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9篇
  22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明确在库尔勒香梨生产中香梨优斑螟所用防治技术。[方法]走访调查库尔勒香梨的主要种植区域香梨优斑螟防治技术。[结果]果农重视香梨优斑螟越冬代的化防控制,但对其发生规律不清楚,多数仅仅当做食心虫(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进行防治,而它们的发生时间存在很大差异;糖醋液对于香梨优斑螟诱集效果很好,在调查中使用其进行测报或防治的极为少见;该虫既可为害果实也可为害香梨主干和枝干的韧皮部,由于韧皮部虫斑明显,易造成树势衰落和伴随着腐烂病发生,果农普遍对其重视,但防效甚微。[结论]香梨优斑螟的综合防控技术水平较低,有必要加强香梨优斑螟发生规律和成灾机制的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制定科学的系统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2.
香石竹组织培养丛生芽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 yllus)组织培养丛生芽分化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顶芽为外植体,在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在培养基MS十6-BA 2mg/L NAA0.2mg/L上培养的丛芽分化率最高,达到87.5%。将顶芽、带腋芽的茎节、不带茎节的茎段分别接种在同一培养基MS十NAA0.1mg/L十6-BA1.0mg/L上培养,顶芽分化的芽数最多。同时,光照12h/d对香石竹丛芽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53.
超声波结合MA包装对香梨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及超声波结合MA包装处理对香梨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结合MA包装处理能减缓香梨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的下降,贮藏30 d后果实硬度保持在11.13 kg/cm^2。该处理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推迟了呼吸高峰的出现,使呼吸跃变延后了10 d,并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54.
BADH引物检测水稻香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占烈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90-11392
[目的]为了检测水稻中的香味基因,为其在香稻选育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泰国香稻的回交后代材料BC3F2和中国的香稻中提取DNA后,加入BADH引物进行PCR扩增,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香味基因。同时,对含香味基因的单株利用KOH溶液作叶片香味鉴定,并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电泳结果表明,94份样品中有32份样品含有纯合的香味基因,19个样品为香味基因的杂合体,与KOH溶液法检测香味的结果一致。BADH引物PCR扩增结果表明,香味来源于新香B的后代材料能产生明显的DNA扩增带,其香味基因与KDLM105以及Basmati香稻品种的香味基因均位于第8染色体上,属于等位基因。[结论]在香稻品种选育中,利用BADH引物能准确检测出含香味基因的植株,显著地缩短香稻品种育成的年限。  相似文献   
55.
籼型香稻恢复系大粒香-15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间材料7539作香味供体,采用复交配组方式,对杂交后代进行香味、抗性、株型同步鉴定筛选,经过10多年定向培育,选育出抗病香稻恢复系大粒香-15。用该恢复系配组的杂交稻组合Ⅱ优15、D优15优势强、熟期适中、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及制种产量高,已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6.
柚子花芳香油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新鲜柚子花中芳香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8 MPa,温度50℃,时间90 min,流量25 L/min,得到超临界柚子花芳香油的萃取率高达2.7‰。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鉴定出39个组分,占总芳香油的91.281%。通过对柚子花的深度加工研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柚子花香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库尔勒香梨汁护色与澄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护色剂(VC、柠檬酸和L-半胱氨酸)与不同澄清剂(果胶酶、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和壳聚糖)对香梨汁护色及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块后的库尔勒香梨采用0.08%VC+0.7%柠檬酸+0.07%L-半胱氨酸组成的复合护色剂浸泡30 s对梨汁护色效果较好;采用140μL/100 m L果胶酶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8.
增强居民小区保健功能的园林绿地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地形、绿化隔离带和园林芳香植物的保健功能及其设计要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用、巧用微地形能够遮挡小区内部不良视觉构筑物,扩大绿视率和促进植物的生命活动;灵活设置绿化隔离带能够有效阻挡小区外围的不良视觉环境,吸附粉尘废气并降低噪音;有针对性地集中栽种园林芳香植物,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外围设置密闭的环状绿带延缓芳香物质的消散,可以有效提高居民对芳香物质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59.
红枣挥发性物质在烘干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新鲜成熟的团枣在25~75℃逐渐烘干,当温度在4 h升高到50℃后,控制升温速率为每4 h升高5℃,直到75℃。取鲜枣100 g及从50℃开始每隔5℃取样100 g,去核、切碎,分别用95%乙醇浸泡,蒸去乙醇得膏,然后用除去过氧化物的乙醚萃取,醚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低温下蒸发除去乙醚后得到挥发性物质,再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上述样品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鲜成熟的团枣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13种酯类,以棕榈烯酸乙酯、肉豆蔻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乙酯等的含量较高,且其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略有减少;5-羟甲基-2-呋喃甲醛和5-羟基-5,6-二氢-麦芽酚在55℃以上检出,2-呋喃甲醛在65℃以上检出,随着烘干温度逐步升高和时间增长其残留含量逐渐增高;65℃时干枣的品质最好,烘干红枣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70℃。  相似文献   
60.
不同微灌方式对成龄库尔勒香梨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微灌方式:地表滴灌、地下滴灌与微喷灌,以传统的漫灌为对照,利用负压计和石膏块监测果树根区土壤水势,观测不同生育阶段果树的生长指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梨树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耗水量、作物系数与蒸发皿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充分灌溉条件下,地表滴灌、地下滴灌与微喷灌生育期内的灌水量较漫灌分别减少了63.91%、6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