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6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8篇
  55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哲里木盟主要作物产量波动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981~1995年间哲里木盟主要作物产量波动及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表明,粮豆总产和单产均在波动中有较大的提高,总产增幅趋势大于单产,单产年际波动大于总产,各种作物单产的波动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均大于技术水平,气候因素中以温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2.
集雨造林工程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定西县集雨型漏斗式集流坑、燕尾式集流坑、膜侧集流沟 3种集雨造林工程设施的试验研究和实地调查指出 ,定西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造林必须以保水为基础 ,以立地条件为前提 ,构造适宜的工程措施 ,配套经济效益高的树种 ,才是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后劲 ,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3.
1982~1990年,对田林县老山林场中山杉木人工林及草坡地的水文要素进行定位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冠对大气降雨量的截留、再分配;林分对增加林地枯枝落叶量与容水量,改良土壤物理特性,增加土壤蓄水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水文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4.
1984年以来湖南省耕地压力与粮食安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1984-2013年湖南省人口总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等数据,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分析预测,研究了湖南省耕地面积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湖南省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但粮食总产量呈现波动增长态势;Smin和K值在1984-1999年波动下降,2000年之后波动上升,耕地压力逐渐增大;从各区域的耕地压力指数(K)来看,长沙市、张家界市、娄底市、郴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州耕地压力较大(K1),粮食供需紧张;株洲市、邵阳市和衡阳市耕地压力处于临界点附近(0.8≤K≤1),粮食生产基本能自给;湘潭市、益阳市、永州市、岳阳市和常德市的耕地压力相对较小(K0.8),粮食供需相对充足。预测分析表明:若按当前粮食生产模式发展,湖南省耕地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在2025年将无法满足国家商品粮的输出。未来应从控制人口增长、落实农业优惠政策、科学制定粮食调控策略、加大农田保护及改造力度等方面保障湖南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5.
基于遥感与多变量概率抽样调查的作物种植面积测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针对传统抽样调查工作中调查基础资料时效性不高和野外调查工作量较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遥感与MPPS(multivariate 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方法。利用第2次农业普查数据进行抽样框的编制;利用时序中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分类;在中分辨率遥感分类图的基础上进行MPPS抽样;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抽选样本进行面向对象的分类;根据MPPS抽样方法进行总体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推断;计算CV值,评价抽样精度,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为标准进行总体面积精度评价。以辽宁省北镇市为研究区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县级农作物种植面积,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优于92%。  相似文献   
86.
人工林在木材供给,生态保护,环境安全等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人工造林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究南亚热带地区乡土针阔树种人工林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作用特征,为深入理解该地区乡土树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积累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试验中心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纯林、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纯林和马尾松—格木混交林3个乡土针阔树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以及重铬酸钾法分别测定各林分不同土层(0—20,20—40,40—60 cm)土壤铁铝氧化物含量和有机碳含量,采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各观测指标在不同林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性,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与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 马尾松—格木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林和格木林,且3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3个人工林土壤中各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总体表现为:游离态氧化铁(Fed)>游离态氧化铝(Ald)>无定形氧化铁(Fe0)>无定形氧化铝(Alo)>络合态氧化铁(Fep)>络合态氧化铝(Alp);土壤Fed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土壤Feo,Fep和Alp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南亚热带乡土针阔树种人工林土壤Fed含量高,因而增强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能力,Feo,Fep和Alp含量虽少,但有助于提升土壤有机碳的固持与稳定。  相似文献   
88.
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紫鹊界梯田区竹林与杉树混交林、竹林、草地、杉树林及板栗林5种植被凋落物样地调查,采用浸水实验和释水实验测定了各种类型凋落物的持水率、吸水速率、释水量和释水速率。结果表明,5种植被凋落物均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最大持水率依次为420%(竹林与杉树林混交林),310%(竹林),283%(草地),252%(杉树林)和226%(板栗林);凋落物的持水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释水量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对数函数关系,释水速率与释水时间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且以上函数拟合的相关系数R2均达到0.9以上。  相似文献   
89.
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饱和导水率是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饱和导水率对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土壤饱和导水率(Ks)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其与土壤物理因子和有机质的相关性,得出影响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与荒地相比,各林分对饱和导水率均有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呈现负指数递减规律;影响该地区人工林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主导因子为容重、毛管孔隙度、>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及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可改善土壤容重、团聚体含量等物理性质;在植被经营过程中,建议采用适宜的混交类型,树种可选择白桦、落叶松等。  相似文献   
90.
选择我国西南山地典型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全山坡人工林的植被盖度及根系密度,利用137Cs示踪技术确定人工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探讨人工林坡地植被盖度及其细根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个人工林坡地表现为严重土壤侵蚀,侵蚀速率达25.25 t/(hm2·a).不同类型植被覆盖下土壤侵蚀再分布速率为裸地(-36.32 t/(hm2·a))<乔木(-0.57 t/(hm2·a))<灌木(0.53 t/(hm2·a))<草(0.60t/(hm2·a)).回归分析表明,人工林坡地土壤侵蚀速率与植被盖度无显著相关性,土壤侵蚀速率随<1mm的植被细根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但与>10 mm径级的植被粗根密度没有显著相关性.人工林地植被细根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性可以用植被细根密度与土壤再分布速率的关系方程来定量评价.当植被细根密度为60~100 g/m2时,可以看作人工林植被防蚀拦沙的有效根密度.结果表明,植被细根在控制坡地土壤侵蚀比植被盖度更为重要.因此,禁牧保护植被细根是控制人工林地土壤侵蚀与土地退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