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1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645篇
林业   88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661篇
  959篇
综合类   1607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92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31.
害虫生物防治新技术——载体植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个自我维持并可有效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系统是害虫生物防治长期追求的理想目标。载体植物系统(banker plant system)又称开放式天敌饲养系统,是近年来开发出的一种集保护利用本地天敌、人工繁殖释放天敌以及异地引进天敌等传统技术特点为一体的新型生物防治技术。载体植物(banker plants)、替代食物(alternative foods)和有益生物(beneficial)是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本文对载体植物和载体植物系统概念、特点以及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举例介绍载体植物系统的应用,以推动国内外对载体植物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32.
[目的]研究智能温室大棚中不同季节扦插对黔湄502(Camellia sinensis cv.Qianmei 502)短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春季(4月下旬)、夏季(7月下旬)、秋季(10月下旬)]扦插黔湄502短穗试验,调查分析其生长状况和作为母本园时可提供的插穗数。[结果]智能温室大棚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无论是1年生还是1足龄茶苗均可达到国家茶苗出圃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同季节扦插快繁黔湄502茶苗生长量为春季>夏季>秋季,且差异极显著。若以苗繁苗继代繁殖,以枝条利用率65%计算,春季扦插第2年可提供扦插短穗646.5万~1 092.0万穗/hm2,夏季扦插可提供690.0万~936.0万穗/hm2,秋季扦插可提供573.0万~702.0万穗/hm2。[结论]智能温室大棚能快速繁育茶苗,可大大缩短茶树良种选育周期。智能温室大棚不同时间扦插后茶树短穗综合表现均较好。  相似文献   
933.
我国设施菜地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现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丽芝  陆扣萍  秦华  王海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73-13975,14063
综述了我国设施菜地土壤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方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分析表明,我国设施菜地土壤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其治理迫在眉睫;不同种类的PAEs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空间和时间规律;设施菜地土壤PAEs主要污染来源为大棚和地膜、污灌、肥料等途径;目前PAEs污染土壤主要通过在土壤中添加堆肥、污泥以及接种降解菌株等方法治理。  相似文献   
93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保护地不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提高。适量施氮可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有机酸含量下降,糖酸比增大,从而改善番茄的品质。同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935.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施用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有机物料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番茄植株缓苗期生长缓慢,定植后32 d开始快速生长,定植后115 d,FIF+OM处理植株最高,FIF+OM+S处理植株最低,且二者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IF+OM处理的叶片数最多,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番茄植株茎的生长主要集中在前期,定植79 d后茎粗基本不再变化,其中,DIF+OM处理最粗,其次是FIF+OM处理。番茄产量呈S型增长曲线,定植后136 d膜下沟灌开始采摘,第158天进入采摘高峰期,膜下滴灌处理滞后1周左右,DIF+OM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比FIF+OM处理番茄增产19.89%。膜下滴灌处理的水分生产力、氮肥偏生产力远高于膜下沟灌处理,DIF+OM处理的水分生产力最高,达到FIF+OM处理的1.6倍,DIF+HOM+1/2S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达到FIF+OM处理的2.6倍。从经济效益来看,DIF+OM处理产值最高,为32.25万元/hm2,相对净产值为28.42万元/hm2,比FIF+OM处理增加近6万元/hm2。  相似文献   
936.
太原引种印度辣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辣木在太原地区栽培的可行性及叶菜用辣木栽培方法,将印度传统辣木种子应用容器播种育苗后,在露地与温室分别进行栽培试验,并进行扦插及组培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引种栽培时用种子繁育,扩大繁殖也可扦插或组培繁育;露地栽培适宜生长期为6~8月,生长量大,不能露地越冬;温室栽培全年生长,但夏季遮阴条件下生长不良。太原地区温室可全年生产辣木叶菜,露地可在夏季生产3个月。  相似文献   
937.
针对温室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温室人工苗种移植效率低和苗种损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苗种移植机,并对其搅拌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切块机构及其功率消耗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螺旋挤压机构有利于培植土生成,切块机构动作迅速。自动苗种移植设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苗种成活率。样机试验表明:理论分析和样机试验较吻合,整机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移植效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38.
针对现有水稻育秧棚监控现状的不足,设计了一套智能育秧群棚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育秧棚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无线数据上传、数据显示,上传的数据在智能监控中心保存,海量数据可为农业生成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监控中心依据设定的农艺要求,可实现通风设施与灌溉设备的全自动控制,确保秧苗生长在最佳环境中,为水稻工厂化育秧提供技术支持。监控中心与育秧棚采集控制器利用无线方式进行通信,解决了布线难等问题,该系统还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和可靠性高、GSM短信远程提醒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9.
限根栽培对设施大樱桃幼树控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设施大樱桃树冠生长旺盛、结果晚、产量低的问题,采用槽式、箱筐式以及结合根系断根修剪的限根技术,研究了不同限根方式对设施大樱桃幼树的控冠效果。结果表明,环形断根抑制株高和新梢生长的作用大于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的抑制作用,其中环形断根抑制株高首年和次年分别为20.4%和19.1%,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抑制株高首年和次年分别为18.3%和11.4%;环形断根抑制新梢生长长度首年和次年分别为23.7%和25.3%,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抑制新梢长度首年和次年分别为18.4%和15.3%。限根栽培第2年,环形断根和平行行向两侧纵向断根处理每株花芽形成数量分别高于对照51.6%和61.7%,每株花束状果枝数分别高于对照84.6%和67.0%。限根栽培改变了树体内赤霉素水平。研究认为,限根栽培明显抑制设施大樱桃的生长,并能显著提高设施大樱桃花芽分化数量;设施大樱桃限根栽培方式可以采用断根修剪处理和箱框式限根处理,断根处理的限根栽培方式以平行行向距主干30cm处两侧纵向断根为宜。  相似文献   
940.
河南省主要造林树种含碳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湿烧法对河南省10个主要造林树种不同器官的含碳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分含碳率为35.5%~47.6%,泡桐枝的含碳率最低,为35.5%,毛白杨根的含碳率最高,为47.6%;将10个树种的含碳率进行聚类分析,含碳率较高的树种是国槐、旱柳、椿树、楝树、法桐,可以作为河南省碳汇造林的优势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