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8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林业   458篇
农学   1096篇
基础科学   769篇
  858篇
综合类   3713篇
农作物   688篇
水产渔业   485篇
畜牧兽医   2124篇
园艺   307篇
植物保护   119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439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601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94篇
  2011年   801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10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双工双通路连续中继(FD-TPSR)网络频谱效率高,状态控制简单,但全双工中继存在残留自干扰(RSI),发射中继对接收中继也会形成中继间干扰(IRI),会导致通信性能下降.这里提出一种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中继节点消除部分IRI,以提高端到端信干噪比;保留部分IRI,在目的节点构成延迟转发编码结构,以提供分集增益.同时提出一种基于并行软干扰消除的匹配滤波(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匹配滤波器结构简单,实现复杂度低,基于软输出的并行干扰消除能同时检测所有时隙的符号,处理时延小.仿真结果表明,中继间干扰处理方法兼顾了分集增益和累积干扰与噪声因素,相比于无IRI消除和完全IRI消除,误比特率最低; MF-PSIC信号检测算法实现复杂度低,相比于ML信号检测算法仅有很少的性能损失.  相似文献   
72.
In order to establish an indirect ELISA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equine herpesviruses type 4 (EHV4) antibody, the glycoprotein G (gG) protein with specific epitope worked as a detection antigen. After optimizing conditions, the indirect ELISA method was developed successfully,specificity and repeatability tes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 was that the EHV4 gG only reacted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EHV4;but not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EHV1; both the intro-batch and inter-batch variation coefficiencies were lower than 10%.Concordance of the indirect ELISA relative to commercial EHV1/4 antibody kit was above 90%.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direct ELISA method could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f EHV4 infection.  相似文献   
73.
外来植物土荆芥入侵的化学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荆芥为藜科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1864年首次发现于中国台湾省台北淡水,2010年1月7日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植物种名单》。目前对土荆芥的入侵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成分、他感作用、逆境抗性等方面,因此其入侵机制主要是化学武器假说,如次生代谢旺盛,具化感潜力,抗逆性强等。但并未从分子学角度进行相关研究,如土荆芥的遗传进化特点、土荆芥入侵的分子标记、土荆芥的代谢组学等。尤其是土荆芥入侵之后,其与本土植物的种子萌发速度或生长速度比较(优先效应),目前尚未有报道。因此,未来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对其分子生物学开展深入研究,尤其应重点研究土荆芥入侵的优先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74.
75.
76.
针对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ean Decomposition,LMD)中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分量的瞬时频率计算问题,引入了一种新的信号瞬时频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分段波形,先将信号分成若干个全波段(full wave),然后以一组递增的反正弦函数定义每个全波段的瞬时相位,进而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由该方法得到的瞬时频率理论上是正的、稳定的并且能够确保信号局部特征信息的完整.应用该方法计算了仿真信号和实际齿轮故障振动信号的瞬时频率,并与其他方法求得的瞬时频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非常适合求取信号的瞬时频率.  相似文献   
77.
文章介绍了以STC12C5201AD为核心的可燃气体检测与报警装置设计.该装置用催化型可燃气体传感器将气体浓度转换为对应的电压值,然后采用A/D进行采集和标度变换,最后由单片机进行信息处理,判断浓度是否超标,并控制报警动作.  相似文献   
78.
Phenolic compounds and carotenoids are potential inhibitors of cytochrome P450s. Sixteen known compounds, phenolic compounds and carotenoids from seaweed were examined for potential inhibitory capacity against CYP1A2 and CYP3A4 in silico and in vitro. Morin, quercetin, and fucoxanthin inhibited the enzyme activity of CYP1A2 and CYP3A4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e IC50 values of morin, quercetin, and fucoxanthin were 41.8, 22.5, and 30.3 μM for CYP1A2 and 86.6, 16.1, and 24.4 μM for CYP3A4, respectively. Siphonaxanthin and hesperidin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CYP1A2, but they slightly inhibited CYP3A4 activity at high concentrations. In silico modeling of CYP’s binding site revealed that the potential inhibitors bound in the cavity located above the distal surface of the heme prosthetic group through the 2a or 2f channel of CYPs.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quickly predicting CYP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shows the potential interactions of compounds and CYPs through in silico modeling.  相似文献   
79.
研发水体中酰胺类农药残留简便快捷的检测技术,对评估农药造成的水体污染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以共掺杂镧系金属离子 (Eu3+ 和Tb3+) 作为配位金属离子,分别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法制备了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Ln-MOF),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所制备的Ln-MOF对水体中残留的5种常见酰胺类除草剂 (乙草胺、异丙草胺、丙草胺、敌草胺和异丙甲草胺) 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热法相比,采用微波法制备的Ln-MOF样品呈蓬松的簇状、结晶度好,且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故选择微波法制备Ln-MOF。农药残留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Tb3+和Eu3+的发光会产生差别性猝灭,并使整体发射光发生变化,进而实现水体中农药的可视化检测。进一步研究发现,荧光强度比值I (Tb3+)/I (Eu3+) 与丙草胺浓度在0.1~1 mmoL/L范围时呈线性相关,线性相关系数R2 = 0.998,检测限 (LOD) 为0.08 mmoL/L。另外,该材料对于用湖水配制的除草剂溶液也具有一定的定性检测能力。本研究结果展现了Ln-MOF用于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在对广东省主要珍贵树种上的线虫进行调查时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上分离到一种隐皮孢囊线虫,经形态特征观察和测量数据分析,将其鉴定为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Cryphodera kalesari。其诊断特征为:雌虫椭圆形至近球形,头部具有1个唇盘和2~3个唇环,口针长33.6~37.8μm,阴门唇突出,阴门与肛门之间区域凹陷,肛阴距为42~72μm;2龄幼虫头部具1个明显的唇盘和3个唇后环纹,口针长24.8~29.5μm,口针基部球前缘凹陷,侧区3条侧线,尾长圆锥形,长38~53.5μm,尾末端细圆,透明尾长17.1~25.1μm,侧尾腺孔位于肛门后2~5环;雄虫未发现。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的rDNA(LSU D2D3和ITS)序列,为此线虫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数据。本研究还分析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与本属其他种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为中国的地理新记录种。格木为隐皮孢囊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