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8篇
农学   66篇
  2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67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对6个农艺性状和19个品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小麦地方品种在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信息。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与蛋白质、淀粉和其它品质性状方面,67个品种被聚为4类,其中第Ⅳ类10个品种相对较好,属植株较高、有效穗数最多、蛋白质品质最好、低千粒重、低淀粉类。在农艺性状与面团品质性状方面,也被聚为4类,其中第Ⅲ类12个品种较好,属高有效穗数和高单株产量、较高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低千粒重类。且AS1675、AS1656、AS1594、AS1643和AS1590等5个材料同属于上述两类优质类型,它们可用于小麦的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82.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可用于小麦品质改良的农家种资源,以212份小麦农家种为材料,采用Vp1B3分子标记和田间喷雾进行了抗穗发芽鉴定,用硬度指数法进行了硬度测定,并考察了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212个农家种中Vp-1Ba(感穗发芽)、Vp-1Bb(抗穗发芽)和Vp-1Bc(抗穗发芽)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0.28%,6.16%,23.70%,以Vp-1Ba基因型为主。3种基因型穗发芽率差异不显著,212个农家种的穗发芽率在7.79%~28.56%之间,平均为15.28%;农家种硬度指数(HI)平均值为71.22;农家种平均株高达到113.46 cm;农家种对白粉病抗性变异丰富,有3个品种为白粉病免疫;农家种平均穗粒数为28.33,平均千粒重为30.96 g。针对抗穗发芽、籽粒硬质、株高适宜、抗白粉病、高产等育种目标,筛选出等‘金包银’、‘玉麦1’、‘大红芒2’等12个种质材料,为进一步培育优质小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3.
ICP-AES法则定583份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糙米中8种矿质元素,结果表明: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P,K含量分布区与云南稻种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其中Ca,Mg和Fe含量的多样性中心分别与高Ca、高Mg、高Fe含量分布区有关;云南稻种核心种质高Zn含量分布区、Zn含量的多样性均与云南稻种的多样性中心密切相关,但Cu,Mn含量及其多样性分布区与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中心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4.
为保护和利用陆稻农家种资源,本研究利用SNP标记和表型鉴定对80份陆稻晚稻农家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水稻1KSNP芯片对80份资源进行检测后共获得739个SNP的基因型数据,基于SNP的群体结构分析、PCA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80份资源分为云南亚群(63份)、海南亚群(11份)和贵州亚群(6份)共3个亚群,3个亚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3、0.63、0.80,其中海南亚群与其他2个亚群的遗传距离较远。贵州的陆稻资源分别属于贵州亚群和云南亚群,表明黔南地区的陆稻资源可能存在不同的来源。云南亚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群,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30、0.28和0.22,表明细分亚群间的遗传距离很近。表型鉴定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09%~38.77%之间,其中有效分蘖数和穗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均超过25.00%,株高、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和种子圆度均值变异系数较小,均低于1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6~2.84,种子长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种子长宽比与圆度均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8。在表型PCA分析中,前5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2.37%,可反映表型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9.08%、23.42%、12.35%、9.77%和7.75%,主要反映了株型和产量相关信息。80份资源的综合得分范围为0.15~0.73,排名前10的种质资源(ZRG36、ZRG101、ZRG58、ZRG31、ZRG1、ZRG102、ZRG104、ZRG63、ZRG29、ZRG11)均来自海拔较高地区,其中2份来源于海南,5份来源于贵州,3份来源于云南,且在穗长、种子长、种子宽、穗重和千粒重表现较好。该研究结果为陆稻农家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5.
Grain zinc (Zn) and iron (F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foliar application of micronutrients in 28 Chinese wheat landraces and 63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in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The average grain Zn and Fe concentrations were 41.8 mg kg–1 (29.0−63.3 mg kg–1) and 39.7 mg kg–1 (27.9−67.0 mg kg–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cultivars, landraces had greater grain Zn (11.0%) and Fe (4.8%) concentrations but lower harvest index (HI), grain weight per spike (GWS), grain number per spike (GNS) and thousand grain weight (TGW).  Both Zn and Fe concentrations were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I, GWS, and GNS, while showed a poor association with TGW, suggesting that lower HI, GWS, and GNS, but not TGW, accounted for higher Zn and Fe concentrations for landraces than for cultivars.  Grain Zn concentrations of both cultivars and landrac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foliar Zn spray and the increase was two-fold greater for landraces (12.6 mg kg–1) than for cultivars (6.4 mg kg–1).  Foliar Fe spray increased grain Fe concentrations of landraces (3.4 mg kg–1) and cultivars (1.2 mg kg–1), but these increas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hinese wheat landraces had higher grain Zn and Fe concentrations than cultivars, and greater increases occurred in grain Zn concentration than in grain Fe concentration in response to fertilization, suggesting that Chinese wheat landraces could serve as a potential genetic source for enhancing grain mineral levels in modern wheat cultiv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