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29篇
基础科学   91篇
  338篇
综合类   475篇
农作物   8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OBJECTIVE: To describe a technique for thoracolumbar lateral corpectomy and to evaluate its use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thoracolumbar disk disease in dogs. STUDY DESIGN: Retrospective study. ANIMALS: Fifteen dogs with signs of chronic thoracolumbar disk herniation. METHODS: After a dorsal or lateral approach to the spine, a lateral slot was created in 2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on either side of the herniated disk and extruded/protruded material was removed.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history, duration of clinical signs, presurgical assessment of neurologic status, postsurgical neurologic status,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 RESULTS: Ambulatory capacity was maintained or regained, and neurologic status improved by 1 grade (3 dogs), 2 grades (8), 3 grades (2), or 4 grades (2). Eleven dogs were considered free of disease. A seroma in 1 dog was the sole complication observed. CONCLUSIONS: Lateral corpectomy permits relatively easy removal of protruded-extruded disk material from within the vertebral canal in chronic disk disease without further iatrogenic injury to the spinal cord. CLINICAL RELEVANCE: Lateral corpectomy is an alternative to dorsal decompression for treatment of ventral and lateroventral thoracolumbar chronic disk disease in dogs.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因素对水稻离体根吸收四价硒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联合  施卫明  王校常 《土壤》2006,38(4):417-421
研究结果显示,pH对水稻离体根吸收4价硒(Se)有显著影响,这与不同pH下4价Se的存在形式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低温抑制4价Se吸收和一定浓度的NaCl促进4价Se吸收,可能在于低温和NaCl影响到根内代谢而间接影响4价Se吸收,而P抑制4价Se吸收可能与二者拥有共同吸附位点有关。  相似文献   
113.
李松涛  翟树林  车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07-16108,16418
[目的]优化酸枣根鞣质的提取工艺,建立稳定的酸枣根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干酪素法测定总鞣质的含量,并以提取物中鞣质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丙酮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酸枣根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提取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的丙酮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W/V,g/ml,下同),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酸枣根中鞣质的含量为6.82%。[结论]所优选的鞣质提取工艺合理,操作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4.
齐香君  刘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23-8824,8842
[目的]为药用成分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来源提供新途径。[方法]考察了R1601菌株对苦参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乙酰丁香酮和侵染时间影响下苦参毛状根的诱导率;研究了培养基中的组分和浓度对苦参毛状根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以苦参幼芽为外植体,在R1601菌液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MS共培养基上暗培养2 d,苦参毛状根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28.6%,存活率46.7%;苦参毛状根在改良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结论]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将双链RNA介导的基因沉默与发根农杆菌瞬间表达渗入相结合,为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方法]构建含gfp基因、CaMV 35S启动子及基于何首乌中芪合酶Fm STS基因序列设计的双链RNA的干扰重组质粒pBIN-35S-正向-反向-GFP(干扰),并将其与空白表达质粒pBIN-35S-GFP(空白)分别导入野生型发根农杆菌MSU440中,转化何首乌无菌苗的叶片,诱导生成毛状根。[结果]双链RNA介导的芪合酶Fm STS基因表达沉默,空白对照组二苯乙烯苷含量为2.18 mg/g,是双链RNA干扰组(0.65 mg/g)的3倍多。[结论]应用dsRNA介导的RNAi能有效沉默何首乌Fm STS基因,芪合酶Fm STS基因是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基因。  相似文献   
116.
头枕高度对侧卧睡眠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体侧卧时头部及颈肩部压力分布测试、舒适感主观评价及相关性分析,以及人体胸颈部脊柱定位点分析和肩颧距测量等方法,研究承重后头枕高度变化对人体睡眠舒适性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侧卧人群宜选择承重后高度7~8cm的睡枕;枕高5cm时,脊柱上部呈"凸"字形状,枕高14cm时,脊柱上部呈"\"字形状;肩颧距与舒适枕高值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最佳枕高值小于肩颧距。该结果可为侧卧枕高的个性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基因型是影响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筛选转化效率高的大豆基因型,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的下胚轴接种发根农杆菌K599(含GUS基因),待长出毛状根后,根据不同基因型大豆发根诱导率和发根数的差异,选择适宜大豆基因型进行GUS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分析。结果表明,34个大豆基因型发根诱导率和发根数有很大差异,选择发根诱导率大于60%以及发根数大于1.6条的20个大豆基因型毛状根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其中Y091、Z184、P108、L010等4个大豆基因型的GUS基因转化效率较高,分别为96.2%、91.7%、87.5%、86.4%;进一步对以上4个大豆基因型毛状根进行RT-PCR分析,结果表明,GUS基因均得到了正确转录。表明大豆基因型Y091、Z184、P108、L010是发根农杆菌转化大豆较为理想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118.
119.
棉花根系生长分布及生理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根系的生长、分布和生理活性对棉花整体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观测上的不便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导致相关规律与机理的认识不及地上部深入。本文以近年研究报道为依据,对棉花根系研究方法、根系的生长、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生理特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地阐述,并提出了今后棉花根系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0.
对植物表达系统产生重组药用蛋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论述了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培养系统表达重组药用蛋白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