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91篇
  338篇
综合类   475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西府海棠幼苗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根内可溶性糖含量对VA菌根侵染的影响,以西府海棠幼苗为试材,进行摘叶和环割处理,采用酸性品红染料-方格交叉法测定力根侵染率,滴定法测定每处理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接种处理苗高,茎叶和根系鲜重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环割和摘叶处理降低了根内可溶性糖含量,且菌根侵染率随根内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42.
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浅层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影响,在假设滑坡体为长方体的条件下,通过对植物根系加固边坡的力学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植物根系对边坡浅层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公式,并计算分析了坡度、滑坡体尺寸以及根土面积比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边坡坡度及滑坡体尺寸的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将减小。并且,植物护坡的坡体安全系数要大于无防护坡体的安全系数。随着根-土面积比的增大,坡体的稳定系数逐渐增加,说明植物根系能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苋菜LBD基因家族,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数据筛选和鉴定苋菜LBD基因家族成员,并命名为AtrLBD。结果表明:1)从‘全红’苋菜转录组中共鉴定得到16个AtrLBD基因,均为不稳定蛋白,氨基酸长度在91~351aa,相对分子质量为9.396~38.250ku;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AtrLBD定位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MEME分析结果表明,16个AtrLBD共有10个保守氨基酸序列;2)系统进化树显示,16个AtrLBD与拟南芥LBD蛋白分为第一类(ClassⅠ)和第二类(ClassⅡ)2大类,细分为Class Ia、Ib、Ic、Id、Ie和Class IIa、IIb等7个亚类;miRNA预测结果显示,有4个AtrLBD是miRNA靶基因;3)qRT-PCR结果显示,除AtrLBD4、AtrLBD5、AtrLBD10和AtrLBD16以外,AtrLBD均受到蓝光的诱导表达。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苋菜LBD基因家族的功能及进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45.
研究了非线性科学中的分形几何理论,并将其应用到植物根系发育的结构上,对铀尾矿库上采集的茅草(Lemongrass)植物根系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用FractalFox软件计算了植物根系的分形维数,结果发现:这种植物根系分维数都介于1.3305~1.5214之间,说明这种植物根系分形特征明显。实验中还发现生长在水环境旁的根系分维数明显高于在干燥环境下的根系分维数,说明湿润的环境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46.
本文主要利用三种发根农杆菌A4、15834、R1601诱导苦参产生毛状根,初步为建立苦参的毛状根培养体系提供参考。本实验采用共培养法,考察了不同外植体、菌种、培养时间对苦参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并对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进行初步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是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最终测定诱导率最高为27.6%,存活率为45.8%,而苦参毛状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富集量为1.68mg/g(苦参毛状根干重),未检测到苦参碱。  相似文献   
47.
侧卷流燃烧系统(Lateral Swirl Combustion System,LSCS)和分卷流燃烧系统(Separated Swirl Combustion System,SSCS)均是利用特殊设计的燃烧室壁面导流结构来引导缸内喷雾形成卷流运动,达到改善油气混合质量的目的。两种燃烧系统在缸内的布油策略不同,为对比研究两种燃烧系统的性能,该研究利用模拟增压单缸柴油机进行了侧卷流燃烧系统和分卷流燃烧系统在不同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燃烧性能试验;采用AVL Fire软件探究了两种燃烧系统改善油气混合过程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燃油消耗率和碳烟排放均低于分卷流燃烧系统;相比于分卷流燃烧系统,侧卷流燃烧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2.4~7.8 g/(kW·h),碳烟排放降低了2.7~3.9 FSN(Filter Smoke Number,滤纸式烟度单位);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3.2~9.8 g/(kW·h),碳烟排放降低了2.3~3.8 FSN,燃油消耗率最大降幅为4.3%,碳烟排放最大降幅为87.0%。仿真结果表明:侧卷流燃烧系统中,油束在分流造型的导流作用下形成侧向卷流运动,相邻两束卷流在流出分流造型时产生壁射流干涉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燃烧室内的空气利用率;而分卷流燃烧系统在活塞下行时,油束触壁位置的改变导致了燃油聚集现象,不利于油气混合过程。相较于分卷流燃烧系统,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空气卷吸量增加了9.3%,在当量比为2~4区间内的燃油质量比例较小,在当量比1~2区间内的燃油质量比例较大,表明侧卷流燃烧系统的油气混合均匀性较好。因此,侧卷流燃烧系统对油气混合过程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明显提升了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性能,减少碳烟生成。研究结果可为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8.
泵站侧向进水前池几何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泵站侧向进水结构内的不良流态,提高泵组运行效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和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泵站侧向进水前池进行几何参数优化。采用参数化设计对泵站侧向进水前池进行建模,通过与Workbench关联以对侧向进水前池的扩散角α、坡度β以及转向角γ实现指定值,采用典型Box-Behnke设计(Box-Behnke Design,BBD)方法得到17组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案,利用响应面法建立喇叭管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与侧向进水前池扩散角α、坡度β以及转向角γ的回归方程,以最大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为响应目标,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并将最优侧向进水结构的内部流动特性同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散角α、坡度β以及转向角γ对喇叭管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具有显著影响(P<0.05),扩散角α与转向角γ的交互项对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耦合作用显著,扩散角10°~13°、坡度8°~9°、转向角74°~75°时喇叭管出口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达到最优。同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的侧向进水结构在设计水位下,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至少提高23.41个百分点,流速加权平均偏流角提高13.95°,在低水位下断面流速分布均匀度至少提高18.30个百分点,流速加权平均偏流角提高14.79°,流道内没有偏斜流和大面积回流产生。该研究对于促进泵站侧向进水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9.
duniperus sabina Linnaeus, an evergreen shrub with prostrate life form,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sand moving and is an important tree species for reforestation in semiarid areas of China. It has laterally distributed adventitious roots and a deeply distributed main root system. To detect water movement between the main root system and adventitious roots, we adopted heat pulse sensors using the Heat Ratio Method, a high precis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low sap flow rates. Two sensors were implanted in each individual in the stem between the main root system and adventitious roots, and another two in lateral stems distal to all the roots. Positive sap flows during nighttime, even under saturated air moisture conditions, were detected only between the main root system and adventitious roots under drought conditions, and the rate of flow increased as drought progressed and decreased or disappeared after rain even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water movement from the main root system to adventitious roots, and combined with the high contribution of nighttime sap flow to transpiration (11%-16%)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also involves the process of hydraulic lift, a water movement from moist subsoil to dry surface soils. Integrated water use strategy between the main root system and adventitious roots via the process of hydraulic lift of soil water maximizes water acquisition efficiency from both subsoil water and water from rain pulses on the soil surface; this increases survivability in the water-limited environment of semiarid areas.  相似文献   
50.
虎舌红幼苗一、二代侧枝打顶后喷施150 mg/L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溶液,可诱发养成较为圆满、紧凑的株型,提高了虎舌红的观赏性和商品性.经侧枝诱发的虎舌红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保证良好的光照,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