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9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993篇
林业   1462篇
农学   1138篇
基础科学   434篇
  1687篇
综合类   7236篇
农作物   805篇
水产渔业   401篇
畜牧兽医   1422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116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427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649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759篇
  2012年   1154篇
  2011年   1153篇
  2010年   937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878篇
  2006年   784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35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4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摘 要:为有效控制玉米地下害虫、蚜虫和茎基腐病的常年危害,筛选具有较好控制作用的种衣剂,笔者开展了14种悬浮种衣剂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表明:14种种衣剂对供试玉米品种出苗安全;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处理的出苗率96.7%为最高值。氟虫腈?噻虫嗪(30%悬浮种衣剂)(1:1000)对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蚜虫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4.8%、80.0%。精甲?咯?嘧菌(11%悬浮种衣剂)(1:2000)对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达73.7%。说明以噻虫嗪、氟虫腈和甲霜灵为主的复配防治玉米地下害虫、蚜虫、茎基腐病,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针对不同的生态类型区域,结合品种、施肥、管理等措施选用不同的配方,以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2.
经室内筛选,得到一果蝇引诱物,并对其进行田间引诱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在杨梅逐渐成熟至干枯过程中,杨梅甜度先增加后减少,反光率越来越低,果蝇引诱物的引诱效果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3.
牛口蹄疫是传染性疾病,为研究青海省峰堆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于2018—2019年对该乡的7个村开展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共调查牛634头,7个村总体的口蹄疫合格率为100.00%和97.56%,最低合格率为81.63%和88.63%。为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发生流行,提升免疫效果,该文探讨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4.
为了高效利用葡萄园的土地资源,分别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种冬菜和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这两种生态种养模式,并以传统的葡萄园清耕模式作对比,对不同葡萄园育草生态种养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田间大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模式比较,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处理的葡萄园其土壤含水量变幅值、耕层地温年变幅值均缩小,土壤容重均有所降低,而土壤孔隙度均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葡萄新梢生长量、单果质量和产量均明显增长,两种生态种养模式与传统清耕模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生态种养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纯收入)为传统清耕模式的2.02倍,其中,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冬菜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最高,这种生态种养模式适于城郊和蔬菜基地推广;采用种葡萄—育草—养鸡—养鱼模式经营的经济效益次之,这种生态种养模式适于南方红壤紫色土浅丘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5.
范叶  易泽夫  王壮波 《蔬菜》2019,(2):60-64
为了提高农药检测的准确率,试验选择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3种不同仪器,结球白菜、结球甘蓝、黄瓜、辣椒4种蔬菜样品及其基质标准溶液和正己烷溶剂标准溶液,对4种不同蔬菜中分别添加腐霉利、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农药并进行回收校正,比较不同的校正溶液、不同仪器以及不同的样品类型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按不同基质标准溶液和溶剂标准溶液校正的检测结果分类,不同蔬菜、不同的标准校正溶液对于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基质效应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但采用与本底一致的基质标准溶液校正样品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按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分类,气相色谱(7890A、1310)与气相串联质谱(GC-MS-MS)基质效应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GC-MS-MS存在较为明显的基质增强效应;而同类仪器(7890A、1310)之间基质效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6.
天然标准橡胶加工的锤磨搓揉、除杂是天然橡胶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锤磨机广泛应用于大型天然橡胶初加工生产线,其锤磨搓揉、造粒除杂效果是转盘锤磨机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绉片等后序工艺的加工质量。研发的转盘锤磨机提高了胶块搓揉、造粒、除杂效果及改善了生产工艺,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7.
大豆抗原蛋白对幼龄动物致敏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抗原蛋白对幼龄动物的致敏作用及不易灭活性使其成为大豆及其制品在动物养殖中有效利用的主要瓶颈。本文从主要抗原蛋白的特性、致敏机制、对幼龄动物的影响、降低抗原蛋白的方法及有待进一步探索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高效利用大豆及其制品,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为了筛选燕麦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在山西北部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选取田普除草剂(主要成分为二甲戊灵)为试验药剂,8种不同生态型的燕麦品种为供试品种,检验该除草剂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田普除草剂对藜科、蓼科、禾本科、苋科杂草效果较明显,尤其是对藜科杂草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的达到了100%,而对马齿苋科、菊科、旋花科杂草效果不好;使用田普除草剂处理对燕麦品种的穗长、轮层数、小穗数等性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籽实千粒重的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中喷施除草剂的处理的平均籽实产量比不喷施除草剂的处理和人工除草处理分别增产70.5%和4.3%。此外,该除草剂未对后茬作物(油菜)产生明显药害作用,可对燕麦-油菜倒茬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9.
为明确丁硫克百威拌种剂对水稻白背飞虱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选择不同剂量的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进行拌种。结果表明:剂量是30 g/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白背飞虱,在播种后32 d、43 d、50d和57 d的防效分别为:90.6%、78.4%、67.9%和61.1%;同时通过防治白背飞虱减少传毒媒介,能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防效为76.9%。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0.0~225.0 g a.i./hm2时,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3.37%~91.63%,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g a.i./hm~2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62.5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可广泛用于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