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2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551篇
林业   515篇
农学   453篇
基础科学   411篇
  651篇
综合类   2065篇
农作物   320篇
水产渔业   136篇
畜牧兽医   711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34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彩色马蹄莲的品种‘Golden Affairs'为试材,在9种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分20d、30d、40d三阶段称重,计算增重率,研究激素对增殖的影响及适宜的增殖周期。结果表明:高浓度BA不利于丛生芽增殖,可促进苗的形成;丛生芽的增殖则受BA/NAA的比值调节;30d为增殖周期进行培养,可获得最大增殖率。  相似文献   
102.
小水电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严重的,通过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监管小水电施工期中的环境影响行为,将有效地使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富光水电站工程施工期引入环境监理后,从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确保工程完工后,大大减免了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取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共赢。  相似文献   
103.
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31-533
通过对转型时期有关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动向的分析,指出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①逐步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研究群体;②研究领域不断拓展;③研究的时代性特点日益明显;④研究逐步由表象深入到本质;⑤研究逐渐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4.
对突脉青冈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突脉青冈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其纤维形态随树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突脉青冈木材可作为林产工业的纤维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5.
1992~1993年对麦套春棉麦棉共生期水分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两年试验结果表明,4种套种方式共生期田间持水量变化动态均表现为:棉行间>棉株间>麦棉行间>麦行间;在试验范围内麦棉间距≥030m时,无论麦收前有无自然降雨,棉行间、棉株间持水量与纯作棉田(CK)差异不显著,而麦棉行间、麦行间持水量显著低于CK;3—2式和4—2式用水较为经济;套种田与CK持水量等同点分布区集中在距小麦边行030~040m处,各套种方式麦棉间距以030m为宜。  相似文献   
106.
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曾为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体系与新形势已不相适应。文章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本试验旨在研究8~18周龄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8周龄至开产时(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以及屠体、内脏器官、鸡冠、骨骼、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如皋黄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18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ME水平为10.88、11.30和11.72 MJ·kg-1、其它营养素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周龄~开产(20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预产期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蛋鸡18周龄体重、8~18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和8~20周龄料重比(F/G)和粗蛋白质转化比(CPCR)均显著线性减小(P<0.05)。2)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和20周龄如皋黄鸡屠体、内脏器官和消化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3)18周龄蛋鸡胫骨重和胫骨率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先减小后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鸡冠和股骨以及20周龄鸡冠、胫骨和股骨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4)18周龄蛋鸡卵巢基质指数和小黄卵泡指数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其它繁殖器官以及20周龄各繁殖器官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8~18周龄饲粮ME水平为11.72 MJ·kg-1时,能显著增加18周龄体重和8~18周龄ADG,改善8~18周龄F/G和CPCR,促进卵巢基质和小黄卵泡发育,但饲粮ME水平对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将蛋鸡育成期和预产期结合研究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娄亚桦  王玲秀  邵帅 《草地学报》2022,30(5):1290-1295
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适时萌发,有助于缓解春季饲草短缺。为探究氮沉降和收获期对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方式,设置0 kg·ha-1·a-1,30 kg·ha-1·a-1,60 kg·ha-1·a-13个氮添加处理和2个收获时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析不同处理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指标和饲用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30 kg·ha-1·a-1,60 kg·ha-1·a-1氮添加条件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粗、平均地上鲜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0 kg·ha-1·a-1;同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与第一收获期相比,第二收获期东方旱麦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与粗脂肪含量升高,平均地上生物量无差异。综合考虑东方旱麦草秋萌株的生长与饲用品质,在第一收获期(拔节孕穗期)和60 kg·ha-1·a-1氮添加下可获得最优饲草,但30 kg·ha-1·a-1较低水平氮沉降也能显著提升其生产力与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9.
奶牛乳腺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性能,和牧场效益息息相关。如何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是牧场的重中之重。干奶期是奶牛乳腺机能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预防奶牛产后乳房炎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长达1 年的时间,对635 头奶牛进行分组试验,并追踪观察其产后90 天内乳房炎的发生情况和产奶量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奶牛干奶期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乳头封闭剂对奶牛进行干奶,比单独使用抗生素干奶,产后7 天的体细胞阳性率降低了28.58%;产后60 天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35.40%,产后90天降低了41.32%;各组之间的产奶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不同收获期对2种玉米农艺性状和生物学产量的影响,选择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制作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以及最佳收获期。[方法] 以全株青贮玉米吉东81和粮用玉米甘优702为试验材料,试验期为2019年9月5日至10月5日,设11个收获日期,分析不同收获日期2种玉米株高以及各部位鲜物质产量、干物质含量和干物质产量的变化。[结果] 2种玉米株高随着收获期的延长呈先增加后平稳趋势,9月17日吉东81和甘优702的株高最高,分别为3.51 m和2.94 m,试验期间吉东81的平均株高显著(P<0.05)高于甘优702。2种玉米茎叶、秆、果穗和整株鲜物质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干物质含量呈递增趋势,干物质产量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2种玉米整株平均鲜物质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吉东81的整株平均干物质含量和干物质产量显著(P<0.05)低于甘优702。[结论] 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吉东81最佳收获期为9月23—26日,粮用玉米品种甘优702最佳收获期为9月17—20日,且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吉东81更适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