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30篇
综合类   112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40%烟嘧磺隆.2,4滴异辛酯油悬浮剂是烟嘧磺隆、2,4滴异辛酯复配的玉米除草剂,本文对其杂草防除效果和玉米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3~5叶期喷雾,剂量为600~720 ga.i/hm2(有效成分)时,药后45 d对杂草防效达到86.2%~99.2%,当剂量与40%2,4滴丁酯.烟嘧磺隆相同时,防效相当,安全性较好,与人工除草相比,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寻找新的高活性杀虫化合物。【方法】以松油烯-4-醇为原料,对其4位羟基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6种松油烯-4-醇酯类衍生物Z1~Z6和2种松油烯-4-醇醚类衍生物M1~M2,其中Z3、Z5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确证;并分别测定了合成衍生物对家蝇的杀虫作用。【结果】目标化合物普遍对家蝇具有一定的熏蒸和触杀活性,其中熏蒸活性均弱于松油烯-4-醇;丙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明显提高,其LD50为0.038 7mg/头,触杀毒力是松油烯-4-醇的3.42倍;苯甲酸酯、苯磺酸酯和对甲苯磺酸酯衍生物的触杀活性也有所提高;而丙烯酸酯、甲醚、乙醚衍生物的活性大幅下降。【结论】4位羟基的改变对衍生物的杀虫活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酰胺化低酯果胶的来源、制备、性质、应用及其产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其较强的潜在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4.
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健康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360尾(始重8.34g±0.02g),按照养殖试验要求分成4组(对照组、A、B、C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放30尾,分别投喂基础日粮(对照组,w(Lys)=1.25%)、添加赖氨酸盐酸盐日粮(A组,埘(Lys)=1.625%)和添加不同剂量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日粮(B组,W(Lys)=1.50%;C组,w(Lys)=1.625%)。结果表明:添加赖氨酸甲酯后,B、C组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P〈0.05);鱼体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体脂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晶体赖氨酸的A组,上述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和A组草鱼摄食后,血清中游离赖氨酸、蛋氨酸和精氨酸浓度在1h左右达到高峰,而B、C组在3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0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油酸为酯化剂,在微波条件下合成油酸玉米淀粉酯,着重研究了油酸玉米淀粉酯的透明度、抗凝沉性和乳化性等性质。结果表明:经过油酸酯化后的淀粉改进了原淀粉的性能,透明度较高、抗凝沉性好并具有较好的乳化性。  相似文献   
106.
107.
Ethyl (E,Z)-2,4-decadienoate (pear ester) is an adult and larval kairomonal attractant for Cydia pomonella (L.) (Lepidoptera: Tortricidae).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 microencapsulated formulation of pear ester (DA-MEC, a.i. 5%, Trécé Inc.) to interfere with the host location behaviour was evaluated. Laboratory leaf disc bioassays and field efficacy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on apple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 of improving the insecticidal performance of the granulovirus of C. pomonella (CpGV) by co-mixing with pear ester in a sprayable formulation. In laboratory bioassays, adding DA-MEC at low doses of CpGV insecticide increased the larval mortality as a function of time. The field tests performed reveal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 blank DA-MEC formulation in reducing fruit injury compared to an unsprayed control.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基因TaqIB多态性与粤西地区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扩增140例高脂血症患者TaqIB多态位点相应的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电泳后确定基因型,用SPSS10.0软件采用ANO VA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aqIB多态B1B2基因型个体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基线水平比B2B2基因型个体明显高出0.65mmol/L(P=0.041),B2B2基因型个体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基线水平分别比B1B1个体和B1B2个体明显高出0.58mmol/L(P=0.000)和0.62mmol/L(P=0.000)。高脂血症患者经辛伐他汀治疗4周后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变化量在TaqIB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0,P=0.003;F=3.925,P=0.022)。Post Hoc多重比较结果表明,B1B2基因型个体的HDL-C水平升高值较B2B2基因型个体明显增多0.24mmol/L(P=0.003),B1B2基因型个体LDL-C水平降低值比B1B1个体明显减少0.25mmol/L(P=0.024)。结论B1B1和B1B2基因型个体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较好,而B2B2个体对他汀类药物治疗反应较弱,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TaqIB多态可能是预测中国粤西地区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个体化差异的标记物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水华鱼腥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水华鱼腥藻为材料研究了 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结果发现 ,6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水华鱼腥藻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同时研究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水华鱼腥藻的LOEC、NOEC和MATC值 ,发现不同农药的LOEC、NOEC和MATC值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讨2,4-D丁酯对裸燕麦安全性的影响,以白燕2号为材料,研究了低、中和高浓度(450,750和1 050 mL·hm-2)2,4-D丁酯在裸燕麦中的残留差异及其对燕麦带壳率、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浓度的升高,2,4-D丁酯的残留量也在增加。施药7 d后,高浓度下2,4-D丁酯在裸燕麦中的残留量为0.802 mg·kg-1,比低浓度显著(P<0.05)高出147.53%,且2,4-D的残留量与2,4-D丁酯的用量呈正相关关系;28 d后高浓度下裸燕麦中2,4-D残留量最高,达0.032 mg·kg-1,中浓度下为0.026 mg·kg-1,比低浓度处理显著(P<0.05)高出3~4倍。2,4-D丁酯喷施后对裸燕麦的安全性影响也非常显著。2,4-D丁酯增加裸燕麦的带壳率,降低了株高,高浓度下带壳率达5.61%,显著(P<0.05)高于对照,株高较对照显著(P<0.05)降低了12.90%。中、高浓度下,白燕2号均表现出药害现象,2,4-D丁酯残留量较高,低浓度处理对裸燕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