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78篇
农学   173篇
基础科学   24篇
  179篇
综合类   688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242篇
畜牧兽医   606篇
园艺   80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71.
小球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环境毒理学评价的标准试验藻种。为了给小球藻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及相应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本文系统分析了小球藻培养影响因素,概括了其产生的毒理效应,并对其营养价值与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温度、光照、pH、营养盐、氮磷比是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金属、农药、新型纳米材料、抗生素等污染物可对小球藻产生毒性效应,小球藻在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高磷胁迫下核桃砧木苗的光合生理及物质积累特性,为核桃直播建园砧木苗磷肥施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新新2核桃幼苗为材料,比较其在高磷梯度下生物量、光合特性、荧光特性、光合产物及叶片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 核桃实生幼苗的生物量整体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初始荧光、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及光合色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P2处理下达到峰值。核桃幼苗合成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随磷梯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酸性磷酸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核桃砧木苗叶片中硫、钾、钼、锌、硼和铁元素随着供磷水平的升高呈先扬后抑趋势,于P2处理下达峰值,磷、镁、钙、铜和锰元素随着磷水平的增大而增加,于P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磷过量不利于核桃幼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结论】 高磷胁迫显著抑制了核桃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作用,打破了实生核桃幼苗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平衡。磷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核桃实生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73.
为探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主栽澳洲坚果品种之一HAES695(简称695)的不同采收期内果实品质和开口效果变化规律,选择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用695采收期,以695果实为原料,研究2017、2019年2年Ⅰ(8月20日)、Ⅱ(8月30日)、Ⅲ(9月9日)、Ⅳ(9月19日)4个采收期(正负误差1 d)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和开口特性的影响。检测不同成熟度原料果仁中的脂肪、总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样品中氨基酸进行营养评价,计算得出氨基酸比值系数,对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3个指标进行测定,对氨基酸组分与含量、脂肪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等果实品质及开口效果指标进行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冬氨酸、脯氨酸、蛋氨酸、总糖含量在不同年份变异系数较大,4个采收期内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比值系数分12个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赖氨酸6个指标在采收期Ⅱ及其以后采收期呈显著下降(P<0.05),开口合格率、离壳率、果仁饱满度受采收期影响较大,开口合格率在采收期Ⅱ时效果最好,离壳率在采收期Ⅰ、Ⅱ时效果优于其他2个采收期,果仁饱满度在采收期Ⅲ效果最差,脂肪含量在采收期Ⅱ低于采收期Ⅳ。蛋白质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开口合格率呈显著负相关,脂肪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显著正相关,开口合格率与离壳率呈显著正相关,离壳率与果仁饱满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因子分析得出,2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97.44%,即可以反映各个指标足够的信息。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可知,在采收期Ⅱ附近采收果实品质最佳,最适于开口带壳果加工。  相似文献   
74.
【目的】澄清对"鸭头绿"桂味的一些误解,明确其品质是否优于普通桂味荔枝。【方法】于2019—2020年对华南荔枝产区桂味"鸭头绿"现象进行调查,测定"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12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比较两种果实的糖酸组分、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槐枝、井岗红糯、岭丰糯和糯米糍等多个品种荔枝果实均出现"鸭头绿"现象,桂味叶片也表现有类似症状。"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部分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并不是造成"鸭头绿"现象的直接原因。"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肉总可溶糖含量分别为176.2(±12.5)、172.9(±13.0)g/kg,总酸含量分别为8 539.5(±1 130.9)、7 303.5(±1 030.0)mg/kg,总糖/总酸分别为20.9(±3.0)、24.0(±3.2)。两种果实3种糖组分、9种有机酸组分、总糖、总酸含量及总糖/总酸均没有显著差异。"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实均检出30种游离氨基酸,两种果实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也均极为接近,可见两者品质并没有差别。【结论】"鸭头绿"现象并非桂味荔枝独有,也不是由果实营养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侧面支持了"鸭头绿"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的判断;"鸭头绿"桂味品质并不优于普通桂味。  相似文献   
75.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互作对垦粳7号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施氮量及移栽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垦粳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氮量(0、90、120、150、180 kg·hm-2,N)为主区和移栽密度(20.2万、25.1万、33.3万穴·hm-2,M)为裂区,分析了氮密互作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密度对垦粳7号加工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移栽密度增加,加工品质逐渐增加,移栽密度为33.3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加工品质。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的互作效应对垦粳7号外观品质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 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施氮量对垦粳7号营养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营养品质逐渐增加,食味品质逐渐降低;施氮量为180 kg·hm-2、移栽密度为20.2万穴·hm-2时,有利于提高垦粳7号的营养品质,而食味品质降低。综上,N4M1处理(180 kg·hm-2和20.2 万穴·hm-2)下,垦粳7号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76.
