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以MT为基本培养基,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红江橙和柠檬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胚轴、下胚轴、子叶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同外植体在形成愈伤组织的时间和过程上有差别;红江橙上胚轴、下胚轴、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实验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T 2,4-D 1.00 mg/L 6-BA0.50 mg/L 蔗糖30 g/L、MT 2,4-D0.50 mg/L 6-BA0.50 mg/L 蔗糖40 g/L、MT 2,4-D 0.50mg/L 6-BA1.00 mg/L 蔗糖20 g/L,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柠檬上胚轴、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实验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T 2,4-D1.00 mg/L 6-BA0.50 mg/L 蔗糖30 g/L、MT 2,4-D1.00 mg/L 6-BA2.00 mg/L 蔗糖20 g/L,此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55%、29%。  相似文献   
42.
【目的】阐明弱光胁迫下黄瓜下胚轴性状的遗传特点。【方法】以耐弱光黄瓜品系M22与不耐弱光黄瓜品系M14及其F1、F2、回交世代(B1、B2)为试验材料,应用F2群体分离分析方法与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析法,于2007和2008年对弱光(日平均光强为100μmol/(m2.s))条件下黄瓜的下胚轴长与下胚轴粗进行遗传分析。【结果】群体分离分析结果表明,黄瓜F2代群体中下胚轴粗和下胚轴长性状遗传变异幅度均较小,其中下胚轴粗在2007和2008年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258和0.226cm,下胚轴长分别为8.5和4.5cm;广义遗传力较低,其中下胚轴粗在2007和2008年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54和0.62,下胚轴长为0.60和0.69,表明不宜在F2代进行性状选择。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表明,黄瓜下胚轴粗的遗传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2)控制,B1、B2、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7.03%,56.25%和60.38%。下胚轴长遗传受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C0)控制,B1、B2、F2代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4.38%,63.29%和83.37%。【结论】下胚轴粗遗传以主基因遗传为主;下胚轴长性状主要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很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43.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进行研究.以无菌发育5~7 d种子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组合、酶解时间、渗透压和pH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 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达到3.53×106个/g,存活率为90.6;;以甘露醇作为酶解渗透调节物质较为理想,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 mol/L的甘露醇最为适合原生质体分离;酶解液pH调至6.0时原生质体产量、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44.
陆地棉抗病品种中521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艺性状优良且抗枯黄萎病的陆地棉品种中521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采用固液结合的体细胞培养方法建立细胞悬浮系并进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 1.0 mg.L-1IBA 0.05 mg.L-1KT 0.1 mg.L-12,4-D 30g.L-1葡萄糖的固体培养基为最佳;体细胞胚的形成以MS 0.01 mg.L-1IBA 0.01 mg.L-1KT 0.005 mg.L-12,4-D 1.0g.L-1谷氨酰胺的液体培养基为最佳,悬浮30 d后可以发现体细胞胚的形成。之后转接入四种不同的MSB固体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形成,发现MSB 2 g.L-1谷氨酰胺 0.5 g.L-1天冬酰胺 30g.L-1蔗糖 6.0 g.L-1琼脂为最佳培养基,且发现此方法比全程固体培养缩短了体细胞再生的周期,此品种在本研究建立的再生体系下植株再生周期为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5.
天然油菜素内酯对沙棘种子萌发和下胚轴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然油菜素内酯 (NBR)处理贮藏 4年的沙棘种子后 ,发现天然油菜素内酯对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平均发芽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 ,发芽率提高了 18.5 2 %~ 2 4 .6 3% ,发芽势提高了 2 5 .4 8%~ 6 5 .6 1% ,平均发芽速度提高了 2 0 .6 0 %~ 2 8.79% ,发芽时间缩短了 1.5 1~ 2 .11d,其中质量浓度为 0 .0 5 mg/ L 的处理促进发芽效果最好。NBR处理对沙棘种胚下胚轴伸长生长也有促进效应 ,在处理的第 2天到第 4天 ,下胚轴伸长生长比对照高出 8.8%~ 2 8.4 % ,其中质量浓度为 0 .1mg/ L 的处理促进下胚轴伸长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6.
以杉木未成熟胚、种子发芽的下胚轴、子叶以及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杉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生芽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组合及浓度对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影响,对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为MS+2,4-D 2 mg·L~(-1)+6-BA 1 mg·L~(-1)+KT 1 mg·L~(-1),诱导率为92.7%;对子叶、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为MS+6-BA 2 mg·L~(-1)+NAA 2 mg·L~(-1)+TDZ 0.01 mg·L~(-1),诱导率分别为97.4%和95.2%;对组培苗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的培养基为MS+2,4-D 1 mg·L~(-1)+NAA 2 mg·L~(-1)+TDZ 0.01 mg·L~(-1),诱导率为86.7%;MS+6-BA 0.5 mg·L~(-1)+KT 1.5 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80%。质地疏松的愈伤组织其再生芽率最高(65%),单个质地均匀的愈伤组织其再生芽数可达6个;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质地形态有较大影响,1/2MS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质地较疏松,MS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地均匀且表面可见颗粒状细胞团,DCR培养基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地较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