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1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307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268篇
  521篇
综合类   1249篇
农作物   169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389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19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从香蕉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特点和广西蕉区越冬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广西当前香蕉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行区域化、集约化栽培;调整蕉区产业结构;改革香蕉栽培制度,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推广良种;推广采用组培苗;增加投入,科学管理;完善促销措施等一系列旨在提高香蕉生产经济效益的可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92.
对渭河流域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渭河流域人类不注意保持水土的社会经济活动调查分析,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项目有开荒、修路、城镇庄院建设、开采等。截止1996年底,累计开荒面积3.40万hm2,城镇庄院建设64.02万处,挖窑洞25.13万孔,修路9.39万km,挖药材破坏地表36.48万hm2,铲草皮22.03万hm2。经计算,1954~1996年年均增洪量34.58万m3,年均增沙量602.90万t,分别占渭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输沙量的0.01%和4.50%。  相似文献   
993.
湖南四水流域洪涝灾害特性与减灾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均属山区暴雨型河流 ,汛期洪涝灾害频发。通过对四水流域近数 10 a洪涝灾害资料分析表明 :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 ,且具有多发性、共生性与地域差异性的整体特征。在时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连年性和循环周期性 ;在空间分布上 ,中上游山丘区山洪灾害频发 ,中下游河谷平原洪涝灾害交织 ,下游尾闾洪溃涝渍灾害并发。随着时间的演进 ,洪涝灾损和发生频率均呈明显的增大趋势 ,据此提出了减灾战略以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994.
论水土保持在江河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在肯定江河取得很大就的同时,指出尚存在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许多突出问题。作用辩证法的的观点在对江河治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水口保持是减轻水旱灾害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灌河治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995.
 以裸露地为对照,研究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封山育林地的土壤水库“库容”组成及其特性,以探讨森林土壤水库的蓄水调水机制。结果表明:木荷林地、杉木林地和封山育林地土壤水库总“库容”,分别为503.95、471.62和451.48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3、1.15、1.10倍;兴利库容分别为326.87、332.21和309.94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3、1.25、1.17倍;死库容分别为114.29、89.60和101.46mm,分别是裸露地的1.11、0.87、0.99倍;防洪库容分别为62.79、49.81和40.08mm,分别是裸露地的1.52、1.21、0.97倍。最大有效库容为389.66、382.02和350.02mm,分别是裸露地的1.27、1.25、1.14倍。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库的“库容”组成,均表现为兴利库容>死库容>防洪库容。与裸露地相比,林地土壤水库“库容”的增加,与林木生长对林地土壤结构的改良作用和林地地表的良好覆盖有关。  相似文献   
996.
重庆市主城区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与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的基础上,结合主城区的特点,对方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在计算时采用降雨量≥25mm并且降雨强度≥10mm/h的数据筛选条件,从而得出更符合该区域的R值,这对主城区的水土流失量的估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主城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本文建立适合重庆市主城区的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使之能够在主城区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应用,在缺乏详细降水资料的情况下,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7.
广东省旱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东省旱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广东省1960—2012年旱涝等级进行划分。[方法]应用小波分析、马可尔夫链、Mann—Kendall突变检验、经验正交函数以及克里金空间插值法等方法。[结果](1)在时间上,广东省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存在28,13和6a的时间尺度上的震荡周期;(2)广东省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及未来几年旱涝状态与气温变化有良好的响应关系。(3)在空间上,粤东地区和粤西地区以涝灾为主,而广宁—广州—台山地区一带以旱灾为主。[结论]广东省旱涝灾害与气温变化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气温突变后旱涝灾害增多。  相似文献   
998.
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试区和重点区,如何实现该区域内的精确可靠的洪灾风险评价是中国"一带一路"推进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该研究依据中巴经济走廊0.25°×0.25°格点数据集(V1)中的日降水数据集,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等构建了由多变量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运用改进的博弈论耦合直觉模糊层次分析主观权重和基于指标相关性的客观权重(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并计算得到最优组合权重。以中巴经济走廊为典型研究区开展洪灾风险评价的实例分析并对其年代际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的博弈论组合赋权实现了单位约束下组合权重寻优计算,在此基础上得到的风险分区更加精细;2)计算所得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为14.9万km~2,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洪水淹没面积间相关系数为0.66,验证洪灾风险评价方法合理、可靠,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历史实际洪灾情况;3)中巴经济走廊内洪灾危险性受降水、地形影响较大,其风险度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东南部大于西北部;4)中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28.5%,基本为地形变化小、河网密集、人口分布集中的区域,由此指示需关注中巴经济走廊内洪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危害;5)区域内洪灾高风险区随1990—2010年代际变化而扩大,引起风险上升的主要因素为极端降水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一带一路"等重点地区的自然灾害防范和评估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并为洪涝灾害预报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999.
The forest ecosyste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ontributing greenhouse gases to the atmosphere.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temporal pattern of nitrous oxide(N_2O) emissions and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N_2O emissions from a Masson pine forest in a hilly red-soil region in subtropical central China,we measured the N_2O emissions in Jinjing of Hunan Province using the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3 years(2010-2012)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_2O flux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variables.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N_2O fluxes over the 3 years varied from-36.0 to 296.7 μg N m~(-2) h~(-1),averaging 18.4±5.6 μg N m~(-2) h~(-1)(n=3).The average annual N_2O emissions were estimated to be 1.6±0.3 kg N ha~(-1) year~(-1).The N_2O fluxes exhibited clear intra-annual(seasonal) variations as they were higher in summers and lower in winters.Compared with other forest observations in the subtropics,N_2O emissions at our site were relatively high,possibly due to the high local dry/wet N deposition,and were mostly sensitive to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and soil ammonium N content.In this work,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N_2O emissions,in which a category predictor of "Season" was intentionally used to account for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N_2O fluxes.Such a model explained almost 40%of the total variation in daily N_2O emissions from the Masson pine forest soil studied(P0.001).  相似文献   
1000.
从山镇柞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结合道路等区位条件的变化,进行其发展区位背景、资源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将山镇柞区域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水力及矿产原材料开发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区域,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区。探讨区域开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研究山镇柞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及开发新思路,提出该区域开发的三大主要方向、五个主要产业和对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统一,是实现欠发达山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