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197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105篇
  105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调查北京八达岭林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及其混交林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病虫害的基础上,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比纯林具有更好的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另外,混交林还能够提高林分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采用混交的方式为:1行刺槐3行侧柏循环混交,刺槐株数不超过1/4.本项研究以期对北京市森林健康经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集水区是水库主要的集水单元,研究水库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保护好集水区及库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为集水区、水库及其下游城市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苏子河流域是大伙房水库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供应地。主要根据苏子河流域的具体情况,在保护水质、涵养水源的目标要求下,研究适合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模式,给出开发利用措施合理性的分析模型,并提出流域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不同粪污处理模式下畜禽粪便的养分损失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其后续地农田利用。固液分离-液体厌氧发酵模式是当前我国畜禽粪污处理的主要模式之一。研究粪污固液分离-液体厌氧发酵处理模式下规模养猪场农牧结合适宜规模配置对于减少畜禽粪便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猪群体结构比例、废弃物产生量及氮磷含量、废弃物处理利用过程中养分损失率以及作物氮磷钾需求量等资料,以存栏万头猪场为例,采用分步逐级计算的方法估算了典型粪便处理模式——固液分离-液体厌氧发酵下,规模养猪场废弃物完全消纳的不同种植模式农田匹配面积,并研究了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不同种植模式农田畜禽粪便承载量。结果表明:固液分离-液体厌氧发酵粪便处理模式,以沼液安全消纳为目标,万头猪场需要配置的最少农田面积分别为粮油作物地12.4~13.7 hm2,或茄果类蔬菜地14.2~17.9 hm2,或果树苗木地16.4~51.3 hm2。以有机肥和沼液全部在农田安全消纳为目标,万头猪场需要配置的最少农田面积分别为粮油作物地299.3~312.9 hm2,或茄果类蔬菜地145.1~179.0 hm2,或果树苗木地553.1~1 343.8 hm2。因此,规模养猪场应根据猪养殖数量及其周边农田面积,选择适宜的有机肥利用方式及种植作物类型,因地制宜,合理调控。  相似文献   
74.
黄土半干旱地区油松与侧柏林分适宜土壤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采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 ,野外定期现场实测了山西省方山县峪口镇径流林业试验基地内油松与侧柏人工林的土壤水分、光合速率、气孔阻力及其环境因子 ,研究了油松与侧柏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证明两树种的光合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均可用回归方程 Pn=b b1 C b2 C2来表示。研究表明 ,在该地区油松与侧柏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分别为 10~ 18 ,8~ 18 ,最佳适宜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14 .2 ,13.1 ,相对应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 5 .7,8.3μmol/ m2 .s,说明在同样的水分条件下侧柏的水分利用效率要比油松高 ,侧柏更适合该地区立地条件。这为在黄土高原地区布设相应的径流林业措施、进行有效的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丹江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治理水土流失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其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生态修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修复的布局原则及植物功能性状作用的分析,在确定生态修复工程植物选择原则及选择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丹江流域具体情况,提出了丹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植物的生态配置方案,为丹江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也可被同类其他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6.
针对当前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的急需和农村经济条件的现实,采用塑料软管输水到畦中间,将长畦分段灌水,作为实施短畦灌溉的手段,即把管道节水与畦灌节水融为一体,通过测试分析,提出了不同土质的合理畦长的塑料软管的经济直径。经应用证明,提高灌溉有效利用系数44%。且费用低、效果好,易为农民接受。  相似文献   
77.
气田地面集输管网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气田地面集输管网系统是气田地面工程中一个投资巨大、内容复杂的系统,对这个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可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优化,即是寻求站址、管网布局以及管径、壁厚等主要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使得整个系统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最优。通过分级优化和模型协调法,将复杂的气田地面集输系统整体优化问题先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分阶段进行优化,然后应用模型协调法,协调管网布局和参数的关系,最终解决气田地面集输系统的整体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乌嘴鸭生物学特性的分析,结合生产试验观察,探索了在全舍饲条件下乌嘴鸭营养需求的特点,发现乌嘴鸭在蛋白需求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求上有较高的要求,并通过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乌嘴鸭生产的饲料营养参数。  相似文献   
79.
Freshwate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efforts could be greatly enhanced b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scale factors and water quality indicators.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in urban areas, where land transformation impacts stream systems at a variety of scales. Despite advances in landscape quantification methods, several studies attempting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land cover (LULC) and water quality have resulted in mixed conclusions. However, these studies have largely relied on compositional landscape metrics. For urban and urbanizing watersheds in particular, the use of metrics that capture spatial pattern may further aid in 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various urban growth patterns, as well as explor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However, to be truly useful for freshwater applications, pattern metrics must be optimize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watershed properties and common water quality point sampling methods. Using a freely available LULC data set for the Santa Clara Basin, California, USA, we quantified landscape composition and configuration for subwatershed areas upstream of individual sampling sites,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etrics based on: (1) sensitivity to changes in extent and (2) redundancy, as determined by a multivariate factor analysis. The first two factors, interpreted as (1) patch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and (2) patch shape and landscape subdivision, explained approximately 85% of the variation in the data set, and are highly reflective of the heterogeneous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 found in the study area. Although offering slightly less explanatory power, compositional metrics can provide important contextual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80.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环境(沙丘不同坡位、不同伴生植物、不同流动性沙丘)中的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羽毛针禾分株平均高度、节间长、分蘖株数、根茎直径、地下根状茎数、平均地下根状茎长等指标,分析羽毛针禾的克隆构型及不同环境中的分株种群特征。结果表明:羽毛针禾分株强度大,分枝多,分株间的间隔物(节间长)高度缩短,表现出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同时,比较半固定沙丘不同坡位羽毛针禾的分株种群特征,坡顶上的羽毛针禾在分蘖株数和平均根状茎长均显著高于坡底;分析羽毛针禾与不同伴生植物的分株种群特征表明,羽毛针禾与鹤虱的伴生群落中,其分蘖枝数显著高于羽毛针禾与白茎绢蒿的伴生群落,且有较高的分枝密度和较短的平均根状茎长;与半固定沙丘相比,生长于固定沙丘的羽毛针禾分株种群具有显著的分蘖株数、根状茎数,以及较长的根茎直径、较大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根状茎生物量。最后,结合克隆植物对资源的利用对策及表型的可塑性,对不同环境中的羽毛针禾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