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46篇
  31篇
综合类   176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51.
以LacZ为报告基因,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LacZ真核表达质粒pCDLacZ,pCDLacZ肌注小鼠后,X-Gal染色法及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acZ基因在小鼠胫前肌中得到表达,并在肌注后第7天左右达到高峰,表达的LacZ主要分布于胫前肌近膝关节肌腱结合处,提示肌肉接种基因疫苗应采用纵向,接种部位应接近肌腱结合处。  相似文献   
452.
将体质量510~620 g的紫红笛鲷用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麻醉后解剖,取出头肾、体肾、肝脏、脾脏,用干净的刀片居中横切、纵切,印片和涂片用Wright-Giemsa染液染色10 min,观察头肾、体肾、脾脏、肝脏4个组织印片以及外周血涂片。试验结果显示,头肾、体肾、脾脏是其造血器官。头肾能发育生成各类型血细胞,体肾能生成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脾脏能生成淋巴细胞。肝脏中未发现幼稚型血细胞。红细胞发育经过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和红细胞5个阶段;原粒细胞发育至早幼粒细胞后,分化为嗜碱性中幼粒细胞、嗜酸性中幼粒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最后发育成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发育经过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血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胞体逐渐变小,细胞核逐渐变小,染色质由疏松到致密;粒细胞中,颗粒由少到多。  相似文献   
453.
为创建糯小麦快速育种程序,进而培育出优质糯小麦新品种,选用4份糯性亲本材料和6份非糯性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并对分离后代进行早代籽粒碘染、乳熟期田间单株籽粒碘染选择、农艺性状选择、多重PCR分子标记检测和淀粉糊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糯性亲本作母本或父本,F0代杂交籽粒均为非糯;大部分杂交组合F1代自交籽粒中糯性籽粒的出现频率符合1/64的分离比例;非糯性材料作父本的三交组合F1代自交分离后,糯性籽粒的出现频率符合1/512的分离比例。13个组合中,5个组合的糯粒比例达到100%,7个组合的糯粒比例超过98%,而没有经过籽粒碘染筛选的3个组合的糯粒比例仅为0.79%~6.10%,说明糯性亚基纯合速度对选择可做出快速响应,经过1代籽粒糯性筛选,糯性遗传即可稳定。中选单株均具有糯性小麦典型的RVA图谱,糯小麦面粉的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和峰值时间较非糯小麦面粉显著降低,而峰值黏度、稀懈值和糊化温度在糯小麦和非糯小麦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经过2代籽粒糯性筛选的13个杂交组合共410份单株材料进行多重PCR检测,发现全糯质小麦398株...  相似文献   
454.
A 4-year, 7-month-old Holstein cow presented with anorexia. Phys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masses in the interscapular region and vagina. Blast cells were detected in the masses and peripheral blood by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and hematological examination. By bone marrow aspiration, blast cells constituted up to 24.2% of all nucleated cells, and 22% and 2% of non-erythroid cells stained positive for myeloperoxidase and alpha-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 (ANAE), respectivel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mass lesions consisted of a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 which were positive for monocytic markers (HLA-DR and Iba-1). The cow was diagnosed with 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AMML). Even when tumor cells are ANAE-negative, AMML cannot be completely ruled out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iagnosing cattle with leukemia/lymphoma.  相似文献   
455.
鸡胚肺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简单快速实用的鸡胚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对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待细胞融合度达约80%时进行传代,得到的内皮细胞利用差速消化法纯化,并观察2种细胞形态特征及培养特性,待细胞稳定生长后,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技术鉴定细胞,并进行冻存和复苏,观察复苏后细胞活性。结果显示:24 h后组织块周围即有少量细胞爬出,内皮细胞大量生长后呈突起状排列,立体感强,平滑肌细胞在培养后的第5天呈现"峰谷"样外观,经免疫荧光法证明是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纯培养,冻存于液氮中1~2个月复苏后细胞的活性都较好,可以恢复旺盛生长。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组织贴块法能成功获得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纯培养,比酶消化法操作简单,更适合小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相似文献   
456.
为探索苯胺蓝染色法与判定苹果果实角质膜发育品质的相关性,对6个不同品种苹果果实进行染色试验,并测定角质膜厚度、果点密度大小、表皮细胞大小和果形指数,通过电镜观察果面皮孔及蜡质裂纹发生情况,最后对染色结果与角质膜结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染色结果与皮孔闭合程度及其周围蜡质裂纹愈合状况以及果面蜡质裂纹的发生情况存在相关性,与角质膜厚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明显。苹果果实贮藏前苯胺蓝染色试验可判定果实皮孔及果面蜡质裂纹发育品质,对贮藏期间由于角质膜发育不完善引起的失水失鲜、呼吸伤害和相关表皮病害等可以提供一个指示,染色结果与品种的耐贮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