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8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830篇
林业   380篇
农学   778篇
基础科学   310篇
  514篇
综合类   3700篇
农作物   545篇
水产渔业   411篇
畜牧兽医   1936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312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438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87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533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397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为了更好地了解传统咸干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鲅鱼)的品质特征,以市售产品中感官品质较为突出的咸干鲅鱼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含盐量、NaNO2含量、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对咸干鲅鱼中的优势菌进行了分离、纯化与鉴定。结果显示,咸干鲅鱼样品含水量为54.40%、含盐量为3.1%,属于半干低盐制品;NaNO2含量为5.07 mg/kg,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TVB-N含量高达40.12 mg/100 g,说明发酵过程蛋白质降解程度较大;TBARS值为10.00 mg/kg,脂质氧化程度在感官可接受的范围内。咸干鲅鱼中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长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macrolides)和香坊肠杆菌(Enterobacter xiangfangensis)为优势菌。其中,清酒乳杆菌具有发酵菌的典型特征,可能在咸干鲅鱼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角质颚形态判别东海两种常见枪乌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迪  金岳  陈芃  陈新军  陈峰 《水产学报》2019,43(2):419-430
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枪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本研究对2015年11月采集的69尾中国枪乌贼和100尾杜氏枪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傅里叶法对2种枪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显示,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在雌雄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2种枪乌贼进行分类,中国枪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2.4%,杜氏枪乌贼为85.3%,总判别正确率为88.2%。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2种枪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中国枪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98.5%,杜氏枪乌贼为84.2%,总判别正确率为90.1%。分雌雄对2种枪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83.3%,雌性为97.8%。利用傅里叶法进行判别分析,基于上颚的判别总正确率为83.3%,基于下颚的判别总正确率为95.0%。研究表明,角质颚外部形态可用于2个枪乌贼种类的判别。  相似文献   
993.
刘东  黄新春  唐文乔 《海洋渔业》2019,41(1):107-117
隆头鱼科是体形最为分化、体色最为多变的一个类群,其所包含的种类数位居海洋鱼类第2位。尽管经历了260多年的分类研究,隆头鱼科在分类单元和物种鉴定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论和疑问。回顾了隆头鱼科分类学发展史,总结了系统发育学的研究成果,描述了隆头鱼科关键分类特征和基础生物学,概述了几个分类较为复杂的主要属的研究进展,根据分子系统发育,推测几个主要属为复系群,是颌骨摄食功能进化导致种间显著遗传分化的结果。同时,参考1750—2017年期间的文献资料,考证和修订了中国隆头鱼的同物异名和错误命名,厘定中国隆头鱼科有38属150种,并提出我国需要广泛深入的开展隆头鱼科物种的普查和鉴定研究工作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隆头鱼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建议,为隆头鱼的起源、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成因以及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94.
This study aimed to isolate antioxidant peptides from Budu extract and identify novel antioxidant peptid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ESI-TOF MS/MS). An amino acid analyz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peptides. Two novel peptides, Lue-Asp-Asp-Pro-Val-Phe-Ile-His (LDDPVFIH) and Val-Ala-Ala-Gly-Arg-Thr-Asp-Ala-Gly-Val-His (VAAGRTDAGVH), were identified. The synthesized peptide of LDDPVFIH showed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presence of hydrophobic amino acids (Ile and Leu), acidic (Asp) and basic (His) amino acids in the peptide sequences is believed to contribute to the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fermented anchovy fish (Budu) extract. Thus, the two peptides may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functional foods and could also be used as nutraceutical compounds.  相似文献   
995.
