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3篇
  免费   729篇
  国内免费   1185篇
林业   707篇
农学   1354篇
基础科学   417篇
  1190篇
综合类   6087篇
农作物   892篇
水产渔业   515篇
畜牧兽医   2416篇
园艺   546篇
植物保护   1543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702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688篇
  2016年   799篇
  2015年   709篇
  2014年   809篇
  2013年   761篇
  2012年   1142篇
  2011年   1088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44篇
  2008年   608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灌溉方式对根系湿润方式的不同会影响作物生长及其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以常规滴灌方式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垂直线源灌方式对葡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生育关键期灌水前后垂直线源灌方式根层土壤平均含水率可达到田间持水率的75.1%和82.8%,常规滴灌方式为田间持水率的60%和72%;垂直线源灌条件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较常规滴灌高,净光合速率均经历了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其中由水分胁迫引起的非气孔限制,垂直线源灌晚于常规滴灌出现,且表现不明显;垂直线源灌方式在地上生物量生长方面略好于常规滴灌方式,但两者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在产量上提高了1.2%;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垂直线源灌方式较常规滴灌方式提高了57.4%。  相似文献   
992.
干旱胁迫对文冠果树苗某些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盆栽条件下设置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绝对含水量为13%、18%和25%),分析了干旱胁迫对文冠果叶片水势、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3%和18%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文冠果枝条分别达到中度水分胁迫和轻度胁迫程度,文冠果叶片细胞膜透性分别高出对照(土壤绝对含水量为25%)16%和4%;文冠果叶片积累的可溶性糖分别是对照的2.3和1.2倍,积累的脯氨酸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和8%;叶片SOD活性分别下降了5%和3%,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幅度较大,分别比对照下降83%和68%;MDA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4%和1%;干旱胁迫主要影响了文冠果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与对照相比,13%和18%水分条件下地上干重分别降低了31%和16%,但根系干重分别是对照的95%和109%。文冠果是一种较为耐旱的树种,但是文冠果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补水才能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93.
玉米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研究及品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水分胁迫下12个玉米品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表明,各品种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宁玉309、辽单565、郑单958、大民338四个品种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较高水平;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值的差异在水分胁迫下达到显著水平(p<0.05)。通过12个玉米品种生理生化指标值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辽单565、郑单518、北育288及大民338聚为一类,它们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抗旱性强;郑单958、益丰29、铁研124及秀青74-5聚为一类,它们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较低,丙二醛含量较高,抗旱性弱;宁玉309、大丰26、冀玉10及抚玉8号的各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含量居中,抗旱性中等。结果表明:辽单565和大民338两个品种在具有较高抗旱性基础上,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较高水平,达到了节水、抗旱、增产的目标,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通过模拟基于Cd-Zn复合污染下干旱区绿洲土壤的胡萝卜盆栽试验,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胡萝卜土壤中Cd、Zn的形态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就生物利用性形态的变化研究了Cd、Zn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原状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随着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Cd的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Zn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但有效态和潜在有效态的比例大大增加。2)胡萝卜对Cd、Zn的富集作用均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远远大于Zn。3)胡萝卜吸收的Cd和Zn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995.
斑皮蠹属害虫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形态学鉴别经济、直观,但因斑皮蠹个体小且近缘种之间形态高度相似的特点,形态学鉴别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斑皮蠹害虫的鉴定要求。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斑皮蠹的鉴别方法更加丰富,鉴别结果也更准确高效。本文主要就斑皮蠹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酶联免疫法和行为学等鉴别手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明确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归属,本文从当地采集呈典型症状的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8个在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均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的分离株,8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中央产生橘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单胞,大小为(15.6~18.0)μm×(3.6~6.0)μm.对其中之一的分离株YRRC-1进行rDNA-ITS区段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536 bp的rDNA-ITS序列,该序列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对应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分离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序列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炭疽病菌属于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  相似文献   
997.
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具有抑制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于腐病菌的微生物,运用平皿对峙法从土壤中初筛得到对山核桃干腐病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5株,对峙培养发现菌株QZ2和QZ8抑菌效果显著,对峙试验显示QZ2,QZ8与病原菌之间有明显的抑菌圈,且QZ2孢子能完全覆盖在病原菌上生长而病原菌生长停止.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菌株QZ2被鉴定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主要通过重寄生以达到控病的效果;菌株QZ8为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主要通过代谢产生的抗菌素起作用.QZ2和QZ8是山核桃干腐病的潜在生防菌.  相似文献   
998.
对越橘灰霉病进行了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药剂筛选研究.形态特征鉴定与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f.jlnd09菌株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GenBank登录号为GU395993).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基为PDA,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分别为甘露糖和蛋白胨,而产孢最适碳氮源为葡萄糖和蛋白胨,4~35℃条件下均可生长并产孢(最适20℃),病菌在pH为4.0~10.0条件下均能生长并产孢(最适5.0);孢子萌发最适pH为6.0,最低相对湿度为80%,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3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0%金万霉灵WP、70%甲基托布津WP和53%金雷多米尔GR 3种杀菌剂对越橘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999.
富平奶山羊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奶山羊感染乳房炎病原菌的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对富平县3个不同乡镇的79头患病奶山羊和118份奶样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4类病原菌,分离出7种、126个菌株。其中,大肠杆菌36株,占28.5%;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22.2%;绿脓杆菌23株,占18.3%;链球菌21株,占16.7%;变形杆菌8株,占6.3%;蜡样芽孢杆菌6株,占4.8%;酵母菌4株,占3.2%。结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是富平县奶山羊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00.
为筛选耐低氮胁迫的贵州地方稻种禾类种质资源,为水稻耐低氮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从江小香禾、从江红皮糯、丹寨大种糯、雷山高山糯、沟都堆、黑糯141、公谷等7份贵州地方水稻和1份常规稻品种EY105为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施氮2个处理,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低氮胁迫对贵州地方水稻苗期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稻种禾类存在水稻耐低氮遗传改良的种质材料,其中,公谷、黑糯141、丹寨大种糯、沟都堆的耐低氮特性较好,可以作为耐低氮胁迫材料在水稻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