有明显的差别 ,至今国内外尚未见过报道。根据这些特性 ,作者认为该菌是一种新的聚积碳酸镁的化能无机营养菌 ,暂命名为吐鲁番聚镁球菌Polymagcoccusturpanensissp .nov .  相似文献   
66.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7.
鄂蕹菜一号是从地方蕹菜品种中经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的优良品种,耐寒,丰产,优质,特别适合早春大棚种植,保护地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露地每667m^2产量4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68.
大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植物激素、AgNO3 和琼脂浓度对大白菜子叶培养芽再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条件为MS 培养基中加入5 mg / L BA、0. 5 mg/ L NAA、2 mg/ L AgNO3 和1. 2%~ 1. 6 %琼脂。培养过程中, 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对芽再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芽再生率的基因型或高浓度琼脂的培养条件下, 子叶产生的乙烯量较少。培养基中有AgNO3 存在时, 尽管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增加, 芽再生率也有提高。对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和不定芽再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茄子耐热性遗传表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易金鑫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02,29(6):529-532
 采用4 份耐热性不同的茄子亲本半轮配法配制4 ×4 双列杂交, 对P1 、P2 、F1 、F2 、BC1 等5 个世代四叶期幼苗在温室内进行高温(平均昼/ 夜温度38. 8/ 24. 2 ℃) 处理, 同期田间栽培(平均昼/ 夜温度34. 4/ 22. 6 ℃) 。采用Hayman’s 法分析苗期耐热指数和成株期坐果率的调查数据, 表明, 茄子耐热性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受两对以上基因控制, 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其中加性效应占更主要成分。据此提出了耐热性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0.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CO_2浓度的消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 3a(年 )的研究结果表明 :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在整个生长期内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的不同 ,日光温室内的CO2 浓度 11月和 3月较高 ,5月较低。各时期日变化基本相同 ,但变化幅度因季节而异 ,上午随Pn的逐渐增大而下降 ,中午 12 :0 0~ 14 :0 0时降至最低 ,下午又随Pn的减小而缓慢回升。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呼吸是影响日光温室内CO2 浓度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机肥施用量对室内土壤呼吸和日光温室CO2 浓度有较大影响 ,在有机肥充足的条件下 ,室内CO2 浓度基本满足黄瓜光合作用的需要 ,无须补施 ,如果在作物生长期间再定时随水向土壤中冲施有机肥 ,效果就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