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8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736篇
基础科学   223篇
  443篇
综合类   1951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569篇
畜牧兽医   521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rulline (L-Cit) on plasma metabolic hormones and biochemical profile in broilers. Food intake, water intake, and body temperature were also analyzed. After dual oral administration (20 mmol/head/administration) of L-Cit, broilers were exposed to a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HT; 30 ± 1°C) chamber for 120 m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 reduced (p < .001) rectal temperature in broilers. Food intake was increased (p < .05) by heat stress, but it was reduced (p < .05) by L-Cit. Plasma levels of 3,5,3′-triiodothyronine, which initially increased (p < .0001) due to heat stress, were reduced (p < .01)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 Plasma insulin levels were increased by heat exposure (p < .01) and oral L-Cit (p < .05). Heat stress caused a decline (p < .05) in plasma thyroxine. Plasma lactic acid (p < .05) and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p < .01) were increased in L-Cit-treated heat-exposed broilers.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ral L-Cit can modulat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metabolic hormones and reduces food intake in broilers.  相似文献   
42.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技术应符合减少、再利用和回收有机废物的处理原则。作者综述了FW的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FW饲料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酶处理、藻类培养、昆虫过腹、发酵技术。其中热处理可以确保微生物安全性,是其他技术的预处理技术。藻类培养和昆虫过腹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植物和昆虫蛋白,避免同源污染,但尚不清楚藻类和昆虫在FW利用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污染物积累。酶处理和发酵技术可以将FW中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酶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需要考虑特殊的酶制剂。发酵技术的机械化程度和资源利用率高,其核心是微生物,需要筛选有效的、能充分利用FW的微生物。目前FW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较少,在其生产和应用中要特别注意用量和使用时间。为了使FW饲料真正作为动物饲料进入食物链,研究人员必须对不同动物(含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性能和产品特性进行研究,以确保动物健康及动物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3.
“粮改饲”政策推行以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奶业振兴。伴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发生,粮食安全问题再次进入了公众视野,进而引发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草畜平衡,增加肉、蛋、奶市场供给,优化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为此,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粮食与饲草种植及市场供求。目前来看,河北省粮食种植面积在“红线”以上,饲草生产无法满足省内养殖业需求,同时,城乡居民对肉、蛋、奶的摄入仍未达到膳食营养标准。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及居民营养结构,提出推广新型种植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创新生产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河北省粮—饲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44.
金圣涵  裴少峰 《湖南农机》2015,(1):84-85,91
文章试以政治学为平台,探究粮食同政治之间的关系,即粮食所具有的政治学属性,为今后政治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5.
曲刚 《湖南农机》2015,(2):114-115
随着我国食品加工行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加工工艺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用火用电危险品日益增多,容易发生火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食品加工负责人必须加强火灾防范意识,防止和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食品的温度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及保持冷藏链完整的手段,对冷冻冷藏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实行温度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中的温度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获得的货物通常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时间-温度指示器等来对其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控。本文对温度立法的必然性和前景,温度监控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冷藏运输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几种国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7.
利用苹果加工下脚料生产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利用苹果加工后的下脚料生产膳食纤维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产品质量标准及综合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48.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曾经经历过注重产品数量扩增、技术设备改进和卫生安全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在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转折时期.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业应把握时机,应用营养科学为指导,科学地制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营养食品产业,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全面满足人民营养健康需要和市场需求,这将是开拓发展领域,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竞争能力和增值潜力,主动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也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9.
以巨丰葡萄为材料,研究了在20kV/m,40kV/m,60kV/m,80kV/m,100kV/m不同高压静电场处理1h对葡萄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掉果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对葡萄质量损失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延迟葡萄采后的衰老过程,葡萄的腐烂率、掉果率明显低于对照;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利用60kV/m的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的保鲜效果好于其它高压静电场处理,葡萄贮藏70天,好果率达80%.  相似文献   
50.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月明  王俊 《农机化研究》2006,(10):169-172
随着嗅觉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电子鼻由气敏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子系统和模式识别子系统等3种功能器件组成。为此,阐述了电子鼻技术的结构组成,介绍了其在食品新鲜度检测、果蔬成熟度评价及饮料与酒类识别等轻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这些新技术实现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