肖芬芬  孙健  吉红  于海波  董武子 《水产学报》2022,46(10):1872-1891
本研究旨在探究裂殖壶藻渣作为饲料原料对土著鱼类多鳞白甲鱼的生长性能、脂质代谢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在五种等氮等脂饲料中分别添加0g/kg(DS0)、30g/kg(DS3)、60g/kg(DS6)、90g/kg(DS9)和120g/kg(DS12)的裂殖壶藻渣,饲喂养殖于室内循环水系统的180尾多鳞白甲鱼(9.00g±0.25g/尾,12尾/缸)56天。结果显示:(1)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DS9组和DS12组的肥满度(CF)、肝体比(HSI)、腹脂指数(IFI)、肝脏和腹脂甘油三脂(TG)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DS6、DS9和DS12组肌肉中DHA含量、∑n-3 LC PUFA(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n-3/n-6 PUFA比例、胆固醇血症指数(h/H)和血脂质量指数(FLQ)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血栓形成指数(T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所有处理组肝脏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S6、DS9和DS12组腹腔脂肪组织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2(ACC2)和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所有处理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90g/ kg的裂殖壶藻渣可能通过影响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多鳞白甲鱼腹腔脂肪和肝脏脂肪蓄积,并提升其肌肉营养价值,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7.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肠道消化酶、菌群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将135尾初始体重(0.79±0.01)g的眼斑双锯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复合益生菌有效活菌添加量为0%(对照组)、3%(L3组)和6%(L6组)的饲料,进行为期28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能提升试验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其中L3组肠道蛋白酶显著提升(P<0.05);能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能降低脂肪酶活性(P>0.05)。随着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试验鱼肠道中变形菌门丰度开始增多,拟杆菌门丰度降低。饲料中益生菌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试验鱼肠道肌层厚度并显著增加试验鱼肠道绒毛高度(P<0.05)。可见,饲料中添加3%复合益生菌可改善眼斑双锯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提高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改善肠道组织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78.
华鲮肌肉营养成分与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16尾华鲮(Sinilabeo rendahli)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华鲮肌肉(鲜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是蛋白质16.69%,脂肪2.91%,水分77.90%,灰分1.82%,无氮浸出物0.68%。肌肉中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为56.52%(质量分数,脱脂干样),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是25.81%,占氨基酸总量的45.67%;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华鲮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7.37。脂肪酸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7.41%、28.53%,均比其他一些经济鱼类高,微量元素比值合理。  相似文献   
79.
乌龟肌肉营养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结果表明,乌龟的水分、总糖、灰分含量分别为80 24%,0 66%和0 95%。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 64%,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 16%和43 39%,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Ie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分为82 63;乌龟肌肉脂肪含量为1 51%,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达39.32%,其次为C16∶0及C22∶6,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6 83%。  相似文献   
80.
利用常规方法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湘华鲮(鲜样)中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20.03%、0.80%、77.43%和1.31%。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76.52%(干样),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36.22%,占氨基酸总量的47.30%。4种鲜味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25.97%(干样),另外还富含钙、铁、锌等矿物质,微量元素比值合理。结果表明湘华鲮有较高的食用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