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9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林业   1106篇
农学   1161篇
基础科学   430篇
  977篇
综合类   4807篇
农作物   444篇
水产渔业   132篇
畜牧兽医   1056篇
园艺   1240篇
植物保护   57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42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582篇
  2015年   478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668篇
  2012年   1172篇
  2011年   805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419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山西菜田捕食性食蚜蝇优势种及对菜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菜田常见捕食性食蚜蝇有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野食蚜蝇,四条小食蚜蝇,短翅细腹食蚜蝇6种,以黑带食蚜蝇种群数量最大,平均占全年发生总量的36.3%,通过对食蚜蝇产卵量,卵化率,幼虫期捕食量和羽化率测试,筛选出的黑带食蚜蝇,大灰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幼虫对菜蚜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黑带食蚜蝇为山西菜田菜蚜捕食性食蚜蝇优势种,用黑带食蚜蝇三龄幼虫对菜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以1:180防效最佳,72h后控制效果达93.5%。  相似文献   
32.
篱壁式红富士苹果光照分布及结果部位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6~7年生篱壁式红富士苹果叶幕光照分布、结果部位对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篱壁形叶幕光照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日变化相对均衡,树冠内未产生无效光区;品质垂直和水平分布与光照垂直和水平分布呈极显著正相关.中、下层中长果枝果实的果面光洁度分别为92.7%和97.2%,端正果率分别为91.6%和92.5%.  相似文献   
33.
‘新红星’苹果果实蔗糖合酶的活性及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新红星’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 伴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积累, 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逐渐下降, 而合成活性逐渐升高。苹果果实的蔗糖合酶由分子量为90 kD 的亚基组成, 其免疫信号强度随发育进程而增加。蔗糖合酶主要定位于果肉细胞的细胞质中, 发育中后期该酶的分布密度有一定增加。综合结果认为, 蔗糖合酶调控发育早期蔗糖的降解和发育后期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34.
云南特有野生果树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云南有各类野生果树资源约500 余种, 其中云南特有的164种, 分属35科54属, 多为热带、亚热带果树和浆果类果树, 形成滇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和滇中—滇东北3个特有野生果树集中分布中心。这些果树资源用途广泛, 优异性状明显, 有待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5.
番石榴果实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东山月拔和二十一世纪这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果实的发育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番石榴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果实重量和果核重量的发育呈显著的正相关;推测果实发育后期为进行果实产期调控的关键时期;建议以果实发育的直径大小以及果实转蒂下垂作为确定进行产期调控的田间依据。  相似文献   
36.
以红富士苹果果实为试材,在盛花后30d以内,分3次向幼果中引入EGTA和LaCl3,研究了两种钙的抑制剂对果实细胞超微结构和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GTA主要是在盛花后20d以前影响果肉细胞形态建成,导致细胞扭曲变形;而La3+是在盛花后20d以后,细胞开始扭曲变形,盛花后10d,质体上开始出现淀粉粒,盛花后30d,质体上淀粉粒明显增多。两种抑制剂对幼果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LaCl3处理,对幼果发育有抑制作用,其中,花后20d处理,抑制效应最强。花后20dEGTA处理,对果实的横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它两次处理,则表现出对幼果生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7.
苹果果实日灼人工诱导技术及阈值温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使用自制的日灼诱导设备,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对活体果实进行田间日灼诱导,通过改变诱导室内的气温来控制和调节果面温度,从而确定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发生日灼的阈值温度。试验证明: 自制的诱导设备运行平稳,诱导期间可保持果温基本稳定,大多数情况下,处理期间果面平均温度与实际设定温度的差异小于0.12℃ ,温度变化幅度一般小于±0.5℃ 。本试验所测定的9个苹果品种日灼阈值温度为(45.9±0.5)℃ (48.5±0.5)℃。光照对日灼发生有重要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阈值温度下,有光的处理果实发生日灼,而无光的处理则不发生日灼。  相似文献   
38.
试验结果表明:在17~31℃恒温范围内,稻茎毛眼水蝇的发育速率随温度上升呈逻辑斯蒂曲线趋势。幼虫、蛹存活率、成虫产卵量、种群增长指数随温度的上升呈抛物线趋势。卵孵化率在20~31℃范围内无显著差异,均在92%以上。在17℃和35℃时,孵化率下降至86.67%和76.36%。在35℃时,幼虫不能存活,成虫不产卵。  相似文献   
39.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果树的 1 4个品种为亲本 ,3年来共进行了 80余个组合的远缘杂交试验 ,探讨了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并对远缘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结果表明 ,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 ;同一杂交组合 ,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 ,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 ,选择自交亲和或自然坐果率高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容易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 -Ne激光处理及60 Coγ射线与He -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 ,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 ,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 ;60 Coγ射线单独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 ,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 ;对远缘杂种幼胚及时地进行胚抢救 ,并诱导形成多丛芽 ,是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并筛选出了李、樱桃胚萌发与生长、多丛芽诱导与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等最佳培养基配方。目前已将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大石早生李×泰安巴旦水杏及凯特杏×总统李等一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定植于露地 ,其中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是国内外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40.
设施油桃根系的生理生化代谢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的碳氮物质代谢、POD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新根的生长季节,根系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POD、SOD活性的变化与新根的生长具有相同的趋势,淀粉则相反。粗根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高于细根,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和SOD活性则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