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71篇
  免费   1003篇
  国内免费   1616篇
林业   1548篇
农学   1314篇
基础科学   1089篇
  2611篇
综合类   8788篇
农作物   860篇
水产渔业   416篇
畜牧兽医   1483篇
园艺   873篇
植物保护   1308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65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633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659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1067篇
  2013年   946篇
  2012年   1448篇
  2011年   1467篇
  2010年   1173篇
  2009年   1161篇
  2008年   954篇
  2007年   1057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741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462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中国设施栽培系统中的养分管理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设施栽培养分管理是设施农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在养分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设施栽培养分投入和土壤养分累积两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现状,指出了由于不合理养分管理导致的设施栽培土壤盐分大量积累、营养元素间比例失调、设施蔬菜品质下降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设施栽培养分管理的一些具体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施氮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高光效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施N效应结果表明 ,强源是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施N增产的主要原因 ,扩库对产量的作用有限。低N量即显著提高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皮棉产量 ,继续增施N肥则空心多茎株型短季棉仅对N素表现出较强适应性 ,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 ,表明产量潜力的发挥需要配套栽培技术的支撑  相似文献   
993.
岷江上游23年生油松纯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了评价人工林下凋落物与土壤截留降水的能力,定位监测和分析了岷江上游2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65次降水事件的截留与分配过程。结果表明,65次林外降水总量为400.9 mm,其中208.726mm以穿透雨、33.388 mm以树干茎流进入林地,凋落物层、土壤层分别截留25.695,214.375 mm,截留率分别是6.41%,53.47%。但林外降水量<0.3 mm时,不产生林内降水,凋落物与土壤层不能截留降水。在0.3~10 mm降水范围内,土壤截留量随着降水增大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层截留率先增后减,但降水量>10 mm后,土壤截留率逐渐趋于稳定,呈较小波动(63.46%~73.58%),而凋落物截留率趋于稳定,并略有下降趋势;土壤截留量与林内外降水量、土壤截留量与茎流量均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人工油松林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对降水均有一定的拦蓄截留效应,其中:土壤层>凋落物层,土壤层的截留量达同期林外降水量的1/2以上。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坡度效应,以便为退耕还林及坡耕地水保措施提供依据。根据上舍河小流域2000年55场有效降雨资料,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杉木林地)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径流侵蚀模数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植被盖度等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杉木林地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侵蚀模数与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植被盖度等相关显著。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耕地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径流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杉木林分的次降雨地表径流量和径流侵蚀模数,随着坡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95.
通过20L和1200L云室条件下的检测试验,对微米级和纳米级碘化银的成核率与核化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证明纳米级碘化银冻结阂温高且成冰性能好,在人工影响闪电方面是一种较好的消雷催化剂。  相似文献   
996.
挖坑机造林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BFW490型背负式挖坑机在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大镇林场挖坑造林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利用挖坑机造林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当挖坑直径为200mm(以下简称1200)和300ram(以下简称1300)时的工效分别是人工挖坑处理(以下简称CKJL)的5.40倍和4.78倍。每667m^2(亩)植树造林单挖坑环节1200、J300处理比CKR分别节省1.38和1.36工日;投入成本j200、j300仅为CKR的40.4%和44.4%,72004300可以减少投入成本55.75元和52.01元。不同处理造林10年生生长量存在差异,挖坑采用j200、j300处理与CKR处理相比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和4.8%;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3.8%和1.3%;蓄积量都提高了12.9%。在闽西北山地使用挖坑机造林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造林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以烟草品种龙江911为供试材料,对适每地、维博亩和斯美地这3种不同土壤熏蒸剂防除烟草苗床杂草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适每地和斯美地这两种土壤熏蒸剂对苗床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综合防除效果及安全性等因素.以斯美地效果最理想,其次是适每地,均可在黑龙江省烟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8.
两行一带式乔木固沙林带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在风速为10和15 m·s<'-1>的风洞试验条件下,覆盖度为20%和25%的3种两行一带模式固沙林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风速变化情况,以期对3种模式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配置模式在0.31H高度形成了风影区和风速加速区相互组合的复杂流场结构,覆盖度25%的两行一带模式的防风效果高于覆盖度20%的两行一带模式.3种模式在不同高度的风速变化规律相同,可划分为3层:微变化层(1.54H和2H)、显著变化层(0.46H和0.92H)和稳定变化层(0.06~0.12H)3个层次.3种模式降低风速的效果为:D=4H(H为带间距)L=4 cm(L为行距)模式大于D=5H,L=0.08 m模式和覆盖度20%(D=5H,L=0.04 m),后2种模式相同.  相似文献   
999.
胶合板产业集群的成因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胶合板产业集群的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中国的四大胶合板产业集群基本是在市场自发和政府引导双重因素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其特征是以集聚区工段的深度分解为基础,辅助工段走向独立,实现胶合板分工的高度专业化.分析我国胶合板产业集聚区普遍存在的"两端不稳定"现象,提出完善产业集聚区"根植性"、"共生性"和"互动性"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对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的趋向性显著提高(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蜂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在采集区的静止时间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而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反应时间则显著短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室内搜索寄主所需平均时间39.99s,60s内搜索到寄主的数量为23.33头,都与无学习经历的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采用蜂虫比1:1,2:1,4:1室内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寄生试验中,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