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9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686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23篇
基础科学   171篇
  1429篇
综合类   2654篇
农作物   140篇
水产渔业   146篇
畜牧兽医   2521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建立大肠埃希氏菌在熟肉制品中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分别将大肠埃希氏菌接种到熟猪肉的不同部位(猪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以及接种到经不同盐质量分数加工过的熟肉中,测定大肠埃希氏菌菌落数,用Origin 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两个温度下大肠埃希氏菌在熟猪瘦肉和脂肪上的生长用Gompertz方程拟合要比线性方程拟合的好,而Logistic方程则能较好的描述不同盐质量分数时大肠埃希氏菌在熟肉上的生长。模型拟合的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相对较好,表明建立的Gompertz方程、线性方程和Logistic方程的模型均有效。【结论】Gompertz方程和Logistic方程能够很好预测大肠埃希氏菌在不同熟肉制品中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比值(NDF/NFC)饲粮对肉用绵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将16只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按维持水平饲喂NDF/NFC分别为3.02(饲粮1)、2.32(饲粮2)、1.58(饲粮3)、1.04(饲粮4)的全混合颗粒饲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来源)。试验共进行4期,每期18 d,包括3 d的调整期、7 d的预试期和8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内测定甲烷产量、饲粮总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饲粮2的甲烷日排放量显著高于饲粮3和4(43.43 L/d vs.38.88和35.98 L/d;P0.05)。与饲粮1相比,饲粮2和3的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DMI)甲烷排放量显著增加(38.00 L/kg DMI vs.42.24、41.69 L/kg DMI;P0.05),但是饲粮2、3和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可消化有机物(DOM)的甲烷排放量逐渐降低,饲粮4的每千克DOM的甲烷排放量显著低于饲粮1、2和3(58.78 L/kg DOM vs.75.00、73.35和64.11 L/kg DOM;P0.05)。随着NDF/NFC的降低,每千克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或酸性洗涤纤维采食量(ADFI)的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且各饲粮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结合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甲烷排放效率,在维持水平下,采用NDF/NFC为1.04的玉米秸秆饲粮作为肉用绵羊甲烷减排的饲粮最合适。  相似文献   
993.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亮氨酸和谷氨酸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77 kg左右的"杜×长×大"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12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5%L-丙氨酸(等氮对照组)、1.00%亮氨酸+1.37%L-丙氨酸(亮氨酸组)、1.00%谷氨酸+1.44%L-丙氨酸(谷氨酸组)、1.00%亮氨酸+1.00%谷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组)。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1~30 d的平均日采食量、末重和背膘厚均显著降低(P0.05),31~60 d的平均日增重降低了22.50%(P0.05);亮氨酸组、亮氨酸+谷氨酸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亮氨酸+谷氨酸组1~30 d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8.04%(P0.05),31~60 d的平均日增重则降低23.70%(P0.05)。与等氮对照组相比,亮氨酸组和谷氨酸组的熟肉率、滴水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0.05),亮氨酸+谷氨酸组肌肉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中风味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饲粮添加1.00%亮氨酸可降低1~30 d肥育猪的料重比,增加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饲粮添加1.00%谷氨酸或1.00%亮氨酸+1.00%谷氨酸可增加1~30 d的平均日增重,降低31~60 d的平均日增重;饲粮添加1.00%亮氨酸+1.00%谷氨酸可降低肉色黄度值,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99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胡芦巴粉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抗氧化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组分别饲喂含0(对照)、3%、6%、9%胡芦巴粉的营养水平相同的全价饲粮,试验期42d。结果表明:1)1~21日龄,6%和9%胡芦巴粉组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9%胡芦巴粉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胡芦巴粉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和1~42日龄,饲粮胡芦巴粉水平对肉仔鸡各项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9%胡芦巴粉组胸肌滴水损失率和压力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粮胡芦巴粉水平对胸肌pH45min、pH24h、剪切力和蒸煮损失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6%胡芦巴粉组21日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胡芦巴粉水平对21日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及42日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4)9%胡芦巴粉组的21日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显著高于3%和6%胡芦巴粉组(P0.05);6%胡芦巴粉组的42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粮胡芦巴粉水平对21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丙二醛含量以及42日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5)9%胡芦巴粉组的21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胡芦巴粉组的42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粮胡芦巴粉水平对21和42日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和白球比及谷丙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胡芦巴粉可作为一种蛋白质饲料原料应用于肉仔鸡生产,其具有提高肌肉系水力,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增强机体蛋白质代谢的作用。胡芦巴粉在肉仔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21日龄不超过3%,22~42日龄不超过6%。  相似文献   
995.
