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699篇
基础科学   102篇
  581篇
综合类   1922篇
农作物   418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372篇
园艺   140篇
植物保护   11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01.
桑树作为传统中药材的来源,具有抗炎、杀菌等作用,这与桑树各部位中含有多糖、多酚、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有关。桑叶具有易采集及生物量大的优点而得到了最多关注。桑叶中多糖、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增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因此桑叶或其提取物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对动物的健康有积极影响。桑叶粗蛋白含量高、氨基酸比例均衡,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应用于畜牧生产中。但桑叶中抗营养因子含量较高,因此以发酵或青贮后饲喂动物为宜。综述了桑生物活性成分对动物糖脂代谢、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的影响,并通过总结桑叶在畜禽及水产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桑叶在改善肉质、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及提高动物抗氧化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生漆漆液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对生漆三个自然层次漆液的化学成分,显微构造和干燥性能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各层漆液中生漆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漆酚及四种基本组分(I~Ⅳ)的含量自上而下明显递增,丙酮粉末,漆酶含量与活性,水分,树胶质和灰分含量自上而下呈递增趋势;生漆成膜的干燥速度以下层最快,镜检观察表明,生漆是一种油包水(W/O)型乳状液,本文还提出了分层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对混种大豆的落叶松.大豆、水曲柳-大豆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内混种后的土壤物理性质得到了改善。落叶松.大豆与水曲柳一大豆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壤容重为1.112g/cm3和1.058g/cm3均低于相对应的纯林:混种大豆后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两种林-豆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分别比对应纯林高1.77倍和1.09倍:落叶松一大豆复合生态系统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别高于落叶松纯林4.2%和53.0/%,水曲柳-大豆复合生态系统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别高于水曲柳纯林75.5%和3.3%:混种大豆后全磷含量降低,而有效磷含量则增加:落叶松-大豆复合生态系统全钾和有效钾比落叶松纯林高0.6%和17.5%,水曲柳-大豆复合生态系统全钾和有效钾分别比水曲柳纯林高56.4%和21.8%。图1表3参27。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林檎的生物学特性、叶的化学成分及在不同时期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综述了林檎的开发利甲前景.  相似文献   
105.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沼泽地生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平均下降0.6-1.0m,地温5-20cm处提高6-8℃,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气、热趋于协调。林木生长良好,6年生落叶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46m和0.50cm,已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106.
兰考泡桐木材成分的变色行为及其变色过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祖勃荪  周勤 《林业科学》1998,34(3):97-103
从兰考泡桐木材的含水甲醇浸提物分离出梓醇、泡桐素和芝麻素三种成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模拟变色试验。结果显示,pH值是影响梓醇变色的主要因素,光照和氧气同时作用可导致泡桐素和芝麻素变色。温度和湿度变化对兰考泡桐木材成分变色也有明显影响。泡桐木材变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对实验事实的分析,提出了这些成分在变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相似文献   
107.
以甘肃省漳县产沙棘籽提油后的渣为原料对其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油渣中含有十多类化学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可食纤维素、钾、镁、铬、硒和锰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说明沙棘籽中的大部分生物活性物质在提油之后仍遗留在油渣中。为了提高沙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沙棘籽的附加值,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沙棘籽油渣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工艺,开发这些成分的新用途,对沙棘籽实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8.
以微波处理为辅助手段,应用水浴法提取菊花中水溶性成分。对利用微波技术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提取得率的因素,得出微波辅助法提取菊花水溶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g∶30ml,在微波功率为175W条件下处理时间10min,再在70℃水浴锅中浸提30min,得到总水溶性成分提取得率在43.1%。  相似文献   
109.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matrix structure on the destabilization of quenched wood, we examin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am-treated wood, hemicellulose-extracted wood, and delignified wood, which were treated at different levels. For steam-treated and hemicellulose-extracted wood,the relative relaxation modulus of the quenched sampl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spective control sample. For delignified wood, the relative relaxation modulus fell with weight loss and reached a minimum value at a certain weight loss, and subsequentl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hygroscopicity of all treated samples changed slightly by steaming, whereas increased with removing the component. More-over, the average volumetric swelling per 1% MC at 100% relative humidity (RH) was less than at 75% RH and 93% RH for component-removed wood. It was clear that a void structure existed. As a result, the destabilization evaluated by the fluidity (1 - E t/E 0) of steam-treated wood was 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adsorbed water. For component-removed wood, destabilization increased temporarily at lower weight loss because of nonuniform cohesive structure. At high weight loss, destabilization will decreased because capillary-condensed water gathered in the voids and obstructed the motion of adsorbed water. However, the destabilization of all treated wood changed less than that of chemically modified wood.  相似文献   
110.
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TT法结合细胞病变方法测定黄芩苷、穿心莲内酯、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和苦马豆素9种中药成分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进一步检测黄芩苷对TGEV在ST细胞上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黄芩苷对TGEV的生物合成、吸附保护和直接灭活作用的抑制率分别为58.23%、88.12%和100.00%;Real-time PCR检测黄芩苷3种给药方式均能在转录水平显著降低TGEV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9种中药成分在体外对TGEV在ST细胞上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黄芩苷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