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乳房炎是世界范围内仍未解决的顽疾之一.目前,发生乳房炎后一般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不仅引起产奶量下降甚至停奶,而且会导致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危害人类健康.在此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其预防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奶牛乳房炎的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通过RT-PCR对采集自河北省2个猪场的5份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阳性。将病料处理后接种LLC-PK1细胞,从2个猪场的病料中各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分别命名为PDCoV CHN-HeB-A1株和CHN-HeB-B2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一步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2株病毒都能与PDCo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100~150 nm、呈典型皇冠状的病毒粒子,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PDCoV。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株PDCoV与中国大陆毒株相似性较高,为98.7%~99.1%,与中国香港毒株处于同一簇。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匀浆、差速离心、镜检和标志酶测定等方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显示,经Hoechst33258染色,在匀浆2min对照组中,观察到大量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完整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膜完整,荧光强度较高;在匀浆3、4、5 min实验组中,完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且出现许多形态较小、荧光强度弱、轮廓模糊的细胞碎片。通过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细胞破碎结果与上述染色结果一致,随着匀浆时间(2~5 min)的增加,细胞破碎率升高,当匀浆时间达到5 min时,细胞破碎率升至94.24%。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分离组分(S2、C2、C4、S5和C5),镜检发现,C2组分荧光强度最强,荧光颗粒数目多,而其他组分荧光强度弱,且基本观察不到荧光颗粒。由此推测,细胞核主要存在于C2组分中;同时,细胞膜(5’-核苷酸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质(乳酸脱氢酶)和微粒体(葡萄糖-6-磷酸酶)标志酶活力在其他亚细胞组分中有少量检出,但它们在S2、C4、S5和C5组分中的的标志酶活性比例较高(分别为63.90%、64.89%、77.82%和67.55%)。由此推测,S2、C2、C4、S5和C5分离组分分别为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和微粒体。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亚细胞组分分离与鉴定技术方法,为贝类生理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根癌农杆菌C58C1介导转化1株致病力极弱的野生型稻瘟病菌菌株CY2,成功地获得3000多个转化子,混合接种于携带25个不同抗病单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上,获得4株单胞致病突变体;继代培养和PCR检测表明,这些突变体均为T-DNA插入CY2的后代,而非自发突变或外源菌株污染。将4株突变体与实验室已保存的20株致病突变体分别回接水稻近等基因系,推断其携带的致病基因类型,结果表明突变体分别针对13个抗性单基因的18个单基因系发生了突变,其中针对Pi-a,Pik-s,Pi-sh单基因系表现出较高的侵染频率。由于这些突变体均来自同一个菌株,仅致病性存在差异,属于近等菌系,利用其分析出102个水稻品种中的34个品种的抗病基因组成,其中,抗病基因Pik-s,Pi-a,Pi-sh,Pi-19(t)分布频率较高,分别达70.59%,61.76%,52.94%和44.12%,且带有这类基因的糯稻品种多于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999.
以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um)为指示菌从青海高寒草地牧草内生细菌中筛选拮抗菌株,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并进行促生功能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1株内生细菌中36株有拮抗作用,占供试菌株的44.0%,其中从根部分离的13株的抑菌率均在50.0%以上,菌株2018GH11对6属8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均在50.0%以上,特别对孜然根腐病菌的抑菌率达67.6%,抑菌谱宽;根据形态学特征和16Sr D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se;2018GH11具有固氮能力,无溶磷和产IAA能力;发酵菌剂2018GH11用量为0.50%时,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鲜重及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5.33%、39.40%、22.22%、215.99%和126.70%。该结果表明高寒草地牧草内生细菌2018GH11具有良好的防病促生作用,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000.
为鉴定谷子品种(系)的耐盐碱性,以24个谷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设置0、40、80、120和160mmol/L5个盐碱梯度,通过对响应盐碱胁迫的8个主要指标进行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回归分析等了解谷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并筛选出强耐盐碱性材料。结果表明,耐盐碱性谷子鉴定的最适宜盐碱浓度为80mmol/L。根据综合耐盐碱系数(CDC值)、耐盐碱性度量值(D值)及加权关联度(WDC值)对谷子耐盐碱性进行排序,其中耐盐碱性最强的5个品种(系)为泰谷004、豫谷18、龙谷25、冀谷168和K148。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4类,分别包含9、10、3和2个品种(系)。灰色关联度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根长和相对芽长4个指标可以作为谷子品种耐盐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本研究为谷子盐碱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耐盐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重要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