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32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51篇
  52篇
综合类   49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829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闽东北外海底层流刺网作业渔获的银头鱼群体由1~6龄11个世代构成,以2、3和4龄占优势;体长优势组为210~270mm,体重优势组为200~400g,体长与体重的关系W=2.1120×10~(-5)×L~(2.9964)r=0.9970。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3龄,最小性成熟个体体长为190mm,在4~8月均有产卵活动;按von Bertalanffy方程拟合生长参数:L_(∝)=436.21mm,W_(∝)=1715.05g,k=0.2357,t_0=-0.9542,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3.702龄。  相似文献   
62.
玛曲渔场几种裂腹鱼类脑的形态结构与真食性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典群 《水产学报》1987,11(2):149-158
本文对极边扁咽齿鱼,黄河裸裂尻鱼、花斑裸鲤和厚唇重唇鱼进行了食性分析和脑的形态结构观察,并对脑结构和食性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这四种鱼类属于底层味觉食性鱼类,其中极边扁咽齿鱼和黄河裸裂尻鱼主要靠口腔、腭部味蕾觅食泥土和藻类,迷叶发达;厚唇重唇鱼主要靠触须寻找甲壳类为主的水底昆虫,面叶和小脑发达;花斑裸鲤的脑结构特征与其杂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63.
  1. Many species and populations of odontocetes have modified their behaviour to take advantage of feeding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fishing activities, with depredation of fishing gear being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adaptation.
  2.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marine mammal area because of a regular occurrence of common bottlenose dolphins. Boat surveys were conducted within a 3,000 km2 sector of the Adriatic Sea off the coast of Veneto, Italy,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2018–2019. Based on 76 days at sea, 10,711 km of navigation, and 81 h 26 min of dolphin tracking, this study contributes novel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 dolph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n their occurrence in the wake of beam trawlers, otter trawlers, and midwater pair trawlers.
  3. A combine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and generalized estimation equation framework indicated that trawling—along with other physiographic, biological and anthropogenic variables—influenced dolphin distribution. In days of trawling, the chance of encountering dolphins increased by ~4.5 tim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8–11.0) near active beam trawlers, by ~16.0 times (7.1–36.0) near otter trawlers, and by ~28.9 times (12.0–69.6) near midwater pair trawlers.
  4. Spatial modelling was used to create maps of predicted distribution, suggesting differences in habitat use between trawling and no-trawling days. Spatial modelling for all days identified a dolphin distribution hotspot of 832 km2, situated off the Po river delta.
  5. Evidence contributed by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inform management action within one of the world's areas most heavily impacted by fishing and other human encroachment. Such management action would help enforce the European Union's Habitats Directive and Marine Strategy Framework Directive, while also informing EU's Maritime Spati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64.
随着海参养殖业快速发展,利用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的海参智能捕捞已成为发展趋势。浅海环境复杂,海参体色与环境区分性差、海参呈现半遮蔽状态等原因,导致目标识别准确率低下。此外由于景深运动,远端海参作为小目标常常未被识别成功。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SD网络的海参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RFB(Receptive Field Block)模块扩大浅层特征感受野,利用膨胀卷积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增加海参细节、位置等信息,并结合注意力机制,对不同深度特征进行强化,将计算得出的权重与原特征信息相乘以此获得特征图,使结果包含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也抑制无关特征。最后实现特征图融合,进一步提升水下海参的识别精度。以实际拍摄的视频进行测试验证,在网络结构层面上,对传统算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SSD网络的海参目标检测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为95.63%,检测帧速为10.70帧/s,相较于传统的SSD算法,在平均精度均值提高3.85个百分点的同时检测帧速仅减少2.8帧/s。与Faster R-CNN算法和YOLOv4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该研究算法在平均精度均值指标上,分别比YOLOv4、Faster R-CNN算法提高4.19个百分点、1.74个百分点。在检测速度方面,该研究算法较YOLOv4、Faster R-CNN算法分别低4.6帧/s、高3.95帧/s,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准确率与运行速度,改进后的SSD算法较适合进行海参智能捕捞任务。研究结果为海参智能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目前中国虾夷扇贝网具存在捕捞效果差、海底生境影响严重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水下视频监控技术,设计了水压板导流与随动式惊扰相结合的拖曳网架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对改造后捕捞网具的水下拖曳水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得出,在拖曳水深在30~50 m、拖曳速度为1.8 m/s、网口高度为350 mm时,采用22.5°~30°负迎角弧式水压板,可减轻顶部湍流对底栖鱼类的兼捕影响,且随动式惊扰装置满足作业要求,此时拖曳稳定绳长约为156.80~261.34 m、稳定角度为11.03°、稳定拖曳力为2275.83 N。通过海上捕捞对比试验得出,在拖曳速度为1.5、1.8和2.0 m/s时,改造后捕捞网具与生产用捕捞网具在捕捞量方面无显著差异(P>0.5),在碎贝量和底栖鱼类兼捕量方面显著降低(P<0.5)。单网平均捕捞量的偏差率分别为6.30%、0.59%和5.55%,单网平均碎贝量的偏差率分别为90.63%、84.78%、85.29%,单网底栖鱼类平均兼捕量的偏差率分别为78.57%、81.25%、84.85%。且在拖曳速度为1.8 m/s时,与生产用网具相比,单网平均捕捞量偏差率最低,单网平均碎贝量的偏差率最低,底栖鱼类平均兼捕量显著减少,符合环境友好型捕捞网具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6.
