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34篇
  免费   985篇
  国内免费   1315篇
林业   1854篇
农学   1367篇
基础科学   784篇
  2286篇
综合类   8652篇
农作物   961篇
水产渔业   477篇
畜牧兽医   1633篇
园艺   588篇
植物保护   143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506篇
  2019年   624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786篇
  2015年   662篇
  2014年   1034篇
  2013年   924篇
  2012年   1391篇
  2011年   1432篇
  2010年   1145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018篇
  2007年   1110篇
  2006年   973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288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02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A transdermal formulation of th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flunixin meglumine, has been appro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for single‐dose administration. Transdermal flunixin meglumine was administered to 10 adult Holstein cows in their second or third lactation at the label dose of 3.33 mg/kg every 24 hr for three total treatments. Plasma flunixin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mined using high‐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mass spectroscopy (HPLC ‐MS ). Pharmacokinetic analysis was completed on each individual animal with noncompartmental methods using computer software. The time to maximum drug concentration (T max) was 2.81 hr, and the maximum drug concentration was 1.08 μg/ml. The mean terminal half‐life (T½) was determined to be 5.20 hr. Clearance per fraction absorbed (Cl/F) was calculated to be 0.294 L/hr kg?1, and volume of distribution of fraction (V z/F ) absorbed was 2.20 L/kg. The mean accumulation factor was 1.10 after three doses. This indicates changes in dosing may not be required when giving multiple doses of flunixin transdermal. Further work is required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nsdermal flunixin after multiple daily doses.  相似文献   
72.
为了有效防控云南布朗山区木薯重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本试验针对性地开展种茎无害化药剂处理的防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的1∶1混合液浸泡木薯种茎5和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平均出苗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62.5%及清水对照的75.0%和75.6%显著提高到96.5%和97.0%,平均虫害率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56.8%及清水对照的45.0%和44.8%显著下降到6.3%和5.5%,平均产量分别由无任何处理对照的1 11  相似文献   
73.
叶面喷施吲哚乙酸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品种秦优7号(敏感)和苏油4号(耐渍)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吲哚乙酸(IAA)对油菜蕾薹期渍水的缓解效应。蕾薹期渍水持续10d,渍水结束后,叶面喷施浓度为0.1mmol/L的IAA,随后的0~15d调查油菜的生理变化。结果发现:渍水后生物量和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升高;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上升,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渍水结束后喷施IAA,对敏感的秦优7号缓解效应更明显;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升高,5d后显著恢复生长;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降低,降低蔗糖含量;蔗糖合成酶活性降低,减少蔗糖的分解;尤其是喷施15d后IAA对渍水胁迫的缓解作用最明显,苏油4号根干重显著增加,而秦优7号的根干重和茎干重均显著增加。叶面喷施IAA有效缓解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产量的降低,但对抗氧化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4.
采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观测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幼龄林高、粗和蓄积生长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措施对秃杉人工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年高生长增加34%,粗生长增加26%,蓄积生长增加35%。  相似文献   
75.
从规模与结构两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同时对城乡差异性在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实证发现:2007~2012年间,我国社会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并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性。从分项来看,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在城乡差异表现方面,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但对农村居民消费却有着一定的挤入效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但在城乡差异表现方面,这种影响都不显著;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且挤入作用在城乡之间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6.
[目的]明确野生兴安藜芦对榆紫叶甲不同龄期幼虫的防治作用.[方法]以野生兴安藜芦为材料,采用70%乙醇、60%丙酮、沸水对藜芦的根、茎、叶分别进行提取,研究各提取液对榆紫叶甲2龄、3龄、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兴安藜芦不同药用部位的杀虫活性具有明显差异,以根提取物的杀虫活性最强,叶提取物的杀虫效果最差;不同提取方法的杀虫效果也有明显不同,以70%乙醇提取液的杀虫活性最强.[结论]试验结果为榆紫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美丽乡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贯彻落实的成果展现。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建设美丽乡村是目前我国正在全力规划实施的一个重大工程。该文总结了福建省永安市美丽乡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8.
6种药剂对枸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残留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针对枸杞炭疽病的高效低残留农药,选用戊唑醇等6种药剂,就其药效及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第7天,43%戊唑醇(SC)2 000倍液、40%氟硅唑(EC)6 000倍液、50%异菌脲(WP)1 000倍液、25%嘧菌酯(SC)1 000倍液、25%苯醚甲环唑(EC)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WP)500倍液对枸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00%、76.67%、69.33%、59.00%、56.00%和28.67%,施药后第10天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50%、65.55%、47.41%、45.59%、45.44%和6.44%;戊唑醇的防治效果最好,氟硅唑次之。枸杞干果中戊唑醇的残留含量为2.60 mg·kg-1,低于最大残留限量;氟硅唑的残留含量为0.16 mg·kg~(-1),高于最大残留限量。6种试验药剂中只有戊唑醇符合高效低残留农药的筛选标准,可用于采果期枸杞炭疽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9.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砂田抑制蒸发功能随覆砂年限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压砂覆盖(砂田)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随砂田退化程度的演变规律。【方法】基于多年Landsat卫星数据,使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香山地区砂田地表温度(LST),结合田间地表温度监测,对比砂田与裸地的地表温度变化,分析了砂田抑制土壤蒸发的机理,并探讨了砂田的功效与砂田使用年限的关系。【结果】砂田在LST-NDVI梯形空间中贴近于暖边,其土壤水分比耕地少,接近于干土层。因此,砂田可以隔离辐射与土壤表层,从而减小潜热通量,抑制土壤蒸发。砂田昼夜温差明显比裸地大,且对于西瓜等作物,砂田的有效地表积温也比裸地提高了10%。【结论】砂田退化过程可分为纯砾石阶段、砂土混合阶段和砂土连通阶段,从砂田的保温及抑制蒸发功能来看,砂田的有效使用年限为25~3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