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6篇
  免费   905篇
  国内免费   802篇
林业   2529篇
农学   546篇
基础科学   373篇
  2862篇
综合类   4757篇
农作物   272篇
水产渔业   648篇
畜牧兽医   791篇
园艺   200篇
植物保护   1035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27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470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756篇
  2012年   943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种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的影响。[结果]4种缓释肥处理的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1.O%~24.8%。[结论]效果最好的是芭田复合长效I型缓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4.8%。  相似文献   
82.
针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问题,提出了食用菌产业转变生产方式、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以节约经济运行成本;在分析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复杂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评价,重点评价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三个影响因素。该评价体系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做出科学的评价,能够辅助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83.
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养殖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其中以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工作最为重要。但是在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人为及自然等2个方面,导致生态放养鸡的饲养管理技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养殖者应对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予以全面化重视,只有确保相关的技术要点得到实现,才能提升生态鸡的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84.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GIS与R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区划,并针对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或主要生态问题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可被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①防旱抗旱区;②农业种植区;③牧业发展区;④水源涵养区;⑤防风固沙区;⑥植被保护区;⑦土壤侵蚀控制区。本研究为区域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合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的前提条件,也是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进行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陇南市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陇南市山地生态系统基本特征,运用GIS技术,从土壤侵蚀、石漠化、和地质灾害3个方面对陇南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展开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并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趋势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陇南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区域差异比较明显,在东西方向上为东高西低,整体呈递减趋势,在南北方向上呈现较为明显的"n"字型,南部略高于北部;(2)运用自然断点法,将陇南市土地生态敏感性分为极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分别占市域总面积的19.18%,24.61%,25.71%,16.88%和13.61%;其中极敏感区和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宕昌县和武都区等周边地区,该区生态敏感极强,需要加强保护,开发强度不宜过高;低敏感和不敏感区域主要分布在礼县、西和县、徽县和成县等大多数区域,可以适当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6.
Sub‐Saharan Africa (SSA) faces twin challenges of water stress and food insecurity – challenges that are already pressing and are projected to grow. Sub‐Saharan Africa comprises 43 % arid and semi‐arid area, which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due to climate change. Small‐scale, rainfed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livelihood source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Because rainfed agriculture constitutes more than 95 %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production. Crop production, specifically staple cereal crop production, will have to adapt to water scarcity and improved water productivity (output per water input) to meet food requirements. We propose inclusion and promotion of drought‐tolerant cereal crops in arid and semi‐arid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SSA where water scarcity is a major limitation to cereal production. Sorghum uniquely fits production in such regions, due to high and stable water‐use efficiency, drought and heat tolerance, high germplasm variability, comparative nutritional value and existing food value chain in SSA. However, sorghum is socio‐economically and geographically underutilized in parts of SSA. Sorghum inclusion and/or promo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SSA, especially among subsistence farmers, will improve water productivity and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87.
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罗勒和紫苏对茶园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茶园间作芳香植物研究其对茶园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土壤养分状况、茶树生长及茶叶生化成分等的影响,分析间作芳香植物对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幼龄茶园间种芳香植物能减少小贯小绿叶蝉和绿盲蝽的数量,增加茶园中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蜘蛛等天敌的数量;芳香植物间作区土壤中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高于绿肥间作区和对照;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茶树生长、培养幼龄茶园的树势和树冠、增加茶叶产量。茶园间作芳香植物能减少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和儿茶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可见茶园间作芳香植物是一种具有较好生态效益的茶园栽培管理模式,能促进生态茶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随着薄木饰面板在家具、装修领域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人造板的游离甲醛释放问题也愈发引起人们关注,现有的甲醛捕捉剂一般只能在短期内发挥效果,而对人造板甲醛的长期释放控制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人造板甲醛释放的长期性问题,以尿素为芯材、乙基纤维素为壁材制备微囊型甲醛捕捉剂,探讨不同乳化剂及芯壁比制备的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甲醛控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芯壁比为3∶1,乳化剂用量1%、壁材质量分数3%、搅拌速度1000 r/min时,制备出的微胶囊芯材负载效果最好,负载量达到36.24%、负载效率为8.05%。采用该微胶囊以2%的质量比与脲醛树脂胶黏剂混配进行饰面板贴面热压时,得到的薄木贴面板的甲醛释放量相比未处理饰面板降低了37.9%。经过20 d后,微胶囊对其饰面板甲醛的释放仍表现出一定的控制效果,饰面板的甲醛释放量为0.99 mg/L,仅为未处理饰面板的56.9%。说明用微囊型甲醛捕捉剂对饰面人造板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对饰面板中的甲醛进行控释,而且在长期的放置、使用过程中也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为了明确近10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基于社会发展压力、经济发展压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森林覆盖率对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有较大影响。2008年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基本安全的城市有6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5个,不安全的城市有2个。2017年研究区城市里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较安全的城市有1个,基本安全的城市有1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7个,不安全的城市有4个。2008—2017年5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8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向南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
实蝇类害虫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对福建省农作物造成为害的主要包含橘小实蝇、南亚寡鬃实蝇、瓜实蝇、具条实蝇4种。这4种实蝇类害虫给福建省水果、蔬菜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由于防治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造成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取实蝇类害虫为害较为严重的福建省主要水果和蔬菜作为研究对象,从直接经济损失、防治费用和间接经济损失3个层面建立评估模型,并对2016年4种实蝇类害虫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旨在通过评估经济损失情况,为今后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研究结果显示,这4种实蝇类害虫对福建省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313.48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21.74亿元,防治费用约为84.24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为7.5亿元。最后,本研究提出了重视有害生物灾情评估、完善经济损失评价方法,开展农户专业培训、提升防控技术水平,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