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5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590篇
林业   2755篇
农学   631篇
基础科学   118篇
  1321篇
综合类   3760篇
农作物   417篇
水产渔业   1427篇
畜牧兽医   1068篇
园艺   413篇
植物保护   105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50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493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791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693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是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勐腊并殖吸虫成虫体棘、口、腹吸盘.为鉴别其虫种提供资料。方法为直接从人工感染的猫体内解剖取出勐腊并殖吸虫成虫,用2.5%戊二醛和1%锇酸固定后,乙醇脱水,离子溅射仪镀金,JSM-82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云南西双版纳瑶瓦区阿括拿青(阿括拿青)虫体的体棘均为丛生型皮棘。新回宽寨老熊青(老熊青)虫体体棘在腹吸盘上方以单棘为主,偶见双棘。腹吸盘下方,为单双棘混合存在。结论认为从SEM形态观察发现勐腊两个不同点采集的勐腊并殖吸虫形态上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温湿度二因素回归最优设计,研究贵烟4号变黄阶段烘烤环境与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温度32℃~42℃、相对湿度75%~95%范围内,随着变黄温湿度的逐渐升高,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均表现出先逐渐增加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在控制变黄温度约37℃~38℃,相对湿度84%~90%即干湿差约1.5℃~2℃烤后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及香吃味评吸得分较高;分析结果还表明,烤后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与香吃味评吸得分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虫齿)科二新种,属(虫齿)目的(虫齿)科。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番荔枝品种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热带果树番荔枝(Annona spp.)在选种育种和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实生树和砧木选种,杂交育种,人工授粉,产期调节以及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生态因子对番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就国内番荔枝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林木种子电导法测定条件和测定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电导率或相对电导率与种子活力指数的相关方程,找出了电导法测定林木种子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优良豆科牧草--东方山羊豆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开发新豆科牧草资源不仅是改善饲草料品质,提高草地畜牧业生产力的基础,还可为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部署提供草本植物物种。东方山羊豆是自1980年后,在前苏联、北欧等国家得到重视的一种新兴豆科牧草,它具有产量高,植株蛋白质含量高,生态适应性强,草地持续稳定性好的特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该草种的产量及饲用价值评定,回顾了影响山羊豆草地建植和生长的因素,提出了在我国西北地区开展东方山羊豆研究和利用推广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省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互麦14号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谷子在—13.9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只有24.0%,在—16.73Pa时发芽率为16.3%。用0.5%的NM—1号抗旱剂包衣后,在—16.73Pa的负压下发芽率可达65.6%,比对照提高49.3%。同0.5%的NM—1抗旱剂在大豆现蕾期喷施叶面1次,相对收获株率为115.38%,相对千粒量为107.7%,增产率为40,27%。玉米在6叶期喷施0.5%的抗旱剂后,饱和亏减少4.09g,是对照的43.81%;干物质积累比对照快67.19%,蒸腾系数减少8.36g。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一年生植物在替代试验中的相互竞争关系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1)用替代试验研究了燕麦(Aneva sativa)和箭舌豌豆(Vicia sativa)在混播中的竞争相互作用。为了攻混播比例对两种植物在混播条件下的行为影响,田间试验设为5个混播总密度和5种混播比例,共了5次。(2)方差分析表明,相对总生物量(RYT)和竞争平衡指数(CBI)对总密度,混播比例和生长时间的反应敏感。总密度对RYT和CBI的影响高度显著,在大多数情况下,混播比例对RYT和CBI的影响不显著。(3)本文研究的结果表明,持续时间对RYT和CBI很强的影响,在第1次测定时,RYT值接近1而BI值接近0,这一事实表明,种间无竞争或互惠作用。而在生长旺盛期,种间竞争较为剧烈。(4)本研究结果表明,箭舌豌豆的生长严惩受到燕麦的抑制作用,这说明箭舌豌豆在与燕麦混播时表现为竞争上的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