嫩度是肌肉品质重要的感官指标之一,决定肌肉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而在动物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氧化应激会对肌肉品质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措施改善氧化应激对肌肉嫩度的影响至关重要。结合国内外关于肉质嫩度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对氧化应激、抗氧化剂对肌肉嫩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高效合理地利用抗氧化剂改善肌肉嫩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旨在研究谷氨酰胺对肉兔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36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4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0(对照)、0.4%、0.8%和1.2%谷氨酰胺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对肉兔35、42和56日龄时的胃重、盲肠重和小肠长度以及56日龄时的小肠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小肠重(P0.05);饲粮添加0.8%和1.2%谷氨酰胺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同时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还可以显著提高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回肠绒毛高度以及56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添加0.8%谷氨酰胺可以显著降低肉兔35和42日龄时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以及35日龄时的回肠隐窝深度(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谷氨酰胺可以促进肉兔断奶后1~2周的肠道发育,本试验条件下,肉兔饲粮中谷氨酰胺适宜添加水平为0.8%。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番鸭细小病毒(MDPV)安徽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特征,通过PCR扩增获得了MDPV结构蛋白(VP)基因全长序列AH-MDPV-VP,并将该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12条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V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AH-MDPV-VP基因全长2 199bp,包括完整的VP1、VP2和VP3蛋白编码区。MDPV与GPV的VP基因部分序列一致,但具有明显的差异。进化分析显示,MDPV安徽分离株与基因重组型MDPV上海分离株SAAS-SHNH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同源性分析显示二者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9%,且AH-MDPV-VP与GPV毒株SHFX1201的序列同源性也有89.5%。此外安徽分离株与其他MDPV的VP1、VP2和VP3基因同源性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而与GPV则相反呈上升趋势。进一步显示MDPV安徽分离株与基因重组型MDPV上海分离株SAAS-SHNH相似,可能为MDPV和GPV基因重组型水禽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998.
杨文雅  黄群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111-114,117
[目的]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生物反应堆与牛粪配套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常规栽培为对照(CK),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BSBR)、秸秆生物反应堆+牛粪(BSBR+C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秸秆生物反应堆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有效降低土壤碱性和EC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为微生物活动提供充足的氮源,促进微生物碳氮增加以及蔗糖酶与脲酶的活性,显著增加番茄产量,配施牛粪效果更明显;BSBR+CM处理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结论]综合考虑认为,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配施牛粪,可以调整合理的碳氮比,对温室土壤连作以及盐渍化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起到增产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农艺措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主要开展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蛋鸭-水生蔬菜综合种养模式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养鸭每公顷纯利润15 000.00元,养鱼每公顷纯利润30 562.50元,蕹菜每公顷纯利润5 531.25元,每公顷总利润51 093.75元。该模式是一种以养鱼为主,兼顾综合种养的互利生态养殖模式。该模式在提高鱼产量的同时提升鱼的品质,减少化肥和渔药的使用量,增加了综合种养收益。该模式将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在一起,既降低了水质和陆地环境污染,又节省了资源,达到了低碳种养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自2006年在广西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开展的长期玉米/大豆套作定位施肥试验,选择2010—2014年监测数据,探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无机氮肥对喀斯特峰丛洼地玉米/大豆套作系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喀斯特峰丛洼地农田作物高效施肥及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4个处理:对照(不施肥,CK)、平衡施用化肥(NPK)、有机粪肥替代30%化肥氮(C7M3,按氮素计算,不足30%的PK用无机肥补充,肥料总量与NPK处理相同,有机粪肥为牛粪,下同)、有机粪肥替代60%化肥氮(C4M6,按氮素计算,不足60%的PK用无机肥补充),每个处理4次重复。于2010年、2012年、2014年大豆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CK处理,其中C4M6处理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NPK处理(P0.05),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有机粪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2)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玉米和大豆产量分别是不施肥处理的4.15~4.36倍、2.47~2.58倍。不同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为C4M6NPKC7M3,但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3)长期不施肥CK处理玉米产量随着试验年限推移呈下降趋势,降幅为5.45 g·m~(-2)·a~(-1),大豆产量却表现出增加趋势,增幅为1.50 g·m~(-2)·a~(-1)。长期施肥处理中,玉米和大豆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4)施肥处理中,玉米季表现为钾素亏缺(NPK处理除外),大豆季表现为氮素亏缺。综合两季作物,只有C4M6钾素表现亏缺,亏缺量为7.9 kg·hm~(-2)。磷素在各施肥处理中盈余量较大,分别为81.2 kg·hm~(-2)(NPK)、83.4 kg·hm~(-2)(C7M3)和74.8 kg·hm~(-2)(C4M6)。综上,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玉米/大豆套作制度下,基于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特征提出有机粪肥可以代替部分化肥施用,在玉米季适当"减氮、稳磷和增钾",大豆季"稳氮、减磷和减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