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5篇
  免费   762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林业   660篇
农学   635篇
基础科学   357篇
  1299篇
综合类   4389篇
农作物   325篇
水产渔业   1019篇
畜牧兽医   2702篇
园艺   280篇
植物保护   38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436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97篇
  2015年   589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41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试验表明,‘龙柱’碧桃嫁接繁育时,切接生产一级苗比例高达33. 4%,在4月上中旬气温较高时,采用蜡封、粗细0. 8~1. 0 cm接穗,成活率最高为90. 8%,适宜生产高端景观绿化苗;芽接时,采用砧穗粗细匹配、新采接穗、避开雨天、7月上旬~8月下旬适于嫁接,成活率高达94.6%,单株平均净收入为3.23元,高于切接苗0.19元/株,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942.
西昌市土壤Fe、Mn、Cu、Zn有效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分析西昌市土壤微量元素Fe、Mn、Cu、Zn有效含量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有机质和pH等4个方面探讨其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昌市土壤有效Fe含量丰富,有效Cu和Zn略低且分布不均,有效锰有32.18%的土壤缺乏。成土母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四纪紫色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Fe、Mn、Zn有效含量较高,二迭纪岩浆岩洪冲积物发育的土壤有效Cu含量较高,坡残积物发育的土壤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均较低;水田土壤各元素有效含量均大于旱地;有机质与有效Fe、Cu间显著正相关;pH值在中性偏碱时,有效Cu和Zn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43.
为揭示贡嘎南山-拉轨岗日山南坡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不同海拔高度取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指标,现场调查植物物种数、土壤类型等,研究了该区域0~20cm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寒草原生态系统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为5.1625±1.2786kgm-2,变异系数24.77%。在海拔4424~4804m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表现出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分布特征。相关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植被盖度、30~40cm地下生物量、10~20cm土壤含水量、海拔高度、坡度、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关系,而与0~10cm土壤含水量、30~40cm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和土壤速效N呈负相关关系,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关键的环境因子是30~40cm地下生物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N含量。  相似文献   
944.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典型区,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定,定量研究了几种因素对农田土壤Ni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态Ni含量为1.31 mg.kg-1,土壤全Ni含量为40.95 mg.kg-1,土壤Ni的活化率为3.38%。(2)土壤重金属Ni各形态含量相对大小为残渣态(36.20 mg.kg-1)〉有机质结合态(2.80 mg.kg-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1.31 mg.kg-1)〉可交换态(0.54 mg.kg-1)、碳酸盐结合态(0.10 mg.kg-1),残渣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形态,达88.16%。(3)pH值是影响可交换态Ni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达极显著负相关水平;全Ni含量是影响碳酸盐结合态Ni含量、铁锰氧化物结合态Ni含量和残渣态Ni含量的最主要因素,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有机质含量是影响有机质结合态Ni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呈显著正相关水平。(4)〈0.01 mm粘粒含量是影响可交换态Ni含量的重要因素,有机质含量是碳酸盐结合态Ni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H值和有机质含量都是影响铁锰氧化物结合态Ni含量的重要因素,〈0.01 mm粘粒含量、pH值都是影响有机质结合态Ni含量的重要因素,pH值是影响残渣态Ni含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5.
洪森荣  尹明华 《核农学报》2010,24(3):532-536
以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子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2.0mg/L+6-BA2.0mg/L+NAA0.1mg/L,最佳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40和7.5g/L,最佳pH值6、培养温度25℃,培养条件为光培养。证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香果树带芽茎段不定芽的高频增殖,为珍稀濒危植物香果树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46.
[目的]分析196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沙尘天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沙尘天气变化规律,为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逐日浮尘、扬沙、沙尘暴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K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沙尘天气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96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等级沙尘日数及沙尘强度指数均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p<0.01),浮尘日数和扬沙日数均在1990年前后发生由多到少的突变,沙尘暴日数和沙尘强度指数无明显突变点;(2)沙尘天气的空间变化趋势表现为,西部地区发生频率高且强度较大,高值中心出现在阿拉善盟的中部及西部与乌海市交界地区,向东迅速减弱,地区间差异明显;1960—2020年,沙尘天气减弱程度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更为明显;(3)1960—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沙尘天气减弱,既与增温背景下的大风日数减少(10.1 d/10 a,p<0.01)及冬春季节降水增多(2.65 mm/10 a,p<0.01)有关,也与持续多年的大规模生态治理下,NDV...  相似文献   
947.
通过利用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对玛曲草地1971~2010年的干湿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近40年玛曲草地PER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趋势达0.03/10a,20世纪90年代后,玛曲草地PER持续偏高,并在1993年出现了增大突变,降水量以7.4mm/10a的趋势减少,温度以0.46℃/10a的趋势上升,生物温度以0.25℃/10a的趋势上升,降水量与生物温度呈现出明显反向变化,玛曲草地有从极湿润区向湿润区过渡的趋势,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主成分分析表明玛曲草地暖干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同时日照时数增加、降水量减少、相对湿度下降和风速减小加剧了暖干化的趋势。受气候暖干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草地出现了明显的退化和沙化,沼泽湿地的面积也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导致玛曲草地牧草产量下降,涵养水源能力急剧下降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相似文献   
948.
研究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2.5 kg/t 丁酸钠植物精油复合制剂.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试验组南美白对虾增长率提高11.73%(P<0.01),质量增加率提高13.5...  相似文献   
949.
云南乳饼作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发酵乳制品,其品质优良且工艺简单,极具市场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处于传统手工作坊式阶段,急需实现乳饼的标准化生产.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目前乳饼的生产工艺,对其中关键工艺进行阐述,为工艺产业化提供参考;其次综述了影响乳饼品质的因素,包括鲜乳稀释比、凝乳温度和pH、凝乳剂、挤压强度和时间以及外源...  相似文献   
950.
水生动物10种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生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在其自身抗病作用中较特异性免疫系统发挥更大作用.从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分别综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补体、干扰素、凝集素、白细胞介素、抗菌肽、溶菌酶、转铁蛋白、鱼精蛋白以及金属硫蛋白等10种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