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7篇
  6篇
综合类   26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研究不同地域类型与不同外出模式下,农民外出对流出地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为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采用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运用基于层次分析和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实证分析农民工对流出地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影响效果显著,单亲外出的影响效果优于双亲外出;对丘陵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非常显著;对山区法制安全教育影响非常显著;对丘陵地区留守儿童道德品行影响非常显著。国家应增加财政投入,发展贫困山区的经济,构建良好的受教育环境,科学倡导农民单亲外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2.
朱冬梅  胡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88-19693
在对四川省1999~2008年产业结构状况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各产业和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而通过定量近似计算各产业对农民工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定性分析四川省1999~2008年各产业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论证了不同的产业和行业与农民工就业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3.
金融危机形势下河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但由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陷入困境。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科学引导和扶助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4.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研究以及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生活目标、生活方式等的对比之下,得出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当给予新生代农民工大力的知识援助,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方式。  相似文献   
145.
在基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对廉租房需求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相应因素的影响权重。结论:平均月收入,婚姻,工作年限,廉租房户型,廉租房的基本设施是影响农民工廉租房需求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6.
用ASP.NET结合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了一套高校工资查询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教职工在线设置/修改密码、查询工资;财务管理人员可实现添加、修改或删除人员或工资信息。针对每个月都需要更新大量工资信息的实际,系统实现了远程上传Excel工资数据,并导入数据库的功能。该系统操作简单,技术实用,方便了教职工查询工资的同时,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7.
已有研究都是基于对农民工居住状况的数量调查进行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和分析。农民工被视作没有历史的、以一种抽象化面目出现的概念。这种研究忽略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实践过程,包括劳动、食宿和社交生活等。而且,在农民工世界中至关重要的社会网络也在农民工居住模式的研究中被忽略了。本文的理论方向正是社会网络的视角,从抽象到具体的、基于实践过程分析的“面向劳动实践的农民工研究”,通过把农民工的个体面目还原出来,把他们的劳动过程作为分析解释的中心。采用深度个案的研究策略,通过对一个农民工装修队在一年时间内的三个不同居住地的研究,解释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选择逻辑。提出“工队共居”这一装修业农民工的居住模式,并分析出这种居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工队的社会网络决定的。工队社会网络所具有的封闭性、二重性、工人强势和亲友关系导向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工队共居”这种居住模式。工队网络的封闭性使工人的居住模式选择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工队网络的二重性,即亲友网络和组织网络的重合使工长倾向于和工人们同住;工队网络中的工人强势使工长提供住宿成为了可能;工队网络的亲友关系导向而非工作关系使工人们的居住乃至生活模式具有“扩大家庭的形式”。另外,工队工人个人的社会网络结构,即单身或与妻子、子女分居也成为工人居住模式选择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48.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力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136-141
笔者运用PSR评价模型、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策略做了简要分析,认为在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外出无门、就业压力激增的情况下,只有靠农村和农业本身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将土地流转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实现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9.
广东省进城务工农民状况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轮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4):272-274,286
2004年春以来,广东省许多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通过对广东进城务工农民状况的调查及分析,论证进城农民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城农民工分布与广东产业结构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广东进城农民工职业状况的分析,指出了进城农民工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状况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由此产生“结构性民工短缺”。提出进城农民工问题,必须从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来考虑,进城农民工的结构性短缺使职业培训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0.
基于3 167份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方法,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定居意愿对其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等城市心理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与城市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显著正向相关,城市认同对身份认同起到间接影响;定居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城市心理融入水平,同时定居意愿与社会网络存在交互影响。在独居和半迁移模式中,初级社会网络、次级社会网络和社会网络强度都显著正向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而对于全家迁移的农民工来说,社会网络强度没有显著影响身份认同和城市认同水平,表明全家迁移对农民工社会关系具有部分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