淡水电捕鱼工具性能研究与作用半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瑞  胡欣  杨志勇  陈寅杰  甚庆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86-11988,11990
[目的]了解我国电捕鱼工具使用现状,为国家制订渔业资源保护政策与导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收集鱼具,测定电捕鱼工具可击昏鱼的作用范围、输出电压、波形,分析该类工具在性能上的演变,评价电捕鱼工具对水生资源的影响.[结果]现有电捕鱼工具以脉冲输出为主,直流输出为辅,没有收集到交流输出样品.现有电捕鱼工具的平均输出电压是1975年的1.6倍、1959年的3.0倍,平均击昏作用距离是是1975年的1.3倍,1959年的1.7倍;个别工具的输出电压达到1975年的4.3倍,1959年的8.0倍;可击昏作用半径达到1975年的2.3倍及1959年的2.9倍.研究结果还表明现有的电捕鱼工具通过提升输出电压、改为脉冲输出等方法,提升捕鱼效率、扩大作业范围,会引发鱼等水生生物资源的加速消亡.[结论]该试验分析方法及作用半径的评估方法,可用于电捕鱼工具对水生资源影响的评估,有利于推进我国农牧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
崔延松  度巍  鲁红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10038-10039,10042
在我国水利建设资金配置中,存在着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作为投资的主体,在兴建水利工程上进行着是否投资的利益博弈.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不同收益考量下长期博弈中形成的演化稳定策略,并揭示出由于存在“智猪博弈心态”,双方共同投资水利工程始终是不稳定策略组合,揭示了当前政府主导型的水利资金配置机制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篮比赛分析发现,来源于欧美职业篮球联赛队员数量决定各队竞技实力,体现各国运动员国际流动与交融发展新趋势;欧、美球队呈现“高、快、灵、准、全、悍、变、星”的进攻特征及防守“以球权争夺为核心,球、人、区、时空兼顾”的先进理念;当前世界篮球区域发展不均衡,美洲占据竞技优势,欧洲整体水平高,亚、非洲实力弱,呈欧美全面抗衡格局;中国男篮竞技水平和成绩下滑明显,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和得分、失分、投篮次数、命中率、篮板球、助攻、失误、抢断指标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盖帽、犯规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出个人能力、技战术风格、整体攻防与世界强队全方位差距,并呈逐步拉大趋势。  相似文献   
69.
根据福建省1987~2003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116°00′~119°30′E,22°00′~24°30′N)灯光围网作业生产统计数据和资源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福建省在该渔场灯光围网作业状况、发展演变和资源利用现状。结果表明:由于单拖作业和流刺网作业的发展,灯光围网作业持续萎缩,在海洋渔业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渔船大型化,渔场向深水推进,灯源配置及集鱼并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渔获物中蓝圆鲹占绝对优势,鲐鱼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金色小沙丁鱼年间波动明显,颌圆鲹则快速减少,竹鱼近年来产量快速增长。文章还提出改进和提高灯光围网作业捕捞技术和自身竞争力,合理引导部分疏目快拖作业参与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优化海区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海区渔业资源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0.
长江径流对河口及邻近海区渔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对近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试就长江径流变化对邻近海区理化环境的影响、对河口及邻近海区的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以及渔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长江径流的变化关系到邻近海区温、盐度和冲淡水的分布,并且存在着较强的相关;不少经济鱼类的渔场正位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高区,而近海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与长江径流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径流量的变化不仅改变渔场位置,而且影响海区渔获量的变化。文中着重讨论了长江口、舟山和鱼山渔场的带鱼、鲐鲹鱼的分布,渔场形成,渔获量的大小与径流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