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林业   602篇
农学   652篇
基础科学   123篇
  336篇
综合类   2105篇
农作物   417篇
水产渔业   207篇
畜牧兽医   801篇
园艺   240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94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扫描电镜(SEM)与x射线能谱仪(EDS)对河南省审定品种春棉百棉1号初期纤维发育进行观察和元素组分能谱分析,研究棉花纤维初期发育及其所含矿质元素与纤维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棉纤维细胞启始阶段(-2~0 d)胚珠表皮细胞迅速分化并在胚珠表面形成球形突起,而且含有较多的P和Mg元素;伸长阶段胚珠表皮细胞发育成纤维并快速伸长,在此阶段纤维细胞含有较多的K和Ca元素,根据棉纤维初期发育与矿质元素的关系在棉花苗期和初花期增施P肥、K肥和Ca肥有利于棉花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92.
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剂及其界面改性机理进行研究,以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用热催化法合成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醚。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聚醚链上成功地接枝马来酸酐;经羧化聚醚界面改性剂改性后,羧化聚醚中的马来酸酐可与竹纤维中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聚酰胺树脂端氨基和酰胺键中的亚氨基与羧化聚醚中马来酸酐发生酰胺化反应。经2%羧化聚醚改性后,竹纤维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强度性能指标和热变形温度均有大幅度地提高,竹纤维增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3.
为阐明小尺度范围内濒危物种夏蜡梅种群的遗传分化,保护和恢复夏蜡梅种质资 源,采用 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的5个夏蜡梅种群的遗传结构进行分析。1 2个引 物对夏蜡梅5个种群10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得到17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8个,总多态 位点百 分率(P)为 57.31%,平均为25.03%。夏蜡梅总Shannon指数 (I)为0.268 9,平均为 0.148 8; 总 Nei指数 (h)为0.174 5,平均为0.102 8。 P、I、h均表明夏蜡梅总体水平的遗传多 样性较高,而种群 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显示,47.01%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5 2.99% 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内与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均很明显。夏蜡梅种群间基因流较低, 为0.717 3,显示夏蜡梅种群间的基因流动部分受阻。 5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051,根据 种群间的遗 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结果为生境相似的种群聚在一起。夏蜡梅种群间较高水平的遗传 分化 主要是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微生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8个大花蕙兰品种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培养基对茎尖原球茎进行诱导、增殖和分化培养,探讨不同浓度6-BA和椰乳对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低激素水平培养基1/2MS 0.5mg/L 6-BA 10%椰乳 2%白糖 适量活性炭对诱导产生原球茎的效果很好,大部分品种的原球茎诱导率达80%以上;在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5~1.0 mg/L6-BA和15%椰乳,可明显提高5个品种的原球茎诱导率和增殖率。将多次增殖的原球茎转入1/2MS 1.0mg/L 6-BA 0.5mg/L NAA 20%椰乳 1%白糖的分化培养基,原球茎可继续增殖并分化形成许多类胚性的单极丛生芽,再经分化培养后可获得大量根苗完整的再生植株。因此,试验结果可为大花蕙兰的高效低成本组培快繁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A systematic and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evaluate and predict the properties of random discontinuous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Different composites based on polypropylene and reinforced with natural fibers have been made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measured together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iber size and the fiber diameter. The values obtained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Griffith theory for the effective properties of the natural fibers and the Halpin-Tsai equation for the elastic modulus of the composi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neural networks. The results show a more accurate expected value with respect to the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function estimation approach.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e particular features of natural fibers, the same proposed method is also applied to PP-glass fiber composites.  相似文献   
996.
从黄麻和红麻纤维中分离出磨木木质素,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两种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特征峰及归属,得知磨木木质素中有复杂的官能团,含有羟基、羰基、甲基等基团,木质素结构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紫丁香基单元。根据黄麻和红麻纤维磨木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推断其结构属于阔叶木类木质素化学结构GS型木质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棉花收获前植保无人飞机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效果。方法 使用植保无人飞机以22.5 L·hm-2的施药液量喷施采收前30 d的棉花‘金棉18#’、‘北泉9#’、‘植金13#’和‘合信47#’,以人工机械喷雾(施药液量450 L·hm-2)为对照,测试4种棉花冠层中的雾滴覆盖率;于药后4、7、14和21 d分别进行脱叶和吐絮效果调查,计算不同棉花品种的脱叶率和吐絮率;检测4种棉花的纤维品质和产量构成因子(铃质量、衣分)。结果 雾滴覆盖率在4种棉花品种中均呈现出上部冠层显著高于中下部冠层的规律,且植株越高,中下部冠层的雾滴覆盖率越低;除‘合信47#’人工喷雾处理的吐絮率没有达到机采棉采收标准外,其余处理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均达到了机采棉的采收标准;4种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和产量构成因子(铃质量、衣分)均不受施药器械的影响。结论 植保无人飞机可作为棉花采收前喷施脱叶催熟剂的施药器械。  相似文献   
998.
选用了5个产量、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彩色棉品种以及1个白絮棉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6×5/2)产生杂交一代15个组合以及6个自交亲本,考查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朱军,1997)分析了以上资料。结果表明:彩色棉纤维长度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纤维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细度的显性方差与加,性方差相当。彩色棉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率变幅为9.58%(伸长率)~87.01%(纤维长度)。紫絮棉和彩8在纤维长度、强度以及伸长率上都具有正的GCA效应,以它们作亲本可以明显改善后代的纤维品质,是彩色棉品质育种的有效亲本,对优质白棉的利用则会大大改善杂交彩色棉的产量和品质。组合紫絮棉×彩9-1、红叶棕絮×彩8、红叶棕絮×白棉、彩8×彩9-1、彩8×白棉等5个组合在品质上具有较强的SCA效应。上述亲本和组合在彩色棉育种以及杂交棉选育中可以有目的地加以利用。彩色棉与白色棉杂交后代的纤维强度具强的杂种优势,甚至有的组合超过纤维强度好的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研究在不同土壤pH值条件,埋入地下的环保型麻地膜降解性能及其周围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弱碱性土壤中麻地膜降解速度快于弱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且在碱性条件下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放线菌的数量增加最为明显,放线菌的数量与麻地膜的降解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in Gejiu,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during the wet season of 2002 to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and prevention of lodging in the fast-spreading practice of growing rice varietal mixtures in China to suppress rice blast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ed damage. The hybrid rice variety Shanyou 63 and the glutinous or sticky rice variety Huangkenuo were used to study intra- and inter-varietal competition in the rice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as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in four replications with pure stands and mixtures of both varieties at different total planting densities and mixing ratios. In half of the pure stand treatments of glutinous rice a metal frame was installed to prevent lodg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two rice varieties, resulting from niche differentiation, was marginal and did not greatly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rice varietal mixtures. In contrast, prevention of lodging of glutinous rice was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additional advantage of growing these rice varieties in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