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玉米在生产过程中,人们会经常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之所以导致玉米生理病害。如秃尖、空秆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1缺粒与秃尖1.1秃尖症状。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缺粒、秃尖、倒伏、空秆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1.缺粒与秃尖1.1症状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正>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一、玉米缺粒与秃尖1.发生原因玉米缺粒与秃尖除与遗传特性有关外,主要受不良气候环境和不当栽培管理的影响,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品种、土壤、营养与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1栽培管理不当。首先,如果密度过高,玉米群体内光  相似文献   

4.
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1、缺粒与秃尖 症状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一半以上,秃尖是玉米缺粒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除了害虫及侵染性病害对玉米的直接危害之外,玉米的生理病害对玉米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同样要引起高度重视,要严控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并做到有效预防。玉米的生理病害主要有空秆、缺粒与秃尖、倒伏等几种。本文对其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介绍了防治方法.以实现玉米高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空秆、秃尖、倒伏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玉米生产过程中,人们对害虫及侵染性病害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玉米常见的生理病害有倒伏、秃尖、空秆等,生产实践中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针对云县目前玉米生产中倒伏、空秆、缺粒与秃尖等生理病害发生现状,分析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有效防止病害发生,保证玉米优质高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玉米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当前玉米生产中空秆、缺粒与秃尖、倒伏等生理病害发生的症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达到玉米高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黔单23号产量与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敏娜  郑常祥 《农技服务》2009,26(11):11-12,17
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23号经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多抗、广适、丰产稳产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省种植。通过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黔单23号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之间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黔单23号产量主要因素为百粒重、单粒穗重、株高、秃尖,其对产量贡献大小依次为:百粒重>单穗粒重>株高>秃尖,建立了产量与主要构成因子间的多元最优回归方程:y=172.44-0.65 X_1-29.29 X_5+1.08 X_6+12.28 X_7。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株高玉米果穗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阐明玉米不同株高品种果穗性状对密度的反应,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选先玉335、郑单958和高优1号3个不同株高品种,副处理设45 0005、3 250、61 500、69 750和78 000株/hm25个密度,调查玉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穗长、穗粗、秃尖度、穗行数、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与花丝干重、穗轴和穗柄干重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穗长、秃尖度、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6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化幅度3品种有显著差异,穗长、行粒数、穗粒重、结实率、苞叶和花丝干重5个性状因密度处理的变异系数呈现了高秆品种大于中秆、中秆品种大于矮秆的规律性变化。增加密度,主要通过降低行粒数使穗粒数减少,秃尖增加幅度大于穗长和穗粗的降低幅度,出籽率是玉米品种在密度影响下表现较为稳定的性状。  相似文献   

13.
喷施EM菌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微生物EM菌肥对粮食作物--玉米的肥料效应和增产效果,通过选用地力旺微生物EM菌肥在‘晋单63号’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研究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田间管理情况下,能使植株增高、果穗增长、凸尖变短、穗行数、行粒数和粒重增加,喷施一次增产幅度为19.47%,喷施二次比喷施一次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期600倍液喷施一次地力旺EM菌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灰色关联度方法,研究以铁T0270为父本的6个杂交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铁T0270在这些品种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穗长,其次是行粒数,株高、穗位、穗粗、百粒重、出籽率、秃尖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尤其秃尖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8个爆裂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性状(株高(X1)、穗粗(X2)、穗长(X3)、行粒数(X4)、秃尖长(X5)、千粒重(X6)、单株粒重(X7)、单株穗重(X8)、出子率(X9)、产量(Y))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穗长、千粒重、单株穗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后代选择上应将这几个性状作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玉米新品种宁单11号套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宁单11号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和小麦套种模式下,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处理:45 0005、2 5006、0 0006、7 500和75 000株/hm2,3次重复。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玉米新品种宁单11号套种密度与产量、空秆率、穗粒数、千粒重和植株性状的关系。[结果]宁单11号小区产量与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秃尖长呈负相关,与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呈正相关。宁单11号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不断增高,抗倒能力下降,秃尖长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结论]在套种模式下,宁单11号在栽培密度在52 500~60 000株/hm2,可取得最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obtain high and stable corn yield, and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echanical grain harvesting. In this study, four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treatments from 0 to 450 kg ha~(–1) pure nitrogen were set for a planting density of 12.0×10~4 plants ha~(–1) in 2017 and 2018, and 18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 treatments from 0 to 765 kg ha~(–1) pure nitrogen were set for planting densities of 7.5×10~4 and 12.0×10~4 plants ha~(–1) in 2019,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Under each treatment, the growth of corn, leaf area index(LAI) of green leaves, grain moisture content,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nitrogen application increased from 0 to 765 kg ha~(–1), the silking stage was delayed by about 1 day, the maturity stage was delayed by about 1–2 days, and the number of physiologically mature green leaves and LAI increased. At and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the extreme difference in grain moisture content between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was 1.9–4.0%. As the amoun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increased, the corn grain dehydration rate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decreased, but it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LAI at physiological maturity and grain dehydration rate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In short, nitrogen application affected the grain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at and after physiological maturity, however, the difference in grain moisture content among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was sm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corn grain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食用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以24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单穗净鲜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鲜穗食用品质进行了室内蒸煮、品尝与鉴定,并与单穗鲜净重和食用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净鲜重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穗长穗位叶宽穗行数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高株高秃尖长,食用品质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位叶宽秃尖长穗位叶面积穗长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粗穗行数株高。在甜玉米高产优质育种中,要注重对果穗长且粗、穗位叶宽且面积较大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王克如  李少昆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1):2027-2035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安全贮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当前玉米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不仅制约了中国玉米粒收技术的推广、影响到玉米收获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严重影响了玉米品质。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可见,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主要由生理成熟前后籽粒的脱水速率控制,该性状是可遗传的,品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品种间脱水速率与苞叶、穗轴、籽粒特征及果穗大小等许多农艺性状有关;玉米生育后期的空气湿度(环境水分的饱和亏缺程度)、温度、日辐射、风速、降雨等生态气象因子对籽粒脱水速率具有重要影响;播期、种植密度、株行距、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对籽粒脱水也有一定影响。通过生理成熟时籽粒含水率和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参数可预测籽粒的适宜机械收获时间。本文建议,当前选择适当早熟、籽粒发育后期脱水快、成熟与收获时含水量低的品种是中国各玉米产区实现机械粒收技术的关键措施。同时,鉴于籽粒脱水速率受基因型、生态气象因素和栽培措施的共同作用,而中国玉米种植区域广、种植方式与品种类型多,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玉米籽粒脱水的生理机制,并在各产区针对籽粒脱水特征开展系统观测,为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郑单958玉米品种栽培密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品种"郑单95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种植密度在9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此时玉米的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抗逆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宜,有较高的增产潜力。低于或超过这一密度,产量均有所下降,密度较低时,玉米果穗大、单穗粒重较高,但穗数偏少,产量达不到最高值;密度较大时,果穗变小,秃尖较长,空秆增加,抗逆性下降,单穗粒重下降,产量也不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