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97篇
林业   151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71篇
  287篇
综合类   800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95篇
畜牧兽医   571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1982-2006年的AVHRR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了蒙古高原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25 a来,蒙古高原植被整体呈改善趋势,年增长率为0.0006/a。蒙古国植被NDVI年增长率最大(0.0008/a),其次是中国的内蒙古(0.0004/a)、甘肃(0.0003/a)和宁夏(0.0001/a);(2)植被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季节性。25 a来,蒙古国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盟等区域植被明显改善,而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市植被呈退化趋势。研究区春、秋季植被明显改善,夏季植被呈退化趋势;(3)植被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春、秋季升高的温度使生长期延长,植被改善,而夏季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共同导致夏季植被退化;(4)草地、农作物面积和产量的增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内蒙古植被NDVI的增加,其他人为因素,如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退耕还林、过度放牧、矿产资源开采等也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被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黑河中游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主导因素驱动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人文因素在黑河中游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中的驱动作用,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首先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其次,在明确各类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人文因素指标体系,模拟人文因素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之间的多元线性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提取影响不同用地类型的关键人文因素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人文因素对甘州区主要用地类型的LUCC(land use/cover change)过程的驱动作用达到90%以上,且在不同类型用地变化过程中各人文因素贡献率不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文章评价指标体系中,农业人口数量下降,农业科技人员数量上升以及电机井总数量持续增加分别是2002-2011年甘州区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建设用地、耕地变化的主导人文因素指标。  相似文献   
993.
张利斌  曹靖雯 《中国茶叶》2022,(2):43-49+55
提高民族地区茶产业竞争力对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湖北恩施州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九要素模型进行拓展,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构建了分析恩施州茶产业竞争力的新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力要素是恩施州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包括政府、企业家和投资者、茶企员工、茶农,他们分别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劳动等要素,在撬动物质要素、把握发展机遇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农业人口是四川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探明四川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对于区域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从人员从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教育资源、农业科技进步、人口质量、迁移成本、空间位置和耕作条件等8个方面选择了25个潜在驱动因子,采用人口测度法、逐步回归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以1999—2008年和2008—2018年两个时期四川省5个经济区共计21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①1999—2018年内,80.95%的地市(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持续减少,9.52%的地市(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增加后持续减少。②1999—2018年内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改变与地形密切相关。③除地形外,1999—2008年的主要驱动因子还有人口出生率、中学生数量和三产产值的变化,2008—2018年的主动驱动因子则还有房价和农业机械化水平。④在1999—2008年中,区域平均坡度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变化率的影响以通过影响中学生数量的年变化率和出生率的年变化率的间接效应为主,但直接效应不可忽视。⑤在2008—2018年中,农用电机数量的年变化率直接有效影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变化率。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使更多的人口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劳动。上述研究结果暗示了农业劳动力流失的内在机制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目前,虽然农业劳动力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但农业科技的直接效应已经进一步凸显,未来将有望依赖农业科技打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地域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995.
试验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蜡虫粗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和脱色前后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通过静态吸附法确定大孔吸附树脂NKA-9较适合白蜡虫粗多糖脱色,动态吸附法确定白蜡虫多糖脱色条件为30 ℃下10 mg·mL-1多糖溶液(pH值8.0)以1 BV·h-1流速上样1 BV后,以5 BV水洗脱,脱色率为71.4%、脱蛋白率51.9%、多糖收率为60%。体外细胞抗氧化结果表明:脱色前多糖溶液仅在1 000 μg·mL-1浓度时能提升过氧化氢损伤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存活率,而脱色后多糖溶液在10 1 000 μg·mL-1范围内均能提升模型细胞存活率,其中,1 000 μg·mL-1的脱色白蜡虫多糖与模型组的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脱色后多糖抗氧化能力增加。  相似文献   
996.
为探明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 SRA01/04)的保护作用,采用MTT法建立高浓度葡萄糖(HG)诱导的HLECs损伤模型,同时观察HLECs细胞形态的变化。用不同浓度(4、8、16、64、32、64、128、256、512μmol/L)TFDG处理HLECs损伤细胞,采用化学比色法和硝酸还原法测定HLECs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结果表明:高浓度葡萄糖可以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用于HLECs损伤模型诱导的最佳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最佳诱导时间为24 h;与未经处理的模型细胞相比,经浓度为16~64μmol/L TFDG处理的模型细胞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各个浓度的TFDG能极显著降低模型细胞内NOS的活性,极显著减少NO的合成(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以上结果表明,TFDG对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HLECs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998.
旨在评估茶氨酸(T)和本实验室合成的新颖的茶氨酸衍生物-茶氨酸氯香酰胺(TClC)对高转移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和TClC对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MDA-MB-231细胞中与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以及药物作用可能的分子靶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增高,T和TClC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TClC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T;T和TClC均能够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同时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使Bcl-2/Bax比率减少。此外,T和TClC均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 而TClC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T。T和TClC对这些蛋白水平的调节作用可能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这些结果表明,T和TClC对治疗高转移的人乳腺癌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于烟草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存在的困境;从建设目标、总体功能规划、具体功能模块规划三个角度,研究和探讨贵州烟草商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介绍了贵州烟草商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Postprandial oxidation of dietary free amino acids or egg white protein was studied using the [13CO2] breath test in rats, as well as in humans. Thirty‐eight male rats were assigned to four dietary test groups. Two diets only differed in their protein fraction. Diet I contained 21% egg white protein. For the breath test egg white protein, intrinsically labelled with [1‐13C]‐leucine, was used as a substrate. Diet II contained the same amino acids as diet I, though not as egg white protein but in free form. Free [1‐13C]‐leucine was used to label this diet. In addition, two 1:1 mixtures of both diets were used. During the breath test either the free amino acid or the protein fraction was labelled as in diets I or II. The animals were breath‐tested following short‐term (day 5) and long‐term adaptation (day 20) to their experimental diet. For all diets, including the mixed diets, postprandial oxidative losses on day 5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for the free leucine compared with the protein‐derived leucine. Differences between free and protein‐derived leucine oxidation had, however, largely disappeared on day 20. The human subjects were breath‐tested without any adaptation period to the diets. The oxidative losses of free leucine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protein‐derived leucine. None of the studies showed any indication for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xidation of protein‐derived amino acids and free amino acids. It is concluded that free and protein‐derived amino acids in the diet are mainly metabolized independent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