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林业   436篇
农学   248篇
基础科学   191篇
  843篇
综合类   1401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238篇
畜牧兽医   370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28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皖西白鹅羽区皮肤组织结构的研究及其绒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珏  吴正祖 《畜牧与兽医》1995,27(4):159-160
本试验针对皖西白鹅绒皮制裘生产中的问题,观察研究了120、150、200、240、360、540六个日龄组计48只皖西白鹅绒皮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各日龄组皮肤结构差异不甚明显。其真皮内羽肌发达,羽囊粗大,脂肪组织含量多,纤维层薄,纤维成分少,排列疏松。240日龄以后纤维层增厚。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塞罕坝林场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优势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该场的林业发展策略:以林为本,林以育为主,育以科学为基础;育林、护林、造林、改造和调整相结合;以木材生产为龙头,以森林旅游和多种经营为双翼,以山草盆花生产及森林食品开发为凤尾,林、工、商、贸综合发展。文中就森林经营、木材加工、森林旅游、植物资源开发、动物养殖以及资源多样性保护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灌溉水源是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能否有效开发的关键。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国家水网工程规划建设,为北方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考虑北方地区已建、在建及规划的供水工程,基于自然适宜、利用高效、发展稳定三方面评价准则,结合三维魔方空间分类方法,开展了雨养情景和供水灌溉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析。结果表明:雨养农业情景下,北方地区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分别为2.9万、1.0万和0.6万km2。灌溉农业情景下,耕地后备资源面积明显增加,勉强适宜(Ⅱ级)、中度(Ⅲ级)和高度(Ⅳ级)适宜的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将分别达到5.4万、7.6万和6.5万km2,主要集中于新疆、内蒙古和甘肃3省(自治区)。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及国家水网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Effect of plant density (37,037, 44,444 and 55,555 plants/ha) on the increase of northern leaf blight in time and space on two maize cultivars planted at spacings of 90, 75 and 60 between rows and 30 cm within rows was investigated.Exserohilum turcicum infested maize residue was used as an inoculum source. Maize dens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isease indices, bu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grain yield of the two cultivars. In contrast, the two cultiva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P0.01) in disease severity, but not grain yield. Higher disease severities and grain yield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lant densities, whereas the apparent infection rate was lower in higher plant density. Distance from the maize residue (inoculum sourc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disease severity. The percentage leaf area blighted, area under disease progress curve and disease progress curve intercept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the maize residue area, but the apparent infection rate on EV8429-SR appeared to increase with distance. Disease gradients (b) were higher in closely planted maize and flattened with time in one location only.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河东地区主秋期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甘肃省河东地区55个站30a的主秋期降水量资料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异常类型;以平凉站为例分析了主秋期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周期性;将河东地区主秋期降水量分为8个气候片。分析表明,河东地区主秋期雨量变化规律较为一致,空间分布不均,具有南多北少和东西多中间少的特点;多雨中心和少雨中心的多年平均值相差近200mm;主秋期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或涝,并有9a左右的周期;20世纪40、60年代为相对多雨期,50、90年代为相对少雨期,70、80年代与平均值持平。  相似文献   
16.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AIM: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brain ischemia injury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stin expression in cortex and subependymal zone (SEZ).METHODS:Using a local brain ischemia model(MCAO), BrdU positive cells of cortex and subependymal zone (SEZ), also nestin posi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BrdU and nestin positive cells in SEZ of MCAO ra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In cortex, only nestin positive cell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Neural stem cells in SEZ and cortex were activated after brain ischemia, it may be related with neural recovery after brain ischemia injury.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宏观地貌的基本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和地貌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形成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特征及农业发展基础条件的深刻认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区域农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水侵蚀交错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风水侵蚀交错带的研究 ,对景观、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GIS技术为支撑 ,定量计算出我国风水侵蚀带。在分布特征上 ,主要分布我国北方地区 ,其中以西部沙漠 ,北部山脉沿线为重 ,这种分布与气候、地貌分界有明显联系。 49.6 %风水侵蚀复合带的降水量小于 2 0 0mm。风水侵蚀复合带的土地利用主要以草地为主 ,占 41.8% ,其次为耕地。两种类型的分布 ,草地以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交错分布为主 ;而耕地是有重心的分散分布。风水侵蚀复合带的总体侵蚀要强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繁。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干旱、大风、沙尘暴、洪水、泥石流以及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 ,严重地影响到盆地的生态安全。在RS、GIS及 GPS等技术支持下 ,研究各自然灾害的孕灾机理及过程 ,建立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价及预警系统 ,对于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