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162篇
  216篇
综合类   917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98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61.
为筛选防治烟粉虱的高效安全药剂并探索其药剂防控技术的优化配套,2012-2013年进行了防治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及不同混配组合对瓜类烟粉虱成虫的防控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长瓜烟粉虱的防治,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效果最好,药后24 h至14 d防效在68%以上;吡蚜酮与哒螨灵混配后防效显著高于单剂处理。对水果黄瓜烟粉虱的防治,50%杀虫环可溶粉剂与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混配处理药后24 h至7 d防效在80%以上,与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等其他药剂防效相当;且混配处理后对红蜘蛛有较好的兼治作用。此外,吡蚜酮+哒螨灵、杀虫环+甲维盐的药剂混配组合,可与氟啶虫胺腈等药剂按推荐剂量在田间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2.
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祝立 《福建水产》2006,(2):24-28
福清龙江近几年水质严重恶化,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福清湾。本文利用2004~2005年对龙江入海口及其邻近水域的监测结果进行陆源污染物对龙江入海口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龙江入海口海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磷酸盐、石油类、BOD5、无机氮、COD的含量均超过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磷酸盐、无机氮、COD、BOD5甚至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水中的重金属汞和铅阶段性的超标。龙江水经过邻近海域的海水稀释之后污染物浓度虽有所降低,但是到了福清湾顶平均污染指数仍然高达3.2。表层沉积物的几种污染物中只有邻近海域的石油类的含量超标,其他项目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龙江入海口海域与福清湾是水产养殖区,受到污染的养殖环境会影响该养殖区水产品的质量,龙江污染的治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3.
温敏核不育系株1S是育种上广泛应用的优良早籼型水稻不育系,1999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自审定以来,以其为母本所配组合在湖南省区域试验早稻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大批组合通过审定,并在湖南省及南方各省区得到大面积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对历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株1S系列组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其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等进行了相关分析,为选育高产优质的理想株型品种和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早中熟品种产量与米质、感病性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4.
提高粮食作物中可食部分的锌生物有效性是解决人体缺锌的重要措施。为研究氮锌肥料施用对玉米籽粒锌营养的影响,本研究以郑单958和谷神玉6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3个氮水平(90、180 和225 kg N·hm-2)和2个喷锌处理(0和4.5 kg·hm-2 ZnSO4·7H2O)下玉米籽粒产量和氮锌含量以及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吐丝后,与施氮量90 kg·hm-2处理相比,施氮量180和225 kg·hm-2处理提高了吐丝后穗位叶SPAD值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碳酸酐酶(C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灌浆后期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施锌能提高吐丝后穗位叶CA、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灌浆后期SPAD值和PI,降低MDA含量。2个品种相比,谷神玉66灌浆后期穗位叶SPAD值、叶片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较高,而灌浆前期穗位叶PI和吐丝后NR、CA、SOD以及POD活性则以郑单958较高。施氮量为90 kg·hm-2时,玉米籽粒产量平均为8.55 t·hm-2,随着施氮量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籽粒中氮含量以施氮量180 kg·hm-2时最高,为14.85 g·kg-1。施氮量90和180 kg·hm-2时,籽粒锌含量平均为27.2 mg·kg-1,显著高于施氮量225 kg·hm-2处理。与不施锌相比,喷锌后玉米籽粒产量未有显著变化,籽粒中氮、锌含量分别增加了11.7%和18.0%。郑单958籽粒产量较谷神玉66提高了3.8%,籽粒氮锌含量则分别减少了11.9%和5.3%。综合来看,施氮量为180 kg N·hm-2时,与喷施ZnSO4·7H2O 4.5 kg·hm-2 配合施用能够增强玉米灌浆期叶片SPAD和荧光特性,提高氮锌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强氧自由基清除系统酶活性,减弱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伤害,促进籽粒中氮、锌的吸收和累积。本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生产中优化锌生物强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利用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农药中间体3,4-二氯三氟甲苯(3,4-DCBTE),并对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高锰酸钾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高锰酸钾0.5 mg/L、pH 3、温度30℃;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0.3 g/L;两者联用在高锰酸钾浓度为0.5 mg/L、粉末活性炭浓度为0.1 g/L时,5 min内可完全去除3,4-DCBTE.  相似文献   
66.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载体,研究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思路及主要实施途径,探讨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专业"两线、四段、三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就业率,达到为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输送技术型及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7.
稻草秸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及廉价易得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用于开发新型高效的吸附剂。综述了稻草秸秆作为吸附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介绍了对稻草秸秆常用的改性方式,阐述了稻草秸秆吸附剂在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稻草秸秆作为环境污染治理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2013年晚季引进7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Ⅱ优907、深优9775、元丰86综合表现好,比D297优明86 (CK)增产8.4% ~ 26.4%,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9.
为明确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及适宜施氮量,以贵州省生产上广泛使用以及具有高产潜力的35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0,10,12.5,15,17.5 kg/667m2),研究各水稻品种(组合)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及适宜施氮量,并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35个参试品种施氮区平均产量变幅为523.6~833.4 kg/667m2,参试品种的最高产量变幅为562.4~856.9 kg/667m2。2)适宜施氮量为10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个,占5.7%;适宜施氮量为12.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9个,占25.7%,适宜施氮量为1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20个,占57.1%;适宜施氮量为17.5 kg/667m2的水稻品种有4个,占11.4%。  相似文献   
70.
基于数值模拟的闸站结合布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原闸站枢纽工程采用水闸泵站结合布置方式,具有布置紧凑、占地少等优点,但同时亦存在局部回流和强横流等不利流态.选取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遥观北枢纽闸站结合布置方案为例,采用二维水流数模计算方法,对闸站结合布置进行优化设计,论证闸站工程总体布置的合理性以及船舶通航的安全性,并提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减轻偏流等不利流态及满足通航要求,闸、站上下游以导流墙(导航墙)相隔是合适的,导流墙的设置可使回流区上移,且导流墙长度的增加可降低横流区横向流速;闸站结合布置形式中,泵站进水侧布置清污机桥,一方面可清除污物,提高泵站效率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清污机墩可改善站前水流流态.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