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2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2433篇
林业   1539篇
农学   2633篇
基础科学   1255篇
  2750篇
综合类   8541篇
农作物   1650篇
水产渔业   1511篇
畜牧兽医   1744篇
园艺   851篇
植物保护   1336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69篇
  2022年   620篇
  2021年   743篇
  2020年   779篇
  2019年   917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980篇
  2016年   1162篇
  2015年   960篇
  2014年   1169篇
  2013年   1289篇
  2012年   1596篇
  2011年   1640篇
  2010年   1170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1104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644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本试验用外翻肠囊法研究高钙对肉仔鸡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吸收不同形态锰的影响,以比较有机锰和无机锰在高钙条件下吸收特点的差异。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培养液中添加的4种锰源分别为:硫酸锰、弱络合强度的蛋氨酸锰(Mn-MetE)、中等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A)和强络合强度的氨基酸锰(Mn-AAB)。为了扣除内源的影响,设置1个零添加锰水平处理。将40只3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到以上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每只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作为相应肠段外翻肠囊的一个重复。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回肠肠囊对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1);2)回肠肠囊对强络合强度的Mn-AAB中锰的吸收率显著高于硫酸锰或中等络合强度的Mn-AAA(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钙条件下,络合形态的有机锰在体外培养的肉仔鸡肠囊中的吸收率显著高于无机形态的锰;强络合强度有机锰源中的锰能更强地抵抗小肠内的解离,比弱或中等络合强度的有机锰源更有利于锰的吸收。  相似文献   
52.
高能日粮条件下半胱胺对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正常日粮中添加高油脂来制备高能日粮,探讨高能日粮条件下,添加0、15、30、60mg/kg半胱胺(CS)对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5、30mg/kg半胱胺均能显著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P<0.05),30mg/kg半胱胺能使大鼠抗氧化能力恢复到接近正常日粮组水平,60mg/kg半胱胺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恢复无显著影响(P>0.05)。半胱胺添加的最适剂量为30mg/kg。  相似文献   
53.
针对在扬黄灌区采用低压管灌时经常存在的泥沙淤积和碎柴草堵塞等常见问题,在宁夏盐环定扬水工程三泵站的低压管灌示范区进行了含沙量、泥沙淤积、管道流速、碎柴草及悬浮物的现场观测试验。对灌区的管网设计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支管的不淤流速与观测到的不淤流速结果基本相等。提出了在扬黄多风沙地区预防管道淤塞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4.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31个苜蓿品种分枝期—结英期的冠层温度及其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冠层温度与分枝期和现蕾期的茎叶比、开花期的叶面积和产量间存在显著的偏相关关系,可作为产量高低的间接或直接指标;由于农艺性状指标间互相关的影响,冠层温度与农艺性状指标间的单相关系数可靠性差,且与偏相关系数有明显的差异;排除农艺性状指标间互相关影响后,偏相关系数可靠性大,可作为变量间关系密切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55.
新疆石河子地区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沙漠 ,绿洲 ,空气的比热等热性能不同 ,形成沙漠夏季温度明显高于绿洲 ,进而对绿洲地区增温 ,称沙漠增温效应。石河子地区 1 0 0 km范围内沙漠对绿洲的增温平均 1 .76℃ ( 1~ 2℃ ) ;根据绿洲距沙漠的远近与气温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2 7.5 2 97- 0 .0 335 x。 r=- 0 .881 3*。沙漠增温效应对绿洲农业有多方面作用 ,形成夏季富照高温、秋季大日较差以及促成棉花在夏季的“冷害”等 ,深刻地影响绿洲特色农业、栽培技术及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56.
作物害虫的猖獗与高毒农药的"倾泻"的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我国农作物害虫发生现状及化学农药防治的现状,分析了作物害虫猖獗与高毒农药“倾泻”的原因与发展,提出了防止作物害虫猖獗和高毒农药“倾泻”的5条对策,即做好高毒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禁用、限用高毒农药的自觉性;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促使高毒农药低毒化;推广转基因作物;推广使用高效、高选择性、低毒、低用量、安全农药。  相似文献   
57.
经过调查研究,明确了换种转B.t基因抗虫棉后棉田虫害的新变化,制订了以防治棉蚜和棉叶螨为重点的兼治棉铃虫及其他害虫的新策略,并通过近几年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鉴定出用48%多杀霉素悬浮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高氯·辛乳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棉铃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烟碱水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防治棉蚜;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棉叶螨等高效低毒农药及其配套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58.
59.
茄子耐热性遗传表现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易金鑫  侯喜林 《园艺学报》2002,29(6):529-532
 采用4 份耐热性不同的茄子亲本半轮配法配制4 ×4 双列杂交, 对P1 、P2 、F1 、F2 、BC1 等5 个世代四叶期幼苗在温室内进行高温(平均昼/ 夜温度38. 8/ 24. 2 ℃) 处理, 同期田间栽培(平均昼/ 夜温度34. 4/ 22. 6 ℃) 。采用Hayman’s 法分析苗期耐热指数和成株期坐果率的调查数据, 表明, 茄子耐热性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受两对以上基因控制, 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其中加性效应占更主要成分。据此提出了耐热性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0.
Ascospores of both A-group and B-group Leptosphaeria maculans germinated at temperatures from 5 to 20°C on leaves of oilseed rape. Germination of ascospores of both groups started 2 h after inoculation and percentage germination reached its maximum about 14 h after inoculation at all temperatures. Both the percentage of A-/B-group ascospores that had germinated after 24 h incubation and germ tube length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rom 5 to 20°C. Germ tubes from B-group ascospores were longer than those from A-group ascospores at all temperatures, with the greatest difference at 20°C. Hyphae from ascospores of both groups penetrated the leaves predominantly through stomata, at temperatures from 5 to 20°C. A-group ascospores produced highly branched hyphae that grew tortuously, whereas B-group ascospores produced long, straight hyphae. The percentage of germinated ascospores that penetrated stomata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from 5 to 20°C and was greater for A-group than for B-group L. maculans after 40 h incub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