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14篇
  267篇
综合类   442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8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12.
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作用机制研究回顾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土壤水力侵蚀的微观描述即为土壤团聚体的破裂过程。研究表明:植物根系可以改变土壤的力学以及水文特征,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因此,对近20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回顾,从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物理、生物、电化学作用3个研究视角,分析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这对深入认识植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展根-土相互作用的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提高赛马竞技成绩的有益微生物,试验比较现役纯血速度赛马粪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丰度差异。选择休赛一周的现役纯血马9匹,按比赛成绩分为A(16.8 m/s)、B(16.4 m/s)、C(16.3 m/s)3组。收集新鲜粪便样本,提取粪便样本菌群DNA,对微生物16S rDNA的V3~V4区序列Illumina测序。结果表明,A组与C组粪便微生物菌群之间在纲、种的分类菌群数上差异显著(P<0.05)。LDA效应分析A组马粪微生物标志物种为Bacteria、Firmicutes、Clostridia、Clostridiales、Veillonellaceae、Anaerovibrio,以上微生物标志物种在3组中的相对丰度分布为A组>B组>C组。A组的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C组的根瘤菌目(Rhizobiales)的LDA效应值显著(P<0.05)。按马粪中微生物丰度,纲、目、科、属中分别有4、3、5、9、14组微生物差异(P<0.05)。研究表明,可以按微生物群落差异筛选出提高赛马成绩的消化道微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4.
乔恒鑫  轩松 《中国饲料》2021,1(7):68-71
为分析抗菌肽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的抗菌肽粗提物,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1.0%、9.4%(P < 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8.5%、15.2% (P <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4.3%、18.0%(P < 0.05),试验3、4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4.6%、6.7%、14.5%、12.3%(P < 0.05)|(3)试验3、4组每只肉鸡经济效益较1组比分别提高19.3%、17.7%。综上,1.5%抗菌肽粗提物添加可以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抗菌肽粗提物|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study whether the lncRNA would have effects on the structure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lonies in mice.High throughout sequencing was used to sequence and analyze 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lonies in both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mice of three months old.We conducted comparison and t-test at the level of phylum and genus.The result showed that transferred into long non-coding RNA genes GTL2 (lncRNA-GTL2),the mouse intestinal microbial colony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within the same gender,but there we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Therefore,this study didn't find that long non-coding RNA transfered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in the phylum and genus level.  相似文献   
16.
The test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microorganisms in Spiral Up-flow Reactor System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organisms in the water and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population in the SUFR system is complex and the bio-community formed in the SUFR system is stable.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abundance of bacteria and nutrients are foun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COD is 0.949.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rganic phosphate bacteria and TP is 0.815.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itrosobacteria and NH_3-N is 0.909.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nitrifier bacteria and TN is 0.653.  相似文献   
17.
从几十种作物的根际和叶围分离获得350株微生物,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分别为200株和150株。对所有这些分离物进行了抑制真菌试验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在抑菌试验中,以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及西瓜枯萎病菌作为供试病原菌,有96个分离物对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18个分离物对这4种病原菌都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几丁质酶活性方面,10%的细菌和40%的放线菌都能不同程度地产生几丁质酶。有些菌株几丁质酶活性强,抑菌作用也明显,有些菌株几丁质酶活性弱,抑菌作用弱或无作用,少数菌株几丁质酶活性强,但却无抑菌作用。用几丁质酶液处理病原菌孢子,其萌发率和芽管长度比对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隐性白羽肉鸡(农大系)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系制备染色体和G显带技术,对隐性白羽肉鸡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78,性染色体组成为ZZ(公)和ZW(母)。根据着丝粒位置,1号,8号,Z和W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号和7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4号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而3,5,6,9,10,11和12号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而另26对染色体为无法辨别的点状染色体。研究分析了前12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G带带型,并绘制了包含165条带(其中75条阳性带)的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19.
从动物本身、营养及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分析啄羽及其成因,总结出啄羽是一种行为转向的规律。凡能引导鸡啄食的物体或环境措施都能有效降低啄羽,而营养方面只要在NRC标准内都不会额外增加鸡的啄羽(色氨酸除外)。啄羽的最终解决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半番鸭羽色性状AFLP标记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初步利用AFLP标记对半番鸭及其母本-北京鸭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FLP标记扩增带丰富,10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2046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每个池DNA可产生60.15条。半番鸭白羽性状特有的扩增带共有15条,分布在E AAC/M CTA、E AAC/M CTT、E AAG/M CAG、E ACA/M CTC、E ACT/M CTA和E ACT/M CTC等6对引物组合上,为半番鸭个体羽色与AFLP标记相关分析和验证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