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307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46篇
  51篇
综合类   827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通过对汽车悬架结构的比较,对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的匹配和车身侧倾中心高度与悬架侧倾角刚度在车轮的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利用生产试验的方法,总结了车辆运动特性要求下的悬架设计规则,为确定汽车悬架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设计和初始值提供了依据,进而合理地匹配确定其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2.
EQ6110客车电动AMT换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客车换挡特点和原型车及C220发动机的特性,基于AVL Cruise软件建立了客车仿真模型,提出了适合于该客车电动式机械自动变速器换挡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车动力性的条件下,设计的双参数换挡策略与单参数换挡相比可降低油耗2.4L/(100km),节油率达6.7%。单参数速度换挡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换挡策略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3.
超级稻纹枯病是当前横县超级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总结超级稻纹枯病发病特点,分析超级稻纹枯病发病严重的原因,提出应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及时施药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4.
西宁地区白蜡绵粉蚧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蜡绵粉蚧20世纪80年代末随白蜡树的引种栽植传入西宁,现已在全市的主要街道及庭院猖獗危害,该文对白蜡绵粉蚧在西宁地区发生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5.
秦岭林区雷击火的发生和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践,分析了秦岭林区雷击火发生、蔓延的条件和趋势,提出了预防和扑救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6.
玉米生产过程中,而忽视了玉米缺粒与秃尖等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在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探讨玉米缺粒与秃尖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对减轻或避免玉米生产中玉米缺粒与秃尖等生理病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栗炭疽病是陕西镇安栗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研究表明,根据该病发生规律,在抓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采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8.
运用社会生态学、经济伦理学和人口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 ,揭示了人口环境系统的特征、动因及其容量。描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环境对人口的威胁。预测了全球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39.
超级稻病虫发生特点及其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从孕穗末至齐穗期如遇上连续阴雨天,稻曲病大发生,纹枯病发生较普遍;二化螟、稻飞虱发生量大,危害较重。在超级稻大田生长期,抓住施药适期,选用高效、内吸、广谱、环保型农药,进行3~4次防治,可有效防控病虫危害,达到节本增效、减少农药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福建马铃薯S病毒的分子鉴定及发生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福建省马铃薯S病毒(PVS)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对福建省马铃薯主要种植区的PVS进行了鉴定和普查.在利用电镜技术和传统生物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克隆了PVS外壳蛋白(cp)基因,依据PVS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建立了PVS不同分离物的系统进化树.研究表明,利用PVS 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可准确鉴定PVS,同时可分析不同分离物间的分子差异.利用病毒特异性引物和DIG标记的PVS cp基因为探针,分别利用RT-PCR技术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NASH)对PVS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技术进行了改进.调查结果表明,PVS在福建省广泛分布,发病率最高可达80%以上,当地农家自留种可能是田间PV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